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求學曾子門下,匡章拜師孟子門下,李斯是荀子的學生,這說明了什麼?愛無止境不忘初心2019-07-20 12:43:56

悟道後可以用於各個其體方面,這個功能今人失去了,故書看形成於先秦前的,後面的似乎是小道

吳起求學曾子門下,匡章拜師孟子門下,李斯是荀子的學生,這說明了什麼?王封臣2019-07-20 13:18:03

問題是你是想得到答案,還是想讓別人得到你想讓他們看到的答案?比如我可以這麼回答你:這三個人跟著儒家大師學的——吳起殺妻子、匡章不見父、李斯害韓非

吳起求學曾子門下,匡章拜師孟子門下,李斯是荀子的學生,這說明了什麼?錦月細雨2019-07-19 23:27:15

古人上學也要方便,挨著誰近就投誰,法家的祖師爺是管仲,晏嬰,荀子改投法家說明儒家就是誇誇其談,空談誤國的一幫欺世盜名的偽君子,真小人

吳起求學曾子門下,匡章拜師孟子門下,李斯是荀子的學生,這說明了什麼?信敏4982019-07-20 14:22:33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有三個小題,而包括的面太廣,我僅就第一個小題作答,以免失之泛泛。

大家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群王爭霸,英雄逐鹿的時代。每個君主都希望將自己的國家,變得富強,以便抹馬利兵,擴張疆土,鯨吞鄰國。在中原大地上,這種山頭群立,列國互爭的形勢下,當然也給武士文人們,創造了就職立業的機會。他們可以憑一己之長,到處㳺說,在不同國王的殿上面試,蘇秦就是最成功的一位,掛了六國的相印。苦讀書,勸習武是年青人首選。

吳起是位軍事家,武將。他先後在魯國,魏國做過大將,並且屢建戰功,因而出了名。之後,他又投奔楚悼王,為楚國變法搞革新,得罪了大批楚國貴族,最後被貴族殺死。這個人在歷史上,當然留了名,特別是留下了軍事學名著,四十八篇,有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等論述。但是,他有一件事,後人沒饒過他:他的母親逝世時,他沒奔喪守孝。“昔有吳起者,母役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至於吳起是否在曾子門下求學,我不知道。但是曾子既是孔子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提倡孝道,同時也是位古代聞名的孝子。〈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就是曾子提出來的。曾子的母親篤信其子的正直善良,在“曾參殺人”的典故里,足以說明。吳起是不是他的學生,真的難說。因為曾子生於公元前505,於公元前436年逝世。但是,吳起生年不詳,死在公元前381年,除非他活了83年以上,他絕無可能見到曽子。而且剛生下來,怎麼可能去做曾子的學生呢?!

這下該我問出題先生了!你出的這個問題的根據是什麼?!

吳起求學曾子門下,匡章拜師孟子門下,李斯是荀子的學生,這說明了什麼?牧水12019-07-19 22:26:21

禮為仁之用,而法是禮的制度化,若禮尚有念,則法已物化,法較於禮,程度,方式,效力,內容皆有所剛性化,若以內容而言,法是禮的子集。所以,法家曾學於儒,正常,儒重個人修養,而法求社會規範,將對個人修養的要求社會化規範化,正是法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