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向陽願景2019-07-20 16:01:32

唐代朔方軍是唐王朝的一支邊防軍,也是唐代藩鎮中勢力較強的軍隊。安史之亂後,各地藩鎮先後不同程度脫離甚至反叛中央,唯有朔方軍始終恭順中央,且在平定安史之亂以及削平各地藩鎮叛亂戰爭中起過很大作用,與其它割據藩鎮形成鮮明對比。對於這一奇特的歷史現象,史學界大多認為,朔方軍對中央經濟來源的過分依賴,決定了它只能恭順中央而不能割據自立,這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然而考察唐代歷史,自安史之亂後,唐代的經濟重心南移,南方成為經濟的主要支柱,唐政府也曾於南方設立了為數眾多的節度、經略使等,而這些地區與朔方軍鎮一樣,對唐中央政府採取恭順的態度。顯然,經濟因素並不是解釋朔方與其它割據藩鎮不同的主要因素。在小編認為,唐政府的政治策略丶將才選用以及文化上的差異,才是朔方軍未形成割據勢力的根本原因。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從軍隊的部署看,唐對西北的重視遠遠超過其他地區。括史書記載,唐代西部河西、隴石丶朔萬丶河東兵力總數達二十六萬七千七百人,而河北地區兵力不過十二萬八幹五百人,還不到西北邊防力雖的一半,正如史家所言:“唐代以十節度為主的邊防力量,其九皆西北邊繳也,唯河東一鎮冶太原,較居內地”。而且在唐代初年,河北地帶初不設軍,直到開元后才開始有所改變。《新唐書·兵志》雲:“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而關內二百六十有一”。《玉海〉一百三十八卷唐府兵條引會要:“關內建府二百六十一,精兵二十六萬,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又置折衝府二百八十,通給舊府六白三十三,河東道府額,亞於關中。河北之地,人多壯勇,故不置府,其諸道亦置。”這裡記載唐初河北不置軍府,到玄宗時“奚、契丹二蕃強盛,數寇河北。諸州不置府兵,蕃上以備兩番。”

開元前後,唐政府於河北又設定了一些軍府,以防奚、契丹的入侵。這時,河北的軍事力量才有了不斷的加強。西北地區,朔方節度設於開元九年,在時間上雖晚於范陽、平戶節度使的設立,但實際上在此之前,其都督、總管已開始行使節度使的權力了。因此,從兵力的部署以及軍鎮的設定前後來看,小編認為這是唐前期政府重西北而輕河北的態度所致。正是由於唐中央重西北而輕河北的政策,才導致了西北邊防重兵雲集,而對河北地區放任自流,使得私人武力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唐政府重西北、輕河北的態度,不僅表現在唐前期一系列政策、措施之中,而且在安史亂後,這種狀況也未予以改變。安史之亂爆發後,西北邊兵為討內亂,挺進中原,造成邊防空虛,吐蕃乘機攻陷了河隴地區,史稱“邠州以北丶隴州以西,晝陷吐蕃”,京師長安處於緊急狀態。因此,為了鞏固國都,唐政府對關內道之朔方、涇原、鄜坊、夏綏等鎮更為關注,“年調河北、江淮兵赴西北邊,謂之防秋。這樣,內地大批兵力調往朔方等鎮,使原來重兵雲集的關內道兵力更強。因此,單就中央政策而已陳寅先生所述是切中要害的,“唐初繼承宇文泰關中本位之政策,西北邊疆本重於東北,至於玄宗之世,對於東北更取消極維持之政策,而對於西北,則取積極進取之政策。”可渭一針見血。

在將才選用方面,也表現出唐政府對西北的重視和對河北的輕視。西北邊防守禦回紇、吐蕃、駐紮重兵,因此,對於這一地區將領的選用,唐政府費盡心機,始終採取先求易制的政策,從唐代歷任朔方節度使可以看出,唐前期,朔方節度使大多是文人為使,自開元二十九年王忠嗣開始,武將的比重才大幅增加,這是由於天寶以後,邊防戰事逐漸居多,文人為使已不能適應日趨緊張的邊防形勢,同時,此時的河北軍事力量已逐漸強盛,這就需要有中央控制的藩鎮與之抗衡,唐政府開始有意識地派遣武職官員充當西北邊鎮的節度使。

