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衙門門口都有鳴冤鼓,為什麼上到皇帝,下到百官,能做到聽鼓升堂?山野論史2018-02-09 18:38:07

你說的這個叫登聞鼓,古代所謂擊鼓鳴寃就是擊的這個鼓。各衙門門口都有這個鼓,但皇帝的皇宮門前就不是常備了,只有不多幾個朝代皇帝設有登聞鼓。下面我會介紹到。

登聞鼓制度就是一種直訴方法,可以讓人們可以直接向上訴寃或提建議,有些朝代在朝堂外也設定了登聞鼓,但不是誰都敢隨便敲的,而且一般也不是皇帝直接辦理。能夠讓皇帝立刻升堂是宋代和明代。

古代衙門門口都有鳴冤鼓,為什麼上到皇帝,下到百官,能做到聽鼓升堂?

宋代以儒家思想治國,親民,與民同樂,為民作者的思想意識很強。皇宮外設有登聞鼓,任何人有事都可以敲響登聞鼓,據記載,宋太宗時有人家裡丟了一頭豬,就到皇宮門前敲登聞鼓,要求皇帝懲罰他們家看豬圈的奴僕,並幫他找豬。宋太宗碰到這樣的主也是哭笑不得,最後給了那人一貫錢賠了豬錢,打發他走了。明朝朱元璋是因為推行大力反腐,肅清吏治,怕地方官員隱瞞壓制含冤者,於是設定了登聞鼓,如果誰有冤枉,被地方官壓制,可以直接到京城敲登聞鼓找皇帝揭發。不過到了清代就不行了,越級上告,以民告官,先打三十板子。目的是防止刁民有事沒事的上高,這時的登聞鼓基本上形同虛設了,沒有特大冤案是不敢隨便去敲得。楊乃武案中,楊乃武的姐姐楊菊珍上告為弟弟伸冤,就必須要先接受懲罰才可以。影視劇中要上滾釘板。

古代衙門門口都有鳴冤鼓,為什麼上到皇帝,下到百官,能做到聽鼓升堂?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代統治者還是很重視安民的,歷代官逼民反的事太多了,統治者不得不注重安民的問題,登聞鼓的設定就是一種避免民怨集聚的有效辦法之一,歷來受到統治者重視,做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話雖糙理不糙,為民伸冤,為民請願,這就是當官的本分,登聞鼓一響,不得怠慢,立刻就得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