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旦的才能如何?挑戰九大奇蹟2019-01-21 22:41:14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王旦登進士第,以著作郎預編《文苑英華》。累官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淵之戰時,從真宗至澶州,因東京留守、雍王趙元份暴疾,馳還權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監修《兩朝國史》。他善知人,多薦用厚重之士,勸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變。掌權十八載,為相十二年,頗受真宗信賴。但受王欽若說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書封禪之事。王旦晚年屢請遜位,天禧元年(1017年),因病罷相,以太尉掌領玉清昭應宮使。同年九月卒,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故後世稱其為“王文正”。乾興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廟庭。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題其碑首為“全德元老” 。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全宋詩》錄其詩3首,《全宋文》收錄有其文。

北宋王旦以雅量著稱,特別有一種大度能容的“宰相風度”,他總是對己嚴,待人寬,時時把別人放在內心最重的位置,從而贏得了人們的尊重與愛戴。在歷史上,王旦不僅為我們樹立了為官的標杆,更展現了一種為人的境界。

王旦當上了宰相,親朋好友都很高興,都覺得沾光的機會來了,可沒過多久,他們就發現,自己有點兒一廂情願了。

王旦的女婿蘇耆憑真才實學考中了進士,殿試時被放在了進士以外的明經、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等諸科裡,這將直接影響將來實授官職。知樞密院事陳堯叟知道內中的情由,便向真宗皇帝介紹了有關情況,真宗就問王旦說:“此人如何?”這顯然是想給宰相一個機會,只要他說一句話,這個面子皇帝一定會給的。可在女婿蘇耆充滿期望的目光注視下,這個老泰山卻神色淡然,站在一邊默不做聲。蘇耆只好訕訕而退,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門檻就這樣錯過了。等到從皇宮裡出來,陳堯叟埋怨他說:“這個時候你只要說一句話,蘇耆就能入選,為什麼閉口不言?”王旦說:“國家以才選士,自有一定標準,我身為宰相,豈能自薦親屬?”

女婿說到底是外姓人,對自己的至親骨肉,王旦也沒顯出什麼近情。弟弟王旭久負才名,但自從他當上宰相後,政治上就沒進步過,即便別人推薦,論資排輩該升職了,也總是被他押下,所以王旭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有一次,王旭因公務被真宗召見,應答得體,看問題也很有見地,給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問他的官職,已是好多年沒有得到晉升。事後真宗不無感動地對王旦說:“我還真不知道你的弟弟官職還這麼低啊!你怎麼就不說一聲呢?”

王旦的侄子王睦,酷愛讀書,大約覺得學問滿腹,不為國家做點兒大貢獻很可惜,就給他這個宰相叔叔寫信,求舉進士。王旦回信一封,勸他:“我早就為你的名望太盛擔心,怎麼可以再同貧寒的讀書人去爭功名呢?”他的兒子王素,更是到他死,也沒能端上國家的鐵飯碗。

以直報怨為國薦賢

對自己尚且如此苛刻,對別人不更得眼裡揉不得沙子嗎?事實卻恰恰相反,王旦對素昧平生的外人,卻好得不得了,其包容的雅量,連罵他的人都服。

寇準與王旦同年中進士,兩個人進入官場的起點是一樣的。但王旦卻很快走到了前面,當上了宰相,這讓寇準心裡很不是滋味。人前背後,有意無意,寇準不免下些小絆兒,說些壞話。

那時王旦掌管中書省,而寇準在樞密院任事,雖然一個管行政,一個管軍事,但經常有一些工作往來。一次中書省有檔案送樞密院會籤,寇準發現行文的格式中居然出現諸多錯誤,他靈機一動,立刻把這當作一起“瀆職”事件,向真宗皇帝作了正式彙報。王旦因此受到皇帝的責問,他不得不承認錯誤,並認真地做了自我檢討。寇準見此情景,心理平衡了許多,審查起中書省的檔案格外地仔細,一有紕漏就向皇帝彙報,王旦因此沒少捱罵。然而風水輪流轉,過了一個月,樞密院有事往中書省送檔案,也不合詔令格式,堂吏發現後非常高興,馬上就給王旦送去了,認為這下逮到機會了,也可以上殿參寇準一本了,順便給他個教訓。可王旦卻心態平和,只是命送回樞密院更正,並不上奏。寇準知道後,大為慚愧,見到王旦忍不住感嘆地說:“同年,你怎麼這麼大度呢?”王旦淡定地看了他一眼,沒有說一句話。

