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老申說2021-02-08 17:31:48

我是老申,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說起秦國,除了秦穆公時期、商鞅變法之後,其他時間給人的感覺就是蠻夷小國、非常的弱小,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老申帶你詳細瞭解一下。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

一、被史家稱為“春秋四強國”這一說法的來歷

首先,

“春秋四大強國”是由史學家提出來的,列舉的東周春秋時期的四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他們分別是:齊國、晉國、秦國、楚國。

那這一根據是什麼呢?

自從鄭莊公打敗周桓王以後,周王朝的威望一落千丈,各有實力的諸侯國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從此進入禮樂崩壞、相互征伐的年代。

楚國崛起後,一直想問鼎中原,在其北進途中,宋國就攔在前面,而晉國當時是中原霸主,楚國興兵的話,免不了和晉國發生衝突,這讓夾在晉楚兩個大國的宋國煩惱不已,於是在公元前579年就搞出了“弭兵會盟”,也就是平息戰爭的會盟。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

當時宋國大夫華元不但與晉國執政卿欒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國令尹子重交好。華元在知道晉楚互派使臣之後,就在這一年奔走於晉、楚兩大國之間,以調解兩國的關係,促成了此次諸侯會盟晉楚。簽訂的合約是:

"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災危,備救兇患。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晉,楚亦如之。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墜其師,無克胙國。"

合約達成後,晉國忙於內部矛盾、楚國忙於和吳國交戰,兩家暫時保持了和平。

過了沒多久,晉楚都忙完自己的事了,戰事又起,宋國又一次愁白了頭,那就再來一次會盟吧。

這次發生在546年,相對於上次,這次場面足夠大,在宋國的邀請下,晉、楚、宋、魯、衛、陳、鄭等十四國都來參加了會議。會議約定各國間停止戰爭,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平分東周的霸權。

簽訂的盟約是:

"晉、楚之從交相見也。" 意思是:"晉的僕從國要朝貢楚國,而楚的僕從國要朝貢晉國。"

值得注意的是,晉國的盟友齊國以及楚國的盟友秦國是不必朝貢的,

這次會議正式確立了春秋四大強國:秦、晉、齊、楚,

我們看看當時的形式,地圖還算比較直觀的提現了當時的狀況。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

二、當時秦國的勢力

兩次會盟時間分別是公元前579年和公元前546年,我們看看當時的秦國處於什麼狀態。

這期間秦國國君是秦景公(前576年-前537年),在位四十年,名字很熟悉吧?對,就是那個秦公大墓的主人,公然公然採用天子葬儀,面積達5334平方米,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沒有點實力還真不行。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

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三十九年,這位仁兄比較能打,在他之前秦國確實是邊陲小國,地方不大、又窮、還排外,不過秦穆公改變了這一狀況,他勵精圖治,拓地千里,隨霸西戎,徹底打出了秦國的地位,是“春秋五霸”之一,後來的秦康公(護送重耳歸國繼位)、秦共公算是守成之君,和晉國交好,沒啥大的行動;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

秦桓公即位後,一切都變了,這傢伙不是個老實的主,看人家晉國強大、諸侯盟主,有點眼熱,先後發動了輔氏之戰和麻隧之戰,結果都敗了,還引出“結草銜環”這一神話成語,但秦國國力尚存。

秦景公即位後,秦國比之前更強大;

公元前562年,秦國在櫟之戰中打敗了以晉國為首的聯軍!

公元前559年,晉國為了報仇,糾結十多個國家組成聯軍攻打秦國,結果在遷延之戰再次大敗!

公元前547年,秦楚聯軍攻打吳國,雖無功而返,但路上擊敗了曾經的小霸鄭國,一直打到城麇!

