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宋代國富民強,為何偏偏不出武帝?怒懟精神美麗奸2017-07-18 18:50:19

磚家一張嘴,上下都是理。其實仔細思考,滿滿都是矛盾。宋朝“國富民強”,GDP世界第一?為何卻被周邊小國吊打?有馬的遊牧民族不說了,遼,金,西夏,蒙古,一個都打不過。可以理解為沒有馬,騎馬的6條腿,沒馬的兩條腿,打不過可以“理解”。偏偏就是沒騎馬的南召也打不過,緬甸泰國打不過,可以理解為人家有大象,比馬還厲害。總之都是客觀理由。請問漢武帝當時有馬嗎?漢武當時牛都不足,汗血寶馬還不是自己從西域引種?宋沒馬不會弄馬?以為武帝生下來就有幾十萬汗血寶馬放哪裡等著呢?所有客觀理由沒有一個可以站住腳的。本人是相信宋代積貧積弱的,宋只配稱“代”,不配稱“朝”。當了多少年的兒皇帝?公知喉舌喜歡宋,清粉滿遺喜歡宋,滿滿的成就感嘛。宋的前期能夠偏安,醉生夢死,多虧了西夏對北方遊牧的牽制作用,南宋所以可以苟延殘喘,多虧了“送”,南明肯送嗎?花錢買和平。宋代的民間起義也是很多的,有名的有方臘,楊么起義。從立國開始,就是篡位,得位不正,以防篡為第一要務,如晉之立國,隋之立國,長久不安,非漢唐可比。一方面吹噓國力強盛,一方面每戰必敗,這不是矛盾嗎?漢攜秦之威,唐有胡之悍。一味的文化自娛樂,只能被有馬的,有象的,沒馬的,各種吊打,原因不在經濟國力,也不在裝備(有馬沒馬),缺的是雄魂霸氣,這樣的土壤是生不出武帝的,也不會出衛霍。

專家說宋代國富民強,為何偏偏不出武帝?寧安公主朱祿貞2017-07-20 13:26:05

宋代作為一個統一的朝代,為什麼武功衰弱?能夠稱得上武帝的一個都沒有呢?

筆者認為,這一切的原因要歸根於一個東西,那就是宋代的文官制度。

在經歷了唐朝中後期的軍事貴族叛亂、軍閥割據、五代十國長達一個甲子的國家動盪民不聊生之後,宋太祖深深意識到了武人專政對國家的危害。

於是,一個嶄新的制度孕育而生,那就是宋朝的文官制度(尚文抑武)這個影響深遠的制度,不但明、清兩代一直沿用。如今中國的公務員制度,也借鑑了宋朝文官制度。

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宋代文官制度。

一.科舉制度在宋朝真正變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制度

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隋煬帝時期正式設定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但隋唐時期的科舉規模非常之小,根本達不到人才盡出科舉的地步,隋唐主要任命官吏實際上還是老一套計程車族察舉制度。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設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製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

二、中樞官制削弱地方長官權力

中樞官制是中央集權的軸心,從趙匡胤建立宋王朝開始,就對中央官制作了調整。其特點是用設官分職、分割各級長官事權的辦法來削弱其權力。

這樣,有些官職只是空名,所謂“官”,其概念只是拿俸祿而已。按照這個制度,一般官員都有“官”和“差遣”兩個頭銜,有的官還加有“職”的頭銜。“官”只是說明他可以領取俸祿,而職才有實際的權力。每個機關彼此互相牽制。

進一步削弱相權

唐代以三省長官為宰相,在政事堂辦公。政事堂先設於門下省,後遷至中書省,最後乾脆就改稱為“中書門下”。宋初雖門下、中書、尚書三省的名稱照舊,但這些與唐代之制已大不相同。首先是宰相不專用三省長官;其次是三省的職權已轉移。唐代三省分掌定策、封駁和執行之權。但宋代三省的權力被削弱。相權進一步受到抑制。

三、設樞密院、三司、御史臺等文官官職進一步限制武官

宋朝設定樞密院,作為主管全國軍政的最高機構。樞密院與中書門下對掌文、武大權,稱為東、西“二府”。其長官稱樞密使或知樞密院事,副長官稱樞密副使或同知樞密院事等。

主管財政的最高機構,北宋前期稱“三司”,即鹽鐵、度支、戶部三部。其長官稱三司使,號稱“計相”。南宋增設總領所,負責供應數路或一路各軍錢糧,並參預軍政。其長官稱“總領某路財賦軍馬錢糧”,簡稱總領。

專管監察的機構是御史臺,其長官稱御史中丞,副長官稱侍御史知雜事,主管糾察百官,肅正綱紀。

宋朝的文官制度在歷史上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造就了宋代開明的政治、繁榮的經濟。

宋代文官制度使傳統的貴族門閥政治,武人政治從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國的歷史舞臺。

宋代文官制度使書院興起,學者輩出,經學、史學、文學、科學技術等均甚發達。

但是,宋代文官制度也帶來了各種嚴重的政治惡果。宋代推行的強幹弱枝,重之輕武的文官政策,造成極為嚴重的惡果,即造成有宋一代武功積弱的局面。

宋代之文官制度雖然有效的抑制了軍人專政,然矯枉過正,造成地方之過度嬴弱,地方官吏事事聽命於中央,施政不能自主,稅收又盡收歸於中央,故地方貧弱。無從建設,一旦有事很難應變,南宋朱熹對此曾有如下評議:“本朝鑑五代藩鎮之弊,逐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上,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虜騎所過,莫不潰散。”

一定程度上說,宋代的文官制度,為宋朝的滅亡埋下了深深地隱患,不得不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