過了一陣子,寇準舊病復發,跟皇帝商討事件時,話裡話外,再次向王旦開炮,發洩他的不滿,這樣的人怎麼能讓他當宰相呢?而王旦卻像矇在鼓裡一樣,總在皇帝面前說寇準的好話,稱讚他的才能,以至於皇帝都覺得不忍心了,提醒他說:“你雖然稱讚寇準的優點,但他卻專門反映你的缺點。”王旦說:“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啊。我擔任宰相職務很久,處理政事過失也必然多。寇準對陛下不隱瞞,更加體現他的忠心正直,這就是我之所以看重寇準的原因。”真宗皇帝大為感慨,視他為忠厚長者。

寇準的小動作不僅沒有矮化王旦的形象,反而把他襯托得更加高大,而更糟糕的是,他自己的報應很快就到了。寇準因為他的火爆脾氣沒少得罪人,不久就被人告發而免去了樞密使的職務。要說混到這麼個級別也不容易,寇準心有不甘,便放下身段,託人私下裡找到主管人事的王旦,請他幫忙弄個使相的職務,保留個待遇。王旦聽了倍感詫異,回答說:“將相之任,怎麼可以自己要求呢?這事,我萬不能接受。”

寇準落了個老大沒趣,捫心自問,自己平日裡處處跟王旦過不去,現在還指望他伸出援手,哪有可能呢?不落井下石就已經萬幸了,這樣想著不覺有些心灰意冷。可令他想不到的是,任命下來,安排的職務居然是武勝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在自己的期望之下。所以當他面謝皇帝時,一個頭磕下去,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真宗皇帝說:“你以為你的職務都是朕安排的?實話告訴你吧,這一切都是王旦舉薦的結果。”寇準一下子愣在那裡。

而更令寇準想不到的事發生在多年以後。王旦病重,真宗皇帝不得不安排他的身後事,問他說:“你的病萬一好不了,讓我把天下事託付給誰呢?”王旦說:“知臣莫若君,英明的君主自然能選擇良臣。”這顯然不是真宗想要的答案,再三問他,也不發表意見。皇帝於是說:“你儘管隨便說說好了。”王旦振作精神舉起朝笏回答說:“依臣愚見,莫如寇準。”皇帝說:“寇準為人,性格過於剛烈偏狹了,你再說說別的人吧。”王旦說:“對別的人是否有誰能勝任宰相,我實在不太瞭解。”

身為宰相,王旦很重視發現人才,但對於找上門來請託的人,他卻是門難進,臉難看,弄得大家誰也不敢自討沒趣。但是隻要他發現哪個人才能出眾,總是千方百計的愛護、推薦重用,而不管這個人是否聽他的話,當然更不圖被薦人報答。在他死後,史官撰修《真宗實錄》,檢閱內廷儲存的奏章底稿,才知道朝中的官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王旦推薦提拔的,但這些人卻從不知內情。

王旦脾氣好是出了名的,朝中如此,家中也是一樣。他府中的下人們暗中議論老爺到底有沒有脾氣,於是私下裡想搞個試驗。有一天中午吃飯的時候,他們故意在盛給他的肉羹湯裡撒了點鍋底灰。王旦生性好乾淨,可他看到肉羹湯裡的灰,只低頭把飯吃了,沒動那湯。下人問他說:“老爺今天為什麼沒喝湯啊?是不是做得不好?”王旦說:“沒什麼,我今天只是有點不想吃肉。”第二天,下人做飯時又故意在盛給他的米飯里弄了點髒東西,你不喝湯可以,總不能不吃飯吧!王旦見了,把碗推在一邊,並沒有顯出一點不高興,只是說:“我今天不想吃米飯,是不是可以另外做點粥?”下人們聽了,面面相覷,心裡都服了,從此只用心做事以報答王旦的友善。

王旦放著河水不洗船,近水樓臺卻不搶先撈月,他的無私令人佩服;遭受誤解,並不為自己辯白或表功,而是心懷坦蕩,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令當事者歎服;與人相交,真正地為人負責,不是圖讓人眼前高興,而是考慮他未來的成長,縱是一時的誤解,也會帶來長久的感激;身為宰相,不輕易和別人使脾氣,這不是令人輕蔑的軟弱,而是讓人敬重的修養,退後一步,留一分空間給別人,就會多一份敬重給自己。風度,不是貌似潘安,也不是穿著高檔,不是“高富帥”,也不是“白富美”,而是一個人博大的心胸、高貴的品德和儒雅的氣質,是一個人與人為善的精神和欲己達人的修養。王旦在歷史上以賢相著稱,這或許正是他風采迷人的內在原因吧。

王旦的才能如何?

