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養馬的姚啟聖晚年為什麼願意幫康熙收復臺灣?三國療養院2019-01-28 11:38:46

姚啟聖在公元1663年鄉試中考試第一名,被派到去香山去做縣長,可誰知上一任縣長為他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財政虧空沒錢過日子,姚啟聖就打上了開放海禁主意。在哪個閉關鎖國的年代,觸碰海禁也是個不小的罪名,之後被果然別人彈劾免職。

《康熙王朝》中,養馬的姚啟聖晚年為什麼願意幫康熙收復臺灣?

至於影視劇《康熙王朝》姚啟聖養馬那個橋段,我在正史當中還真沒見到過。歷史上記載,公元1674年耿精忠在福建兵變,康熙命康親王前去鎮壓,姚啟聖得知後就和他兒子自發的組織了數百壯丁,主動投靠康親王前去鎮壓耿精忠。

《康熙王朝》中,養馬的姚啟聖晚年為什麼願意幫康熙收復臺灣?

姚啟聖投靠康親王之後乾的還不錯,康親王就在康熙面前表彰了下姚啟聖的功勞,這時候姚啟聖才真正進入了康熙的視野。後來在平定三藩之亂中,姚啟聖表現英勇也很有思想,官銜也是慢慢的攀升至福建總督。

《康熙王朝》中,養馬的姚啟聖晚年為什麼願意幫康熙收復臺灣?

姚啟聖晚年收復臺灣,更是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你問的這個問題姚啟聖為什麼要幫康熙?有時候影視劇中所展現的情景和歷史上是有很大差別的,與其說幫不如說姚啟聖和大部分有才能的人一樣,不甘平庸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吧!

手機碼字不易,如果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

《康熙王朝》中,養馬的姚啟聖晚年為什麼願意幫康熙收復臺灣?歷史吐槽2019-01-29 21:05:56

我是歷史吐槽,歡迎大家點贊關注!

中國古代以儒家學說為士子的行事規章!無論孝敬父母還是忠君報國!儒家思想貫穿了整個中國的古代史!

大家有沒有聽過,後人評說中國古代有2個半聖人,這裡面2個分別是孔子和王陽明,另外半個不是姚啟聖,但也是清朝的一位重臣,曾國藩!真正稱為聖人的條件有3個:立德、立言、立功!真正能做到這3個條件的就稱為聖人!

首先來講,姚啟聖收復臺灣的動機是有的。儒學的四書五經是古代學子必讀的經典!那裡面的忠君報國的思想是每個儒家學子的行為典範!而你姚啟聖身為大清朝的官員,對於皇帝的任命毫無推脫理由!

臺灣分裂對當時的康熙來說是不允許的,康熙雄才大略,可以稱為後漢武帝,為保持清朝的完整性肯定早晚收復回來,而這次是個名垂千古的好機會,也就是我說的立功!而皇帝也親自任命姚啟聖總管收臺事宜,這就好比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張嘴就能接到的,姚啟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另外姚啟聖和臺灣方面早已有所交鋒,所以收復臺灣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臺灣自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以後,早已歸順了大陸的統治,如今其後人擁兵自立便是不忠。

臺灣本土居民很少,基本是大陸遷移過去,和清朝對抗的結果,必然與清朝的聯絡中斷,讓人家庭分離,無法各自孝敬父母,這是不孝。

和清朝對抗,必然戰爭不斷,自然會造成人員傷亡,而無論從國力和戰鬥力來說,臺灣永遠無法達到清朝的水平!這是在不施仁政,此為不仁。

臺灣和清朝本是血脈相連,擁兵自立,不服從清朝管轄,就像很好的朋友突然背後插你一刀,這是不義!

對待這種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感謝您的閱讀!

《康熙王朝》中,養馬的姚啟聖晚年為什麼願意幫康熙收復臺灣?宋賢褀讀史2019-01-28 07:06:59

據我個人所知,姚啟聖是曠世奇才,文武雙全,特別是在剿滅三藩的過程中,多次為康親王出謀劃策,以超人的見識和膽氣一次一次打敗三藩之軍。

他晚年為何願意幫助康熙收復臺灣?

第一他本人是個文武全才,不想一生寂寂無名,也想大展身手,報效國家,青史留名。

第二他本人非常佩服康熙皇帝自親政以來所作所為,認為康熙皇帝百世難得勇武敢為勤政愛民的有道明君。

第三當時臺灣孤懸海外,自立為王,常常侵犯福建廈門等沿海城市,讓人民陷於戰火紛飛之中。而姚啟聖是個有俠義以天下為己任的人,他自然樂意收復臺灣。

第四康熙帝緩和滿漢關係,重用漢人,他自己本人也親自得到康熙皇帝召見,並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