在酒樓上呂緯甫形象分析?睡個好覺局2021-12-25 20:37:04

《在酒樓上》中的呂維甫在學生時代曾經是一名革命的闖將,他曾經“到城隍廟裡去拔神像的鬍子”,並且,“連日議論改革中國的方法以至於打起來”,他曾勇敢地站出來向封建神權挑戰,是一個“敏捷精悍”、英姿勃勃的青年。

然而在辛亥革命失敗後,隨著時代風雲的變化,歷史的逆轉,使他失去了方向,逐步磨光了稜角,蛻變為封建教育的傳聲筒。他千里迢迢從山西太原回到江南S城,不過是為了給早就死掉爛掉並且蹤跡全無的小弟“遷葬”,以騙騙母親,安慰自己。他自己在辦完這些無聊的事情之後,仍然要去教什麼“子曰詩云”,用《孟子》、《女兒經》中的封建思想去毒害青年。他就這樣敷衍者過日子,混著日子,“連明天怎樣也不知道”。

呂維甫的退伍、落荒,繼而頹唐、消沉,終而由戰鬥者變成了苟活者。他不甘心頹廢,卻又無力自拔,明知道在消沉,也可不去振作。按著他自己的比喻說,像一隻蒼蠅,“停在一個地方,給什麼來一下,即刻飛走了,但是隻飛了一個小圈,便又回來停在原地點。”

呂維甫這一甘心落伍又不能自拔的悲劇,是辛亥革命以後,五四運動落潮時期一部分革命知識分子共同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