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的印度會是怎樣的?榆木疙瘩牌慧根2020-10-03 17:35:40

印度次大陸歷史上一直割裂,直到英國殖民者來之前。

這個大英帝國女王皇冠上的寶石成為英國殖民地總督最耀武揚威的一塊屬地,民族、文化上具有天然的分裂傳統,好笑的是它所屬地理板塊卻是一個天然絕佳的統一硬條件。

印度獨立後,整個國家使用上千種語言,最主要的竟然都有二十多種,其中使用最多操印地語的人口還不到一億人口,所以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不是它的元勳們有先見之明。

綜而述之,別的國家是團不團結的問題,而印度,是裂痕能達到多大的程度。

印度人自古長於玄虛,而短於實質,簡而言之就是能說不能做,社會物質資產積累太小,生產資料不足,生產力自然也就從來沒有足的時候。記得二十年前世界小姐和環球小姐年年都是印度人,世界棋王也是印度人,印度軟體業簡直不把中國日韓放在眼裡,當年的世界首富每次來亞洲也都會去印度,二十年後又怎麼樣呢,再能賣嘴,也不意味有一個可以解決一切現實麻煩的腦子。

漫不經心,粗枝大葉式的工作態度,從它再三修改統計方法,完全不拿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事關信用和標尺的GDP當一回事就可見一斑。

印度的民主制度實際上給它帶來了民主社會的一切問題,而且還被放大,看似優越的地緣政治優勢實際上脆弱無比,在偏弱偏貧的南亞地區雖然一家獨大,但與其格格不入的廣大穆斯林是印度在南亞發揮領導地位的絆腳雷,雖然西方出於種種目的大力扶持印度——注意,並不是近二十年,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就有的,可是先行一步並且底子不錯的印度,似乎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更慢了,而這正是印度GDP閃閃發光的時刻。

實話實說,在大多數需要實際的地方印度人忽悠過頭了,早多少年就大肆宣揚的軟體業直到今天即未在其國內創造出一個很大市場規模,也沒有在國際上成長起一個個不說巨頭,起碼是有特色競爭力的企業,比如曾經的韓國網遊。還有外包服務以及製藥這兩個看上去有聲有色的領域,網上有水平的刨析文章已經充分指出了它們的實質,這裡就不贅述了。

從國際關係上講,印度似乎在西方眼裡很受寵,俄羅斯也對其另眼相待,但是這種受寵似乎並沒有轉化為改變自身命運的動力和運勢,快要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以世界各國在經濟科技軍事民生各個單項上衡量,印度實際上是越來越慢了。

未來二十年的印度人口會越來越多,未來二十年印度會越來越窮,未來印度會越來越弱。

因為,印度最大的傳統就是——慢,而且越來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