由於唐政府以“先求易制‘為根本,所以在對諸將領的人選上,統治者也費了一番功夫。僅以郭子儀為例,即可說明。郭了儀在天寶十四年開始繼任朔方節度,自任職之日起,作為朔方軍的最高軍事長官,無論是對內治理,還是對外防禦,均得到朝廷的認可。因此,肅宗北上靈武即位之後,迅速河從戰場召回郭子儀、李光弼率頜的朔方軍,使之成皇帝的護從部隊,正因如此,平定安史之亂,朔方軍致力相助,在平亂中功居第一,而這些功績的取得,自然是離不開郭子儀的。以後藩鎮割據。朔方軍能保持恭順而不亂,始終為朝廷所用,其中的原因也少不了郭子儀的影響。

西北、河北文化上的差異,也是造成西北恭順中央而河北叛亂割括的重要原因。安史之亂後河北三鎮在文化上與中央嚴重脫節,形成”魏燕趙之地莽為盜區,掌叛百年,夷狄其人而不能復”的現象。作為胡化地區,其地”王道寢微,教化不及,人民軍士,尚武輕法,染祿山、思明之風,多務逐,習苦忘非,而且不知君臣逆順之理”。文化上的不同,導致一個政權的內部分裂,唐代以前已有先例。河北三鎮與中央政府之間的文化脫節,直接造成了河北地區在政冶上半獨立於中央之外。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西北藩鎮則不然,其漢化程度之深,自然與唐中央形成一致。朔方軍中蕃兵蕃將能夠為唐所用,不僅因其自身勇敢善戰的技能所決定,而且還在於,這些蕃將久居中國接受漢化或雖居塞外而嚮慕漢化,如李光弼出身契丹,其父時已入唐,至光弼已歷二代。其它如論誠節、王思禮等,均為朔方主將。這些番兵番將,由於對漢族文化的嚮往自然在政治利益上傾向於中央政府,在具體行動上也就表現為效忠唐王朝而不致割據一方。

朔方軍與河西、隴右諸軍的對立以及自身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有其不能割括的原因存在。唐代河西、隴右、朔方、河東諸軍,是唐代設定較早的軍事機構,其最初的目的,是使三大軍團形成聯臺的整體,共同防禦來自西北和北方的少數遊牧民族入侵,但由於內部諸多因素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西北軍鎮之間的團結。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諸軍在一些重大的軍事行動中不能同協力,共同抗敵,而引起戰爭失利,這在唐初就已經有所表現,如開元初,突厥寇邊,朝廷命朔方軍大總管王晙率兵出擊,隨後又委派魏元忠與之相助,由於兩者之間的矛,使已經降服的突厥部落再度反叛。雙方爭鬥的結果,王晙被貶梓州刺史,這是由朔方將帥矛盾衝突引起的軍事失利。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朔方軍與隴右諸軍的矛盾也是經常存在的。天寶八載,玄宗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率隴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並益以朔方、河樂兵八萬三幹攻吐蕃石堡城。由於攻城失利,哥舒翰召河東、朔方將頜張守瑜、高秀嚴、欲以處斬,最後由於兩將致力挽回戰局,才得以免死。從中以看出河隴、朔方諸軍之間矛盾的對立。

朔方軍與河隴諸軍一系列矛盾的產生,實質上是由朔方軍地位的不斷升高而引起的,更準切地說,是由唐肅宗直接扶植朔方軍而引起的。開元十五年,唐太子李亨徙封忠王。“為朔方節度大使,單于大都護。”這時諸王領使,雖不出閣,但與部下將領,並非完全隔絕,所以,建寧王倓說:“殿下昔曾為朔方節度大使,將吏歲時致啟,略識其姓名。”透過這種途徑,領使諸王與部下形成一種無形關係,正是這種關係,促使太了李亨在安史叛亂爆發後,北上朔方,於靈武即位,隨之以靈武為根據地,依靠朔方軍,而一舉平定了安史叛亂。這樣,朔方軍的地位,等於皇帝的直隸部隊。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正是由於朔方軍的地位高於當時所有其他的軍隊,而使朔方軍與其它方鎮的矛盾越積越深,所以,代宗即位之後,逐步有意識地削弱朔方軍的影響,最後其地位被宦官魚朝恩所率領的神策軍所代替。此時的朔方軍,不僅在地位上日益下降,而且其統治區也被分成個小的節度使,朔方軍的地盤最後被振武、鹽夏、邠寧所代替,朔方節度使所領也只有靈州及附近地區。朔方軍地位的下降以及勢力範圍的縮小,使得朔方軍軍事力量也自然削,更無割括一方的可能。

