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13皇子是個什麼樣的人?2019-12-18 14:30:37

允祥生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是敏妃章佳氏,他的外公是位參領。允祥14歲時,生母去世。康熙帝序齒諸子中,除去允礽外,允祥是惟一一位較早失去生母的皇子。章佳氏去世後,允祥由德妃代為照料,與德妃長子胤禛十分要好,這同自幼由惠妃撫養的允祀與惠妃之子允礻是之間的親密關係,十分相似。允祥精於騎射,詩文翰墨亦佳[注:參見鄂爾泰等修:《八旗通志初集》卷134,《宗室王公列傳》6,《怡親王胤祥》]。他同比其小兩歲的皇十四子允礻題,是八阿哥允祀以下皇子中最出色的兩位,而允祥又相對更偏重於文[注:震鈞《天咫偶聞》卷3載,“怡親王(允祥)府藏書之所曰樂善堂。大樓九楹,積書皆滿。絳雲樓未火以前,其宋元精本大半為毛子晉、錢遵王所得。毛、錢兩家散出,半歸徐建庵、季滄葦。徐、季之書由何義門介紹,歸於怡府。乾隆中,四庫館開,天下藏書家皆進呈,惟怡府之書未進。其中世所罕見者甚多,如施注蘇詩全本有二,此外可知。”],後者則側重於武。允祥與允礻題兩人共同的啟蒙老師,是康熙帝的舅舅佟國綱之子法海。24歲考中進士的法海被選為皇子師時,只有27歲,允祥當時13歲,允禵11歲。“法海侍皇子講誦十年,直詞正色,蒙聖祖喜與,謂獨不能欺。”[注: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卷2,《法海》]允祥與允禵才學俱佳,當有法海教誨之功。雍正年間所修《八旗通志初集》中,稱允祥為“聖祖鍾愛甚篤,省方巡幸,恆命扈從,恩寵優渥。”這實際上是指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廢太子前的情況。自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13歲的允祥第一次跟隨皇父去盛京謁陵後,直至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一廢太子事件發生前整整10年間,康熙帝只要離開京師,無論去哪裡,必將允祥帶往。如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除去皇太子允礽外,隨行皇子只有允祥。換言之,這10年中,康熙帝外出時,允祥是所有皇子(包括皇太子允礻乃)內惟一必定隨往者。僅此即足以說明,康熙帝對他是另眼相看的。允祥在雍正年間作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種種表現,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備較高的滿漢文化素養外,還頗有辦事才力,善於協調人際關第,是一難得人材。這應是允祥為康熙帝所青睞的主要原因康熙四十三年節1704年)前後,皇八子允禩的老師何焯在給家人的信中,稱“十三殿下(指皇十三子允祥)”乃康熙帝所“鍾愛者”。不足20歲的允祥受到皇父的器重,連供職清廷的漢族文人也一清二楚。諸皇子內,允祥與四兄胤禛一向要好。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去世後,雍正帝在祭文中寫道:“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歲塞外扈從,形影相依。”雍正帝繼位後將允祥倚為心腹,是以他們青年時代結下的情誼為基礎,如果他們對皇太子允礻乃的看法與立場相左,或在康熙朝晚年的儲位之爭中未曾達成默契,這一基礎勢必發生動搖,情況就是兩樣了。四十七年(1708年)一廢太子後,康熙帝對允祥的看法發生很大變化,允祥的地位一落千丈。《八旗通志初集》中說允祥“謹度遁禮,恪慎有加。不立黨援,不邀名譽,……公私政事,一無擾累。”