在秦景公當政期間,不斷把秦國實力推向中原,而晉國苦於六卿內亂無暇它顧,試問當時除了楚國、齊國,還有哪個國家能與秦國一戰?像吳國、越國的強盛畢竟屬於曇花一現。

三、史書記載

左丘明的《國語·鄭語》:"幽王八年而桓公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騷,十一年而斃。及平王之末,而秦、晉、齊、楚代興,秦景、襄於是乎取周土,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齊莊、僖於是乎小伯,楚蚠冒於是乎始啟濮。"

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平王立,東遷於洛邑,闢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 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

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齊、晉、秦、楚 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晉阻三河 ,齊負東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興,更為伯主, 文 武 所襃大封,皆威而服焉。"

所以說兩次會盟期間,秦國都很強盛,不存在弱小一說,很多人看了《大秦帝國》小說或者電視劇後,都認為秦國被魏國欺負的不要不要的,差點亡國,那段時期秦國確實低落,但也僅僅是秦獻公之前五十年左右的的時間,而那時候已經進入戰國時代了,所以“春秋四強國”這一頭銜,秦國當之無愧。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

關注老申,讓我們一起探討歷史知識。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臥牛說歷史2021-02-07 22:20:02

秦國是春秋四強國?

不知題主從哪裡看的,秦國就在秦穆公一世,漏了一把臉,隨後直到戰國初期,商鞅變法後,秦國才真正成為強國。

哪怕秦穆公在位時,秦國被晉國吊打,於是秦穆公只好掉頭欺負西方小國。

晉楚不用說了,整個春秋史可以看成倆國的爭霸史。

齊是率先爭霸的,佔據地利優勢,才保留了一個四大強國的帽子。

單論實力來說,春秋秦,真不一定能幹過宋、曹、鄭等二流國家,只是這些國家夾在晉楚之間,沒條件跟秦國幹一架。

晉楚也沒把秦國這苦寒之地當回事,否則秦國必然跟中原諸國一樣的下場。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蕭欽鈞2021-02-08 11:10:36

誰說秦弱的?秦佔著商周東征前祖地,春秋時打到晉首都復仇,又打敗了兵聖孫武復楚。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劍鋒過了不留痕2021-02-07 21:15:44

從樓主所給出的題目來看,樓主對中國歷史的認知,還存在缺陷。

在中國歷史中,周朝,可分為西周和東周。在西周時期,周朝國力強盛,各諸侯國還不敢妄自尊大。到了東周時期,周朝的國力開始衰落,各諸侯國開始冒頭,才有了後來的春秋。

關鍵是,春秋,具體地可分為春秋戰國兩大部分,一大部分是前面的春秋時期,另一大部分是後面的戰國時期。

秦國能夠成為“四強國”之列,應該是後面的戰國時期。因為,在前面的春秋時期時,在東周就有一百多個諸侯國,秦國不僅國力衰弱而且連一個諸侯國的資格都還不夠格。

因而,樓主所提出的“春秋四強國之列”的提問,缺少“戰國”兩字。沒有“戰國”兩字,就會導致樓主對春秋戰國的歷史時間差上不對位。故樓主對中國歷史的認知,還存在缺陷。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小太拾2021-02-12 22:01:56

主要是因為秦穆公霸西戎,後來靠突襲了擊敗了當時中原霸主晉國,但是當時中原諸侯根本沒有承認秦國霸主地位,畢竟秦國當時太窮,甚至連當時中原小國都看不起秦國。

不過論當時整個春秋時期諸國各方面國力。

最強者當為晉國,其次楚國,再者齊國,後面鄭國,宋國,衛,魯,之後才是秦國,所以秦在春秋四強其實有點被刻意鼓吹之意了。

畢竟秦國後來統一了中國,自然會出現很多仰慕者,所以秦被入四強也正常了。

實力弱小的秦國為什麼被史家列入“春秋四強國”之列?曾經的三棵樹2021-02-07 22:55:34

春秋五霸,兩種說法,都有的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不一樣的說法是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也就是說,前四個是公認的,只有後面的吳王和越王存在爭議。不知道題主的歷史是怎麼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