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慈禧臨終前做的決定和留的遺囑?威廉一懶眾衫小2019-02-10 16:30:57

大家都知道,溥儀是末代皇帝,但是溥儀只是一個傀儡。到了晚清時期,真正有話語權的其實就是慈禧。雖然慈禧不是表面上的皇帝,但是垂簾聽政很多年,清朝無論大事小事都是慈禧說了算。慈禧在位時間可以說是無比的奢侈浪費,讓本來就已經衰落的大清加速走向滅亡。

慈禧在位期間並沒有做什麼利國利民的好事情,而且慈禧在去世以後,還在繼續禍害著清朝,因為慈禧留下了三個遺囑。

如何評價慈禧臨終前做的決定和留的遺囑?

一,立醇親王之子溥儀為皇帝

當時的光緒其實還活著,但是慈禧卻把打算把溥儀拉來做皇帝。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溥儀早已算好了,就是她死了,光緒也要一起死。慈禧其實是高估了自己,因為他想著自己的病沒多久就會好,而之所以拉溥儀,是因為溥儀完全沒有當政的能力,也就是慈禧還想著要控制朝廷。但其實這個決定對清王朝來說十分不利,因為當時的清王朝已經是岌岌可危了,這時候讓一個沒有任何執政能力的執教,是完全失了民心,很多朝廷的大臣也是完全放棄了機會。所以慈禧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堅決把溥儀立為皇帝,真的是自私。

如何評價慈禧臨終前做的決定和留的遺囑?

二,女性以後不得執政

這個很多人就想不懂了,因為慈禧就是女性,但是他卻要求女性不得執政。其實清朝是有明確要求的,就是女性不得執政,當時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後,為了防止前車之鑑,所以要求女性不得執政。這個制度延續了200多年,都沒有人敢破壞,連開國之母孝莊皇后都不敢垂簾聽政。但是慈禧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政敵全部給排擠走,還逼死了兩位皇帝,其中一位還是一個自己的兒子,可見慈禧的狠心程度

慈禧在上位後,並沒有想著怎麼讓國家強盛,而是一直享受,浪費了大清的很多國力。在甲午中日海戰的時候,慈禧為了過壽還拿掉了北洋水師的軍費,導致甲午海戰大敗。可以說慈禧在執政時的權力慾望十分的強,但是死了以後竟然命令不能讓女性執政,實在是打自己的臉。

而慈禧的最後一條就更加的搞笑了,就是宦官不能當政。大家知道慈禧在位時間,非常的喜歡用太監,身旁的太監不僅多,而且權力還大。清朝在剛入關時,也是嚴格制定了一個規矩,就是朝廷內不許有宦官,因為明朝的滅亡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宦官當政。到了慈禧的時候,宦官的權力非常大,連李鴻章都要去賄賂大太監李蓮英。在慈禧統治時間,像李蓮英,安德海等人那是權傾一時,搞得朝廷烏煙瘴氣。

慈禧的一生應該說是享近了所有的榮華富貴,但是代價是整個大清的滅亡,所以當時的百姓是怨聲載道。慈禧在位時,割地賠款,簽訂了許多恥辱條約,還說出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無恥的話。而慈禧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就是的陵墓後來被孫殿英給破壞了,也算是惡有惡報吧。

如何評價慈禧臨終前做的決定和留的遺囑?失餘2019-02-10 15:32:33

慈禧臨終,曾有三遺旨:

一:立醇親王之子溥儀為帝。

二: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

三: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

老人家一輩子掂量的就是手中的權力,她並不排斥西方文明,擔憂的是文明的衝擊會喪失大權在手、山河一攬的快感。

儘管,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列強的持續侵犯與國內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使得滿清的控制力早已江河日下,地方坐大與漢族士紳的崛起已成定局,強人與慈禧也無法扭轉局面,“東南互保”事件就令清廷顏面掃地,外強中乾的面目暴露無遺。

臨終時分,她先是以砒霜毒死光緒,後立三遺囑,她或已知,風雨飄搖,滿清不久矣。

溥儀為帝,權在其父攝政王載灃,預備立憲與皇族內閣搞的立憲派寒心,倒向革命。

祖宗家法,不得女人干政,她自己硬是違背了四十八載。

不得太監擅權,老實說,滿清一代,太監基本沒有實質影響政治走向的能力,干政算不上,擅權卻不少。

總之,山河薄暮,已是積重難返。

——閒畔落花

如何評價慈禧臨終前做的決定和留的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