允禩“數以詐術誘惑諸王,王(指允祥)獨不為所動。”據《清世宗實錄》載,雍正帝曾稱讚允祥“於皇考時敬謹持身,廉潔立品,未嘗圖利干預一事,糾黨邀結一人,……其安分自守,家計空乏,舉國共知。”然而,《雍正起居注冊》中記載上述同一段話的前面,還有很關鍵的數句,為實錄所刪除:“怡親王前因二阿哥之事無辜牽連,一時得罪,皇考隨即鑑宥。數年以來,王敬謹持身,廉潔立品……”[注:《雍正朝起居注冊》,第1冊,第139頁]足見,允祥謹言慎行的處事作風,是他在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事件中,受到重大挫折和打擊,心情壓抑的情況下,逐步形成,如果此前即是如此,也不會深深捲入反太子事件並受到牽連。下述兩種私家著述中,都透露出允祥與一廢太子事件的密切關係。據《永憲錄》載,“胤祥戊子(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以舊東宮事波及,亦削貝子。後再復。”前已述及,康熙朝曾於三十七年、四十八年兩次分封皇子,第一次止於皇八子允禩,允祥自然不在其內。第二次分封,是在復立允礽為皇太子後不久,此次止於皇十四子允禵,而皇十三子允祥仍未受封[注:按,雍正帝也承認這一點,參見《清世宗實錄》卷13,雍正元年十一月辛丑]。康熙帝的年長皇子中,允祥是惟一一位在皇父生前沒有受封之人。這與他曾深受皇父器重的情況,形成極大反差,若非犯有重過,不會至此。雍正帝說他“於皇考時……家計空乏”,這同他始終不曾封爵,因而既無其他皇子封爵時所受大量錢財,俸祿所得也相對較少,密切相關另據《永憲錄》載,四十七年九月,允祥事發後,其老師法海因之被牽連,受到降職處分,並被調離此任。法海的同僚徐元夢,稱法海是“以侍皇子得過”。從法海一貫嫉惡如仇,剛直不阿的處事風格,以及同堅決反太子的允禵等人關係很好等情況看[注:按,康熙五十七年允礻題率師西征後,法海奉旨“赴西寧軍前效力”。雍正繼位後,稱法海“至西寧,遂與允礻題私相交結。允礻題為大將軍時,時,種種貪縱不法之事,法海並不勸阻。及朕即位後,令允礻題來京,法海乃軍前效力廢員,未奉朕旨,即潛至京師。”參見《上諭內閣》,雍正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他對皇太子允礻乃不會有好感,或者曾為允祥在倒太子的行為出謀畫策。《皇清通志綱要》載: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皇長子、皇十三子圈禁……十一月,上違和,皇三子同世宗皇帝、五皇子、八皇子、皇太子開釋。”該書作者系允祀之子弘旺,他將允祥同廢太子及皇長子允礻是並列,與其他皇子相區別,從而透露出允祥在一廢太子事件中過愆甚重。但後人也因此而產生誤解,認為皇十三子允祥從此被長期監禁,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才放出。事實上,允祥不久就被釋放,翌年(康熙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巡塞外,他在在隨行皇子之列。但此次康熙帝將他帶在身邊,絕非示以寵愛,而是具有防範之意。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康熙帝在允祉、允祥和允禵3人的請安折上硃批:“胤祥並非勤學忠孝之人。爾等若不行約束,必將生事,不可不防。”可見,允祥雖被開釋,但康熙帝對他已失去信任,故令允祉、允礻題等皇子加以管束。允祥與其他皇子一起恭閱上述硃批,所受刺激之大,尷尬羞愧之狀,皆不言而喻。他之所以自此謹言慎行,敬恪有加,以終其生,可以從這裡找到部分答案。這便是雍正帝所言康熙帝對允祥的“隨即鑑宥”。由於心情鬱悶,允祥終於患病,“溼素毒結於右腿,膝上起白泡,破後成瘡,時流稀膿……”。此症時好時壞,經御醫反覆醫治,很長時期未愈。康熙帝是位慈父,儘管對允祥十分不滿,但對兒子的病痛仍記掛在心。