朔方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也是其不能割據的原因之一。朔方地處偏僻,隅居一方,若能聯合河西、隴右以及河東諸軍,足有割據自立的條件。然而正如以上所述,由於朔萬軍與河西、隴右諸軍的矛盾直接影響了各種軍事力量的結臺。由於勢單力薄,孤立無援,自然沒有力量割據,即使稍有叛亂,也不能抵抗與四周矛重重的藩鎮軍隊的大舉圍攻,所以在極短時間內也就消滅殆盡。同時這一地區地近京師,中央控制較易,所以在這種條件下,西北諸鎮任何一軍都不可能有割據一方的機會。河北藩鎮則不同,他們之所以能割括河北,一方面由於他們有強大的兵力物力作後盾,另一方面則是他們與鄰近藩鎮結成了同盟,儘管這種同盟不穩定,但在利害衝突相互一致時,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綜上所述,朔方軍與其它軍鎮的關係以及朔方軍的自身條件的限制,都決定了它對唐中央只能恭順而不能割。

參考《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全唐文》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海鏡清2019-07-20 13:35:01

朔方鎮的確沒有作為一個整體成為割據的藩鎮,而是變成了好幾個割據的藩鎮。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西部遊牧民族政權的不斷東進,是唐朝建立朔方軍的原因

朔方鎮是以寧夏靈州(又名朔方,曾名靈武)為治所、轄區包括京畿北部和西北部廣闊地區的一個強大藩鎮。最早是武則天為了防禦和討伐突厥的進犯,而臨時組建的一支方面軍,其主官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後來去掉“行軍”二字,稱朔方道大總管(又稱靈武道大總管,或靈武軍大總管),由臨時成為固定編制。到唐玄宗時期才成為藩鎮,主官為朔方節度使(又稱朔方節度大使)。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朔方鎮轄境相當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及甘肅、內蒙古、陝西各一部分地區,核心區域是黃河河套地區,農耕發達,地豐物饒,比較富庶,有支援大軍長期作戰的經濟基礎;

“朔方近塞,半是蕃戎”,朔方鎮少數民族比較多,剽悍勇猛,誕生了許多少數民族名將,如契丹人李光弼、雜胡安思順、鐵勒人僕固懷恩、鐵勒人渾瑊、薛延陀人李光進、昭武九姓史憲忠等;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朔方鎮第一名將就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郭子儀

作為京畿的西北屏障,朔方軍長期與突厥、吐谷渾、吐蕃等西部強族作戰,裝備好、素質高、作戰經驗豐富,所以在安史之亂中成為平叛的兩大支柱之一(另一支柱是治所在山西太原的河東軍)。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唐肅宗在馬嵬坡之變後,沒有隨唐玄宗入川,而是北上靈武,以朔方軍為平叛基本盤

同時,朔方鎮與唐肅宗的特殊關係使其實力不斷擴大,地位不斷提升。開元十五年,唐太子李亨徙封忠王。“為朔方節度大使,單于大都護”,朔方鎮“將吏歲時致啟,(太子)略識其姓名。”所以李亨會在馬嵬坡之變後,選擇北上朔方,於靈武即位,隨之以靈武為根據地,朔方軍相當於他的近衛軍。

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力朔方軍為何沒有在唐朝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

唐王朝將朔方軍分割為六鎮,使其一蹶不振

但是朔方鎮也無法逃脫盛極必衰的規律。在平定安史之亂後,與依賴信任朔方鎮的唐肅宗不同,他的兒子唐代宗開始擔心全國第一強的朔方會像安祿山那樣造反了,開始採取限制和羈控策略,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分割,把朔方鎮的轄區分割為朔方、振武、夏綏、邠寧、涇原和鄜坊六鎮。朔方節度使所領也只有靈州及附近地區。地位的下降、兵力的減少以及勢力範圍的縮小,使得朔方鎮都沒有割據一方的可能。

不過唐王朝自以為是的分割行為實際上是自毀長城,朔方鎮雖然出現過僕固懷恩、李懷光這樣的叛將,但廣大將士都是忠於朝廷的。結果被分割後,唐王朝失去了一支震懾其他藩鎮的力量,原來穩定的後方變得不安起來。夏綏成為党項割據政權的一部分,振武發生兵變,涇原更是叛亂攻陷長安,邠寧長期割據,不再聽從朝廷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