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的歷史有什麼?滑鼠影視菌2018-03-10 21:03:08

郾城區,隸屬河南省漯河市。河南省中南部,屬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區。

位於東經113°45′10“~114°6′39”,北緯33°34′37“~33°44′59”。東與召陵區接壤,東南與召陵區、源匯區相連,南瀕沙河,與源匯區隔河相望,西南與舞陽縣相鄰,西北、北面與臨潁縣毗鄰,東北與召陵區、臨潁縣、周口市、西華縣交界。全區總面積413。1平方千米,2012年總人口52。80萬人,管轄8個鄉鎮和沙北街道。漯河市的政治、金融、經濟、文化中心。[1]

2015年上半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5%,比2014年提高了0。3%,比全市增速高0。7個%。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已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從事農業生產活動。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召陵入郾城縣,屬豫州(763年改為蔡州)。至此召陵不再獨立為縣。玄宗開元十年(722年)五月 汝水漂溺數千家。次年縣治自落溵水(今沙河)南移溵水北,即今縣址。憲宗元和九年(814年)九月 淮西叛軍吳元濟割蔡州。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至984年)尉氏縣契宗大師巡遊郾城。

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七月先後於城北王店、五里店(今三週鄉五里崗村)、小商橋等地,在破金兀朮。迫使金兵退保汴京,岳飛追至朱仙鎮。

元世祖至元十十七年(1290年)在縣城東南幹河陳處,斷汝南流,東匯溵水(即沙河),後入潁。

清世宗順治二年(1645年)內大臣和洛輝與河南巡撫羅繡錦,統兵過郾城赴西平,破左良玉之副將劉洪起餘部。郾城從此為清軍佔領。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年)建立景文書院於文廟西側(今郾城師範校址)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 動工興建京漢鐵路郾城車站(今漯河車站),於次年十二月建成。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一日全線通車。郾城站開始啟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許慎祠堂改為堂。[2]

民國十六年(1927年)2月,正式組建中共郾城縣委員會。

1949年10月16日 郾城漯河分設,恢復原漯河市建制。

2004年12月27日漯河市區劃把郾城一分為三,正式命名為郾城區。

地理位置

郾城區地處河南省中南部、屬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區,位於東經113°45′10“~114°6′39”,北緯33°34′37“~33°44′59”。東與召陵區接壤,東南與召陵區、源匯區相連,南瀕沙河,與源匯區隔河相望,西南與舞陽縣相鄰,西面與舞陽縣、許昌市、襄城縣接壤,西北、北面與臨潁縣毗鄰,東北與召陵區、臨潁縣、周口市、西華縣交界。[1]

氣候

氣候溫和,光熱、熱、水資源豐富。水旱、蟲災害較多,風災、雹災時有發生。境內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北方大陸氣團不斷南侵,多偏北風,天氣寒冷,雨雪稀少,極端最低氣溫-15。9℃;夏季副熱帶高壓北上,多偏南風,常有大暴雨產生,天氣炎熱,極端最高氣溫達42。2℃。由於受季風影響,光、熱、水季節分配有明顯差異。

地質

郾城區地質構造屬華北凹陷,覆蓋著濃厚的第四紀鬆散沉積物,厚度約400米左右,早更新世時,為湖相沉積,沿古沙河和古當河發育了三角洲相砂體。早更新世末期結束湖相沉積,中、早、晚更新世為河流沖積層,形成帶狀砂體,並在河間窪地中堆積淤泥。質粘土、亞粘土,其中裂隙發育,潛育強烈。新世紀以來,東部受黃泛侵襲,堆積了沖積層。

地形

郾城區勢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自然坡降1/4600,屬平原窪地。地面海拔高度,西部65米,東部51米,相對高差35。9米。按微地貌劃分,全區土地可分為窪地、平地和崗地三個單元。

水文

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二級行洪河:沙河和潁河。境內沙河流域面積12580平方千米,潁河、吳公渠流域面積3284。7平方千米。