他支塞外時,經常在給皇子們的硃批中問詢此事,並親閱御醫奏摺,對治療做出具體指示[注:滿文硃批奏摺4件,胤祉等奏,康熙五十年五月二十八日、六日初六四日、六月初六日、康熙五十一年(無月、日)。按,由於種種原因,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后皇子們的奏摺儲存下來的極少,故允祥此症於何年痊癒不詳]。自四十九年直至六十年(1710—1721年)期間,允祥始終未曾隨皇父外出,因腿足疾患行走不便,當是主要原因根據有關情況判斷,允祥曾是皇子中反太子派成員之一,並在一廢太子事件中遭受挫敗。胤礻真繼位後,允祥雖然備受倚重,但卻謹恪有加,竭心輔佐,與年羹堯、隆科多兩人恃寵妄為的作風,形成鮮明對照。因此,胤禛對允祥評價極高。允祥之所以對於新帝的寵任能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既是由於他自幼對胤禛的性格作風極其瞭解,深知這是其得以自保的惟一良法,同時也表明,康熙四十七年的重大挫敗,對允祥的作風與性格影響之大,直至終生。值得注意的是,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雍正帝在斥責曾跟隨允礻題出征,並被保舉為將軍的宗札布時說:“如今爾言怡王(指允祥)為平常之人,無所知識,卻將國事交付伊辦理,何能治理好?爾之此言,是否言及於今?是否詛咒國家?若言怡王,自幼強健聰慧,人才優良,皇父優加恩寵,此事舉國皆知。怡王並非膽大妄為之人,從無非分之念。怡王對皇父盡以子道,對二阿哥盡以臣道。由於與二阿哥好,橫遭大阿哥妒忌、陷害,因而株連於二阿哥。自被株連後,多年來惟感激皇父之恩,而對允就題等人胡鬧之事,從不過問,亦不敢越雷池一步。怡王從不使皇父擔憂,此事眾人亦皆知。”按照雍正帝的上述說法,允祥是因“與二阿哥好,橫遭大阿哥之妒忌、陷害”,而開罪於康熙帝。對此須做分析首先,允祥如果真是與皇太子允礽關係親密,同反太子派成員之一胤禛站在相反立場上,那麼他們兩人絕不會自幼如此要好,平日居京“晨夕聚處”,扈從塞外“形影相依”。第二,據《清聖祖實錄》載,自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至四十七年(1708年)的10年內,康熙每年夏秋去塞外行圍、巡視所帶皇子中,都有皇太子允礽及皇長子允褆、皇十三子允祥等3人,而其他皇子卻是間在其中,並非每次必往。這是皇儲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矜持日趨尖銳的10年,而巡視塞外,則是康熙帝每年外出活動中歷時相對最長者,顯然,他攜太子同行,是因不放心讓太子獨自留在京師,至於固定地選帶兩位皇子,令其隨扈前往,長侍身邊,不僅只是示以器重,還有以之暗中監視、牽制皇太子,加強對自己的護衛之意。當三十六年(1697年)后皇儲矜持日漸公開化,特別是三十九年(1700年)索額圖家人密報他有不軌之心後,康熙帝對此戒備,是完全必要的。之所以在諸子中挑選允褆與允祥,一是他們兩人都精於騎射,武功出眾;二是康熙帝深知他們與皇太子不合,因而不會予以庇護或與之同謀;三是允祥十分精細,作風較為踏實,允褆勇悍有餘而乏沉穩,兩人恰成互補之勢。如果允祥同允礽關係密切,豈能為康熙帝選中,而且歷10年不變?第三,如果確如雍正帝所言,那麼,當大阿哥允褆被圈楚,允礽復立為皇太子後,因太子而受委屈的允祥也會得到相應的嘉獎,封以爵位,而不會反被康熙帝打入另冊,與其他皇子區別對待,甚至在一廢太子事件早已完結後,仍不為康熙帝所原諒,被斥之為“並非勤學忠孝之人”。封建時代,如果皇帝認為某位臣子不忠不孝,其貶責之重,非同一般,僅此一語,即可致後者於死地。倘若允祥只是犯有一般過錯,愛子如命的康熙帝,絕不會出此惡言。因此,雍正帝所說允祥開罪於康熙帝的緣故,無法令人相信,但允祥從此退出反太子派,謹言慎行,“不敢越雷池一步”,則確乎如此。

