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以什麼為生?美日美嗑2017-09-28 11:25:15

謝謝邀請!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

1、古代社會也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社會,各行各業也都是有的,儘管表現形式和多樣性不如現在,農業只是社會的主要經濟產生形式,但不是唯一,社會的分工還是很細的,所以那些文人學士也是有職業的,自然有生活來源。

古代詩人以什麼為生?

2、所謂的詩人只是對古代某個人的一個評價中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他生涯業績突出的一方面,詩人並非他們的職業。我們熟知的較早的《離騷》的屈原,唐宋那些有名的詩人、詞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蘇等他們都有自己的職業,大多都是做官的,其它的也是如此,詩詞只是他們的特長、愛好,而且又大作流傳,詩人對他們而言是一種稱呼和評價,寫詩詞也並非他們的職業。

古代詩人以什麼為生?

3、既是如現在一樣那些專制的文人、作家、詩人也是在這一方面比較突出的,而且這些人的作品也是可以作為商品買賣而獲利的,還有一些可能是門客,御用詩人等,自然他們有特殊的生活來源。

總之,專門以寫詩詞為生的古詩人並不多,他們大多以做官、御用、門客等居多,生活對他們而言是沒問題的。

古代詩人以什麼為生?

古代詩人以什麼為生?南山陽2017-09-28 19:09:33

謝邀。中國古代詩人的生計,經歷了從“職業”到“業餘”的演變過程。詩歌的作用也隨著時代的變化,引起了詩人社會地位和謀生手段的變化,詩歌創作群體越大越自由自主,業餘的性質越鮮明。限於時間,簡述一下。

詩,最早期的時候,因為文字和書寫條件的限制,不會誰都有詩歌被記錄下來。凡是能夠以文字方式記錄流傳的詩歌,只有三種,一是國家大型祭禮活動專用的“頌詩”,一是國家政治重要場合(例如外交)所用之詩,一是各地民間流傳的反映民眾心聲心態和生活的詩,這些都在《詩經》《楚辭》等作品有所反映。早期詩歌的原創者都不直接留名字,除了象“國風”那樣大量來自民間的無名氏之外,《詩經》中的“大雅”“小雅”“頌詩”均是朝廷大夫,樂師、祭師專門創作的,目的如上所言,是為了祭祀、朝廷外交等重大場合的使用。詩不是誦讀,而是唱誦,同時配以專門的舞蹈和音樂,最早期有一班職業的主創人員,史稱“樂師”。《禮記》《周禮》等記載了這些樂師的職能是教習詩書禮樂,同時負責大型祭祀典禮的統籌,音樂和詩歌的創作、舞蹈編排的監製。活象把文化部、教育部的職能統攬一身了。這些樂師地位崇高,作為國家專職人員,他們的祖師是殷商時期的巫師,史稱“瞽”,即失明的巫師。“詩、書、禮、樂之祖皆祭於瞽宗”,《周禮•春官》說“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可見樂師在當時地位之崇高之重要。儒家的起源正正是樂師!

古代詩人以什麼為生?

所以,你看先秦時期的詩歌,風格文質相稱,正雅醇厚,口味與後世的自由創作,個人抒情創作,迥然不同。道理是在這裡。這個時期,詩人是專職的,是國家供養的,儘管寫詩不是他職業的全部。

先秦過後,至漢。漢代的皇帝有好幾位非常喜歡辭藻華麗、鋪排堆切、音韻悠揚的賦體文字。有些他們看中的作品和作者,僅憑一篇,就可以當官,可以成為國家公務員,飛黃騰達。於是乎,天下文人開始走這條以形式藝術取勝的道路,這就開了中國文學以辭章技巧,聲色之藝的大門。儘管,皇帝欣賞的漢賦體裁上不屬於詩歌,但是已經內含了後來詩歌一些重要因素。這種因素到漢末,促進了詩歌寫作的文人化進代產生,五言詩從出現到成熟,建安時期成為一個輝煌時期。六朝,詩歌吸取了佛經中謁頌經文的音韻特點,除押韻外,更有平仄、四聲等等。詩歌創作,從漢末到六朝,完全成為士大夫、文人的私人追求。近現代意思上的詩人,作為群體登上文學史的舞臺。但同時出現的是,象上古時“樂師”那樣的職能淡化了,國家的教育職能由正式的儒家弟子分擔了,所以,詩人也就沒有國家供養了。

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對詩歌創作的普及是有促進作用的,應試者其中一個規定動作就是要寫詩。唐代為五言,之後為七言,且皆為律詩。這樣會寫詩的人就遍及全國,凡是讀書人都是詩人,社會上也因而沒有“詩人”“藝術家”這樣的專職創作人員了。

那麼,詩人以何為生計呢?大概分那麼幾種:

一、透過科舉,成為朝廷官員,食國家奉祿。儒家的理念,寫詩屬於“行有餘”之事,一個有作為的人不應該以此為業,應該經國濟世,傳習弘化聖人之道,為社稷為蒼生服務。這些士子官員主要的精力也是放在政治事務上,寫詩是插科打諢的事兒,象蘇軾的創作就是在各地任官期間,業餘時間寫的,不能夠這個吃飯。

二、教書。學了聖人的學問,有了秀才或以上的功名,如果當官不成,做一名教書先生也是正業。教授鄉鄰弟子,也可以養家餬口,也可以堂堂正正。寫詩就在課餘之間,這樣的詩人,古時的存有量很大。

三、種田農事,自給自足。古時有說“解甲歸田”,官員還鄉,如果生活不夠富裕的,很多都參與田間農活,透過種養自給自足。同時也可以開班授徒,教書先生與農夫兼於一身。特別是不願朝政之人,不少,如清初的孫奇逢,在明亡之後不願出仕,帶領族人遷至河南後,就以種田為業,兼開班授徒,同時從事寫作。

四、兒孫親友以及學生等接濟供養。如果兒孫從商或從政,經濟不成問題的,詩人自然不成問題,生計有著。如果不行,又體弱多病,不懂農事的,那就多靠朋友或者學生接濟供養,活得比較辛苦了。杜甫就是一例。

五、淪為難民,衣食無著。在戰亂頻發,流離失所之際。詩人是最弱小無助的一個群體,除了文墨什麼也不會。這就朝不保晚,生活悲苦淒涼了。

以上幾種是古時常見的詩人生計出路。最後我以美國漢學家列文森在《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一書中的話作結,我覺得他道出了古代詩人這個群體,在人生定位上一個本質之處。列文森認為文人(包括詩人、畫家等)“他們是全整意義上的‘業餘愛好者’,和人文文化的嫻雅的繼承者,他們對進步沒有興趣,對科學沒有嗜好,對商業沒有同情,也缺乏對功利主義的偏愛。他們之所以能參政,原因就在於他們有學問,但他們對學問本身則有一種‘非職業’的偏見,因為他們的職責是政治”。

古代詩人以什麼為生?

古代詩人以什麼為生?醉後乾坤壺中日月2017-09-28 14:16:24

謝邀。古代詩人,應該都是第三產業,做官的多,富商,學館,很多騷人墨客窮困潦倒,有的衣不中身,食不中口,還有乞丐,如顏回,陶,不為五斗折腰,杜甫,卷我屋上三重茅,曹雪芹晚年都不好過。民間流傳,那時務農雖是低層,但算得上是上等職業了,故有耕種為本的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