郾城區擁有著良好的旅遊環境和悠久的人文歷史。

據統計,旅遊資源共分7個大類、16個亞類、43個基本型別。其中,國家2A以上旅遊景區有沙澧河風景區、化身臺興國寺2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彼岸寺碑、郝家臺遺址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文廟大成殿、洄河石拱橋、許南閣祠等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鎮河鐵牛、古龍井、裴晉公祠碑等5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九女冢、土城王遺址、蘇進故居等22處。形成了以沙澧公園為龍頭,以興國寺、彼岸寺碑、許南閣祠為龍身,以桃花節、草莓採摘節、香陳灣遊樂園和伊人黑玫瑰莊園為龍尾的一條龍旅遊線路。[23]

金國五老堂

金國五老堂是為紀念金朝(1115年——1234年)五位老人的美德懿行,於元延佑四年(公元1317年)修建的。該景位於原郾城縣城大南門內東大坑中一個土臺上,面向南三間脊被瓦房,前有清康熙時樹的豐碑一通,高二米,磚碑樓,上書碑記。

敕修石磙城

自秦至隋,郾城縣城建在沙河南岸。唐開元十一年(723年)因大水移治沙河北岸。明代以前,郾城縣均系土城。明後期,統治腐朽,農民起義不斷,各地始建石磙城建,牆基為石磙砌成,上下數層,碓孔連線,磙邊成紋,堅固美觀,故稱石磙城。[24]

文曲魁星樓

魁星樓或叫魁星閣,

郾城的歷史有什麼?

文曲魁星樓

其釋義為:“魁星,也稱奎星,又稱文曲星,北斗七星之一,司文事。”古時一直被人們視為是主宰文章興衰的星宿神,因此,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樓”或“魁星閣”,作為以前趕考的秀才進京赴試還願的場所。[24]

鎮氣文筆峰

文筆峰又名文峰塔,明清時期,為振興地方文風,我國很多地方都建有文峰塔,多為5層或13層。郾城的文峰塔是明正德四年(1509年),郾城知縣畢登高倡議集資而建的。此塔原為鎮城之塔。該塔位於老縣城東門北至東北角樓中間城牆上,塔高三層,為磚構建築。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周長數十米,高約20米,塔正面向西南,登頂後可以放目四顧。下層樓中間有東北、西南面向約四尺高的拱券,人可在內彎腰來往。洞券上石匾刻有“文筆峰”三個柳體大字,雖經幾百年,字跡尚清晰。該塔文化大革命中被毀。[24]

高大半截塔

半截塔位於郾城黑龍潭鄉半截塔村東南角,漯河至西華公路的西側。塔體為六角形,南面為正面,是樓閣式磚塔。塔的佛龕、佛室巧妙結合,錯落有致。塔內有臺階可旋登至上。每當晴日,塔剎塔身,交相輝映,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遺憾的是沒有塔頂,一直為半截塔。[24]

壯觀九女冢

九女冢,俗稱九女城。位於郾城縣城西北17。5千米新店鎮臺王村。九座墓冢大小無異,分東西兩排,東排五、西排四。南北長195米,東西80米,佔地0。002平方千米餘。長期以來,對墓冢年代、墓主姓名及其死因眾說紛紜。[24]

南閣祭酒祠

郾城的歷史有什麼?

南閣祭酒祠

南閣祭酒祠也稱許慎祭酒祠,位於郾城古城內東北隅。公元83年,許慎舉孝廉,入京為南閣祭酒,因此,後人為紀念許慎而建的祠堂稱南閣祭酒祠。該祠原佔地三畝三分,坐北朝南,建大門三間,過廳五間,享堂五間,東西廊坊各三間,均為鳳閣出廈。大門上掛“許南閣祠”橫匾,門內有影壁,門外有石橋,即“一步三孔橋”。[24]

八角琉璃井

八角琉璃井,又名古龍井、神井蟠龍,位於郾城縣城東關,今漯河製藥廠院內。該井1米見方,不論是旱天還是雨季,這眼井裡的水總是離井口1米左右,並且清澈可鑑。井水水位不變、水質清澈的原因據說是它與離此兩千米的城南沙河相連。[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