康熙的13皇子是個什麼樣的人?使用者1106575187082020-01-06 08:56:23

允祥生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是敏妃章佳氏,他的外公是位參領。允祥14歲時,生母去世。康熙帝序齒諸子中,除去允礽外,允祥是惟一一位較早失去生母的皇子。章佳氏去世後,允祥由德妃代為照料,與德妃長子胤禛十分要好,這同自幼由惠妃撫養的允祀與惠妃之子允礻是之間的親密關係,十分相似。允祥精於騎射,詩文翰墨亦佳[注:參見鄂爾泰等修:《八旗通志初集》卷134,《宗室王公列傳》6,《怡親王胤祥》]。他同比其小兩歲的皇十四子允礻題,是八阿哥允祀以下皇子中最出色的兩位,而允祥又相對更偏重於文[注:震鈞《天咫偶聞》卷3載,“怡親王(允祥)府藏書之所曰樂善堂。大樓九楹,積書皆滿。絳雲樓未火以前,其宋元精本大半為毛子晉、錢遵王所得。毛、錢兩家散出,半歸徐建庵、季滄葦。徐、季之書由何義門介紹,歸於怡府。乾隆中,四庫館開,天下藏書家皆進呈,惟怡府之書未進。其中世所罕見者甚多,如施注蘇詩全本有二,此外可知。”],後者則側重於武。允祥與允礻題兩人共同的啟蒙老師,是康熙帝的舅舅佟國綱之子法海。24歲考中進士的法海被選為皇子師時,只有27歲,允祥當時13歲,允禵11歲。“法海侍皇子講誦十年,直詞正色,蒙聖祖喜與,謂獨不能欺。”[注: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卷2,《法海》]允祥與允禵才學俱佳,當有法海教誨之功。雍正年間所修《八旗通志初集》中,稱允祥為“聖祖鍾愛甚篤,省方巡幸,恆命扈從,恩寵優渥。”這實際上是指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廢太子前的情況。自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13歲的允祥第一次跟隨皇父去盛京謁陵後,直至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一廢太子事件發生前整整10年間,康熙帝只要離開京師,無論去哪裡,必將允祥帶往。如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除去皇太子允礽外,隨行皇子只有允祥。換言之,這10年中,康熙帝外出時,允祥是所有皇子(包括皇太子允礻乃)內惟一必定隨往者。僅此即足以說明,康熙帝對他是另眼相看的。允祥在雍正年間作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種種表現,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備較高的滿漢文化素養外,還頗有辦事才力,善於協調人際關第,是一難得人材。這應是允祥為康熙帝所青睞的主要原因康熙四十三年節1704年)前後,皇八子允禩的老師何焯在給家人的信中,稱“十三殿下(指皇十三子允祥)”乃康熙帝所“鍾愛者”。不足20歲的允祥受到皇父的器重,連供職清廷的漢族文人也一清二楚。諸皇子內,允祥與四兄胤禛一向要好。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去世後,雍正帝在祭文中寫道:“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歲塞外扈從,形影相依。”雍正帝繼位後將允祥倚為心腹,是以他們青年時代結下的情誼為基礎,如果他們對皇太子允礻乃的看法與立場相左,或在康熙朝晚年的儲位之爭中未曾達成默契,這一基礎勢必發生動搖,情況就是兩樣了。四十七年(1708年)一廢太子後,康熙帝對允祥的看法發生很大變化,允祥的地位一落千丈。《八旗通志初集》中說允祥“謹度遁禮,恪慎有加。不立黨援,不邀名譽,……公私政事,一無擾累。”允禩“數以詐術誘惑諸王,王(指允祥)獨不為所動。”