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為什麼不滅秦?遠見卓識糯米7h72021-08-19 22:25:22

一、大擴張帶來的煩惱

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經濟和交通技術等條件與今天截然不同,在古代,受到交通條件限制的周天子根本無法管理龐大的疆域,只能實行分封制,將大片的土地分封給功臣和大氏族來管理,天子透過分封來確定這種實際控制的合法性,這些氏族和功臣則透過朝覲和進貢來表示自己對天子的臣服和天下共主的尊重。

到了春秋末期,中原諸國開始變法,就是為了消除這些世襲貴族的勢力,讓國家資源形成合力,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兼併戰爭。

具體到楚國就是另外一回事,楚國地處南方,是個“孤獨的大國”,因為沒有大國會對那個蠻荒之地感興趣(事實上一直到漢末,南方依然是沼澤遍地,瘴氣縱橫之地)。所以楚國作為南方唯一的強國就沒有後方的顧慮,更不會有他國的掣肘,這樣楚國就可以放心的擴大版圖,進行滅國戰爭,楚國也是戰國中滅國最多的國家,共計滅國40多個,地盤大了,問題就來了。

俗話說好吃難消化,楚國所滅的這些國家,經濟和政治水平參差不齊,既有文明程度高的中原古國,也有像吳越這樣“披髮文身”的蠻族,至於那些遙遠南方的蠻族就更不用提了,這個楚國的管理帶來了麻煩,面對新問題,楚人也有自己的解決辦法。

楚國在立國數百年中一直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對北方文明程度較高的國家和部族,那就直接軍事兼併,對於距離遙遠,文明程度較低的部族,採取的是“和平統一”的手段。

在第二種模式下被併入楚國的部族,除了象徵性的納貢和在重大問題上聽從楚王號令外,其他基本如常,部族首領在自己的領地擁有大部分治權,還保留了私兵武裝,此外,為了保持這些部族對楚國的忠誠,楚國在朝堂上還給這些部族首領留出了官位,至於官階高低,全看部族需要安撫的力度,楚王在遙遠的南方過了把周天子的癮,對北進中原的企圖也就淡了。

二、“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兌水”,楚人奇葩的制衡術

楚國的這個政策也有問題,前期的氏族如伍氏。熬氏等都是透過這個方式併入楚國的,他們最終融入楚國,成為楚部族中相對獨立的部分,雖然他們還有自家的故地,但是治權已經歸了楚國中央政府。

可隨著楚國的進一步擴充套件,併入楚國的部族越來越多,就出現了稀釋王權的局面,而且朝廷官職就那麼幾個,給了新的老的就不願意。於是楚人採取了一種“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兌水”的奇葩制衡術——用給老氏族更大的治權來換取他們的忠誠,讓他們來制衡新氏族。當然,要是老氏族不聽話,也可以給新氏族權利,讓他們去打老氏族。戰國時活躍於楚國的屈、景、昭三大族和莊氏,黃氏都是這麼來的。

三、分封制衡的弊端顯現

隨著楚國的急速擴張和戰國爭霸戰的展開,楚國分封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楚國被他的分封制徹底鎖死。戰國時代的楚國,更像是一個氏族共和制國家,楚國看著龐大無比,可楚王能夠調動的軍隊少的可憐,稅收全靠王族的直領土地,氏族封地不但不納稅,還要吃中央的財政。

軍事上更麻煩,各個氏族都有自己的私兵和武裝,王族為了防止內亂,不得不將精力放在國內,這些私兵,關鍵時刻國君能不能調的動都是問題,即便能調動,統兵也必須由各氏族商量著來,朝廷的將軍成了個沒用的架子。

楚國的制度斷絕了楚國改革的一切可能,當中原各國甚至秦國都在開展變法運動時,楚國卻毫無動靜,美好的計劃只停留在竹簡上,終於,魏人吳起來了,可他在楚三年,頭一年幹了個地方官,第二年開始任令尹,一年打了三次大戰役,第三年就直接被貴族殺死在楚王葬禮上,一共變法時間只有幾個月而已,楚國部族勢力之強大讓那些號稱不怕死的變法志士也望而卻步。

四、力合心不齊,亡國在眼前

隨著秦人兼併戰爭的臨近,楚人也感受到了秦軍的戰鼓轟鳴,為了滅楚,秦國朝堂發生了一次爭論,老將王翦認定滅楚最少需要60萬大軍,而年輕將領李信則認為20萬足矣、在反覆爭論下,秦王嬴政聽取了李信的意見,老將王翦選擇了辭官歸隱。

當然,站在秦王嬴政的角度,他選擇20萬也有他的苦衷,畢竟60萬規模的兵力和20萬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那個時代的人類歷史上還未出現過出動60萬大軍的先例,僅是後勤保障一項就能把國家拖垮,這是秦王必須考慮的問題。

戰爭是公平的,以李信為主將,蒙武(蒙恬之父)為副將的秦軍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大慘敗,楚將項燕帶領的楚軍主力一直悄悄的跟隨在輕敵急進的李信身後,等到李信將蒙武和秦軍補給部隊甩在了身後時便開始出擊。

項燕突襲的地點在垓下(是不是很熟悉,幾十年後,他的後代在這裡遭遇另一場慘敗,應該說歷史是公平的)。此時原本歸秦的楚地也紛紛反叛,戰場形勢急轉直下。

楚軍連續追擊秦軍三天三夜,不但先前佔領的淮北之地盡失,還戰死了7名都尉。在秦制中,都尉是相當於今天師一級的中高階武官,一次戰役損失7名都尉,可見秦軍損失慘重。

這次戰敗後,秦王嬴政親自到王翦老家請他出山,但王翦還是那句話,60萬大軍,一個不能少。這次,秦王很痛快的答應了,數月之後,一支60萬大軍就集結完畢。這次集結也讓我們看到了秦國的可怕之處,距離上次慘敗不過幾個月時間,秦人就又組織起3倍於前的武裝力量和全部輜重,這才是最能體現國家實力的地方,不是你能贏幾次,而是你能承受的起輸幾次。

王翦大軍壓境,楚國貴族們不得不放棄嘴仗“一致對外”,各族私兵也歸項燕指揮,楚國竟然也拼湊出一支五六十萬的正規軍來,可見楚國的家底之厚。

王翦到了前線大修營壘,天天就是吃飯,洗澡,睡覺。(史書記載,休士而洗沐,而善飲食)、楚軍就在秦人的大吃大喝中耗了一年。

王翦沙場老將,對楚人的弱點看的太清楚了,他知道項燕熬的住,那些貴族熬不住。果然,分封制下的弊端開始暴露。

這些貴族短時間內可以同仇敵愾,但是時間長了本性就開始暴露,比如長期對峙的糧草消耗如何分攤?各家的私兵軍費怎麼算?誰家的私兵應該去舒服點的地方駐防?要是有哪家的領地被秦人佔領著,那就更不得了,跳著腳要求項燕快些決戰,好讓自己快點回老家……

項燕終於頂不住壓力開始離開營壘向東調動,最終的結果就不用說了,楚軍大敗,項燕在留下他那句著名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遺言後,戰死軍中。楚王被俘,這個雄踞南方八百年的大國,在一年內就宣告亡國。

楚人擁有六國最廣大的疆土,帶甲百萬,庫支十年有餘,卻一戰亡國,就是因為他的制度弊端無法使國家形成合力,徒有其表,秦王敢於攻秦,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千百年後,我們再來看楚人的發展,崛起和滅亡,也應為楚人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