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良家子是什麼意思?使用者29506987609443602019-08-25 12:46:24

釋意一舊指出身良家的子女。《史記·李將軍列傳》:“ 孝文帝十四年, 匈奴大入蕭關 ,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司馬貞索隱:“如淳雲‘非醫、巫、商賈、百工也’。”《漢書·外戚傳上·孝文竇皇后》:“孝文竇皇后,景帝母也,呂太后時以良家子選入宮。”釋意二謂清白人家的女子。 漢時,指從軍不在七科謫內者或非醫、巫、商賈、百工之子女,為良家子。後世以奴僕及娼優隸卒為賤民,以平民為良民,遂用以稱良民子女。區分良賤是重要的等級界線。“良家”,也叫“好人家”。《史記。外戚世家》:“呂太后時,竇姬以六郡良家子為羽要郎。”《魏書。高宗紀》:“[和平四年]詔曰:‘或因緣勢力,或私行請託,共相通容,不果檢校,令良家子息有為奴婢。’”《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那老嫗道:‘可憐,可憐!元來是好人家子息,些些年紀,有如此孝心。’”《清文獻通考。戶口二》:“雍正四年諭……是年屆編審之期,令八旗都統及直省駐防都統將軍等與佐領、驍騎、校領催將新舊壯丁逐戶開明,並編審各官姓名,保結送部。其未成丁及非正身良家子弟並應除人丁,驗實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