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很多時候都處於無意識狀態,不知道在想什麼?張鐵軍1582020-09-22 09:55:04

心理學有一個規律叫做“注意的末梢性”,即:

當面臨初學或初遇的事物,由於不熟練,就會投入儘量多的注意和思慮,即“有意識的”,同時耗費效多的精力,並且手忙腳亂;比如,學開車,車閘、離合、檔、方向盤、方向等,會使當事者手忙腳亂、渾身出汗,而且耗費精力。

當遇到熟悉的、熟練的事物,則不需要思考而僅僅透過脊髓反射即“無意識的”,如此才可以做出迅速反應和行動。比如,熟手兒開車只需少量注意力瞄著要去的方向,同時哼著曲兒、想著事兒、聊著天兒到家了;要問他是怎樣開車的?遇到幾個紅燈?他就懵了,答案是“不知道!”

又比如,在自然狀態下“走路”,當事人對自己先邁哪條腿,是無意識的,一旦意識到自己“肢體末梢”的感覺,就不會走路了!成語“邯鄲學步”、小品“賣柺”等都同此理。

當人在安全而熟悉的環境下,而又無事可做,自然沉浸在“入神”狀態,即“白日夢”的狀態。這一狀態本身就是慣常的、無意識的;這一狀態下的思慮內容也是慣常的、無意識的。當被突然打擾,或遇突發事件,就又引起警覺而“意識化”。

“注意的末梢性”是人類進化的結果,它的意義在於,在沒有危險的慣常狀態下,提高效率、減少能量的耗損,有利於生存。

人為什麼很多時候都處於無意識狀態,不知道在想什麼?玫瑰F2020-09-22 08:43:49

就是發呆唄,整不明白的乾脆就別鑽牛角尖了。

人為什麼很多時候都處於無意識狀態,不知道在想什麼?

人為什麼很多時候都處於無意識狀態,不知道在想什麼?西窗掛浪2020-09-22 08:36:03

這就是現在很流行的兩個字:發呆。戀愛中的情侶有不少就喜歡去海邊這樣發著呆呢。其實現在城市空間越來越擁擠,越來越狹窄,工作緊迫感越擰越緊,有點時間找個無人的地方靜坐發呆,看眼前美景,聽腳下流水聲,呼吸著很透明的清新空氣,如此坐著發呆,不僅是件很享受的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心理學上管這叫“排解”叫疏,其實生活中我們都需要不時“打打禪”,什麼都不想,這樣做是一種自我修煉,是學會讓心底雜念徹底掏空,心靈沐浴,最不濟它也至少可以暫時讓你忘卻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煩惱,比借酒澆愁要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