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莫斯科戰役後德軍不把主力放在蘇聯北部的列寧格勒?戰略論2019-02-21 10:33:00

1941年到1942年的冬季戰役即將結束之際,德軍最高統帥部就已經開始考慮1942年的作戰計劃,考慮的出發點放在了摧毀蘇聯的戰爭經濟能力上,德軍已經承認單純依靠打擊蘇聯的軍事力量已經不可能迫使蘇聯屈服,新的戰略目標將放在那些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的地區,以削弱蘇聯的戰爭潛力,而蘇聯的大部分工廠都已經遷往了烏拉爾山區,德軍自然就將目光放在切斷蘇聯這個戰爭機器所必需的“動力”上,即高加索的石油和頓涅茨的煤炭,也就是說德軍的進攻重點將放在南翼。

為什麼莫斯科戰役後德軍不把主力放在蘇聯北部的列寧格勒?

基於上述的戰略考慮,南翼的戰事將放在第一位,列寧格勒自然也就成為了次要的目標,德軍的主力將放在南翼。不過列寧格勒同樣成為一個希特勒想急於摧毀的目標,原計劃的靠圍困迫使列寧格勒“不攻自陷”的策略已經失敗,依靠拉多加湖上的冰上交通線,列寧格勒頑強的生存下來。從軍事角度來看,德軍反而陷入不利的境地,由於未能佔領列寧格勒,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主力不得不被牽制於此,無法擔負其他戰略任務,而且蘇軍持續不斷的反擊讓德軍陷入激烈的防禦作戰,大量的兵力兵器都消耗在這裡,卻沒有任何戰略意義。

為什麼莫斯科戰役後德軍不把主力放在蘇聯北部的列寧格勒?

1942年夏季的德軍已經遠不如1941年最初發起進攻的德軍,在作戰兵力、火炮和彈藥、燃料的儲備、坦克數量,特別是機動性方面都要比去年弱。為了湊齊在南翼的進攻兵力,德軍徵召大量的僕從國軍隊,包括10個匈牙利師、6個義大利師、10個羅馬尼亞師,這些師的訓練和裝備都非常糟糕,僅能負責一些次要的防禦任務。德軍在兵力上的拮据,使得無法在南翼發起大規模攻勢的同時,分出強大的進攻兵力前往列寧格勒。

為什麼莫斯科戰役後德軍不把主力放在蘇聯北部的列寧格勒?

不過隨著第11集團軍迅速的結束了克里木半島的戰事,一個完整的集團軍的兵力得以解放出來,進攻列寧格勒的計劃提前了。希特勒希望依靠這個集團軍可以完成對列寧格勒的征服,不過在該集團軍剛剛到達列寧格勒前線便被迫捲入一場激烈的防禦作戰,兵力和物資都消耗於此,而德軍最高統帥部無力補充他們的損失,最終進攻列寧格勒的計劃也沒能實施,兵力不足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