據《清世宗實錄》載,雍正帝曾稱讚允祥“於皇考時敬謹持身,廉潔立品,未嘗圖利干預一事,糾黨邀結一人,……其安分自守,家計空乏,舉國共知。”然而,《雍正起居注冊》中記載上述同一段話的前面,還有很關鍵的數句,為實錄所刪除:“怡親王前因二阿哥之事無辜牽連,一時得罪,皇考隨即鑑宥。數年以來,王敬謹持身,廉潔立品……”[注:《雍正朝起居注冊》,第1冊,第139頁]足見,允祥謹言慎行的處事作風,是他在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事件中,受到重大挫折和打擊,心情壓抑的情況下,逐步形成,如果此前即是如此,也不會深深捲入反太子事件並受到牽連。下述兩種私家著述中,都透露出允祥與一廢太子事件的密切關係。據《永憲錄》載,“胤祥戊子(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以舊東宮事波及,亦削貝子。後再復。”前已述及,康熙朝曾於三十七年、四十八年兩次分封皇子,第一次止於皇八子允禩,允祥自然不在其內。第二次分封,是在復立允礽為皇太子後不久,此次止於皇十四子允禵,而皇十三子允祥仍未受封[注:按,雍正帝也承認這一點,參見《清世宗實錄》卷13,雍正元年十一月辛丑]。康熙帝的年長皇子中,允祥是惟一一位在皇父生前沒有受封之人。這與他曾深受皇父器重的情況,形成極大反差,若非犯有重過,不會至此。雍正帝說他“於皇考時……家計空乏”,這同他始終不曾封爵,因而既無其他皇子封爵時所受大量錢財,俸祿所得也相對較少,密切相關另據《永憲錄》載,四十七年九月,允祥事發後,其老師法海因之被牽連,受到降職處分,並被調離此任。法海的同僚徐元夢,稱法海是“以侍皇子得過”。從法海一貫嫉惡如仇,剛直不阿的處事風格,以及同堅決反太子的允禵等人關係很好等情況看[注:按,康熙五十七年允礻題率師西征後,法海奉旨“赴西寧軍前效力”。雍正繼位後,稱法海“至西寧,遂與允礻題私相交結。允礻題為大將軍時,時,種種貪縱不法之事,法海並不勸阻。及朕即位後,令允礻題來京,法海乃軍前效力廢員,未奉朕旨,即潛至京師。”參見《上諭內閣》,雍正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他對皇太子允礻乃不會有好感,或者曾為允祥在倒太子的行為出謀畫策。《皇清通志綱要》載: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皇長子、皇十三子圈禁……十一月,上違和,皇三子同世宗皇帝、五皇子、八皇子、皇太子開釋。”該書作者系允祀之子弘旺,他將允祥同廢太子及皇長子允礻是並列,與其他皇子相區別,從而透露出允祥在一廢太子事件中過愆甚重。但後人也因此而產生誤解,認為皇十三子允祥從此被長期監禁,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才放出。事實上,允祥不久就被釋放,翌年(康熙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巡塞外,他在在隨行皇子之列。但此次康熙帝將他帶在身邊,絕非示以寵愛,而是具有防範之意。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康熙帝在允祉、允祥和允禵3人的請安折上硃批:“胤祥並非勤學忠孝之人。爾等若不行約束,必將生事,不可不防。”可見,允祥雖被開釋,但康熙帝對他已失去信任,故令允祉、允礻題等皇子加以管束。允祥與其他皇子一起恭閱上述硃批,所受刺激之大,尷尬羞愧之狀,皆不言而喻。他之所以自此謹言慎行,敬恪有加,以終其生,可以從這裡找到部分答案。這便是雍正帝所言康熙帝對允祥的“隨即鑑宥”。由於心情鬱悶,允祥終於患病,“溼素毒結於右腿,膝上起白泡,破後成瘡,時流稀膿……”。此症時好時壞,經御醫反覆醫治,很長時期未愈。康熙帝是位慈父,儘管對允祥十分不滿,但對兒子的病痛仍記掛在心。