王旦的才能如何?

王旦的才能如何?

王旦的才能如何?

王旦的才能如何?豫章舍人2019-01-21 08:37:42

王公當國,公忠體國,正直無私,舉薦賢能,不使其人自知,容人所不能容之度,行人所不能行之事。至於居家,塵灰汙其羹飯,也不動嗔心,當其臨終猶不忘教誨子弟儉素持家,勤修陰德。觀此數事,非聖賢胸懷,何能如此。宜其一生恩寵無比,人民欽敬,鬼神護持,生榮死哀。所謂世間大福德之人,必有過人之德量,由此可以證。

王旦的才能如何?草根剪影片2019-01-21 21:27:58

王旦是宋真宗朝的大臣,歷來都認為宋朝祖制大多出自真宗朝,而王旦作為真宗朝的宰相,一做就是十二年,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當然不可小覷。他對真宗朝的政治、軍事、外交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而這種貢獻是冬雪化水,潤物細無聲的,是一種潛移默化,卻自有一種水滴石穿的韌勁。

王旦能夠做十二年的宰相,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深得真宗的信任,當初真宗聽從寇準的建議親臨前線,激勵了北宋軍民,挫敗了遼國,於是遼國提出和議,雙方締結條約,這就是“澶淵之盟”,後世以澶淵之盟為恥,然而在當時,這不失為一種締結和平的好辦法,在此之後,宋遼兩國迎來了難得的長久和平。寇準的這一方案奏效後,頗為自得,而真宗也自鳴得意,但是朝中有人便看不慣寇準得意洋洋,便向真宗進言,說真宗不過是寇準手中的賭注,所謂孤注一擲說的就是這個。真宗聽完後心中紮下了一根刺,從此對寇準疏遠,寇準失勢後,王旦逐漸被任用。

王旦為人溫和,對真宗謙恭,對臣僚和藹,向皇帝提意見的時候,一定是委婉而堅持的,當有功勞的時候,便將恩推給皇上,在王旦被任用期間,真宗幾乎沒有感到過相權威脅君權帶來的不快,因此對王旦越來越信任。王旦也從沒有濫用過真宗的這種信任,更加謹小慎微,對待同事也從不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而且王旦在任用人才上公正無私,以其人是否具備品格為優先考量點,唯才是用,而他為人更是寬宏大量,其氣度旁人不如。比如寇準,寇準一直想當宰相,然而王旦一直霸著這個位置,於是他常常向真宗訴說王旦的壞話,而王旦則因為寇準的品德常常在真宗面前誇獎他,真宗有一次便說,你在我面前誇獎他,可知他在我面前總是詆譭你?王旦便謙恭地說自己在宰相位置上,言多必失,而寇準能予以指責,正是說明寇準的忠啊。

王旦在中書省,寇準在樞密院,一次,中書省送到樞密院的詔書式樣有誤,寇準拿住了這個小辮子便向上奏報,王旦因此被斥責,朝臣也都被責罰。不久後,樞密院送往中書省的詔書式樣也有誤,中書省官員都很興奮,但是王旦卻將其封回給了樞密院,寇準看到以後十分慚愧,對王旦道:“我們是同科進士,可是你怎麼能做到這麼寬宏大量?”

寇準為人生性奢侈,他在外郡任職期間,大擺壽宴,很多地方都逾制了,還穿上了明黃色衣服,這種顏色只有皇帝可以穿,真宗聽到奏報對他十分惱怒,對王旦道:“寇準總是處處想要效仿我,這成嗎?”王旦緩緩道:“寇準的確賢能,不過拿他的呆也沒辦法。”真宗才慢慢釋懷,道:“不錯,這的確是呆。”不僅如此,王旦在真宗面前多次舉薦寇準,直到臨終前還推薦寇準接替相位,其品格實在無私。

王旦處事有道,能寬容做人,能有方做事,幾乎可以說是比較完美的宰相,處理人的關係和處理事需要的是不同的才能,很多人只有處理事的才能,卻沒有處理人際關係的才能,而王旦能很好地處理好這兩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