他支塞外時,經常在給皇子們的硃批中問詢此事,並親閱御醫奏摺,對治療做出具體指示[注:滿文硃批奏摺4件,胤祉等奏,康熙五十年五月二十八日、六日初六四日、六月初六日、康熙五十一年(無月、日)。按,由於種種原因,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后皇子們的奏摺儲存下來的極少,故允祥此症於何年痊癒不詳]。自四十九年直至六十年(1710—1721年)期間,允祥始終未曾隨皇父外出,因腿足疾患行走不便,當是主要原因根據有關情況判斷,允祥曾是皇子中反太子派成員之一,並在一廢太子事件中遭受挫敗。胤礻真繼位後,允祥雖然備受倚重,但卻謹恪有加,竭心輔佐,與年羹堯、隆科多兩人恃寵妄為的作風,形成鮮明對照。因此,胤禛對允祥評價極高。允祥之所以對於新帝的寵任能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既是由於他自幼對胤禛的性格作風極其瞭解,深知這是其得以自保的惟一良法,同時也表明,康熙四十七年的重大挫敗,對允祥的作風與性格影響之大,直至終生。值得注意的是,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雍正帝在斥責曾跟隨允礻題出征,並被保舉為將軍的宗札布時說:“如今爾言怡王(指允祥)為平常之人,無所知識,卻將國事交付伊辦理,何能治理好?爾之此言,是否言及於今?是否詛咒國家?若言怡王,自幼強健聰慧,人才優良,皇父優加恩寵,此事舉國皆知。怡王並非膽大妄為之人,從無非分之念。怡王對皇父盡以子道,對二阿哥盡以臣道。由於與二阿哥好,橫遭大阿哥妒忌、陷害,因而株連於二阿哥。自被株連後,多年來惟感激皇父之恩,而對允就題等人胡鬧之事,從不過問,亦不敢越雷池一步。怡王從不使皇父擔憂,此事眾人亦皆知。”按照雍正帝的上述說法,允祥是因“與二阿哥好,橫遭大阿哥之妒忌、陷害”,而開罪於康熙帝。對此須做分析首先,允祥如果真是與皇太子允礽關係親密,同反太子派成員之一胤禛站在相反立場上,那麼他們兩人絕不會自幼如此要好,平日居京“晨夕聚處”,扈從塞外“形影相依”。第二,據《清聖祖實錄》載,自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至四十七年(1708年)的10年內,康熙每年夏秋去塞外行圍、巡視所帶皇子中,都有皇太子允礽及皇長子允褆、皇十三子允祥等3人,而其他皇子卻是間在其中,並非每次必往。這是皇儲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矜持日趨尖銳的10年,而巡視塞外,則是康熙帝每年外出活動中歷時相對最長者,顯然,他攜太子同行,是因不放心讓太子獨自留在京師,至於固定地選帶兩位皇子,令其隨扈前往,長侍身邊,不僅只是示以器重,還有以之暗中監視、牽制皇太子,加強對自己的護衛之意。當三十六年(1697年)后皇儲矜持日漸公開化,特別是三十九年(1700年)索額圖家人密報他有不軌之心後,康熙帝對此戒備,是完全必要的。之所以在諸子中挑選允褆與允祥,一是他們兩人都精於騎射,武功出眾;二是康熙帝深知他們與皇太子不合,因而不會予以庇護或與之同謀;三是允祥十分精細,作風較為踏實,允褆勇悍有餘而乏沉穩,兩人恰成互補之勢。如果允祥同允礽關係密切,豈能為康熙帝選中,而且歷10年不變?第三,如果確如雍正帝所言,那麼,當大阿哥允褆被圈楚,允礽復立為皇太子後,因太子而受委屈的允祥也會得到相應的嘉獎,封以爵位,而不會反被康熙帝打入另冊,與其他皇子區別對待,甚至在一廢太子事件早已完結後,仍不為康熙帝所原諒,被斥之為“並非勤學忠孝之人”。封建時代,如果皇帝認為某位臣子不忠不孝,其貶責之重,非同一般,僅此一語,即可致後者於死地。倘若允祥只是犯有一般過錯,愛子如命的康熙帝,絕不會出此惡言。因此,雍正帝所說允祥開罪於康熙帝的緣故,無法令人相信,但允祥從此退出反太子派,謹言慎行,“不敢越雷池一步”,則確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