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球形坦克威力太大,曾讓德軍一懵忘記開火,但為何沒有量產?綠色征衣2020-04-20 16:03:01

蘇聯球形坦克威力太大,曾讓德軍一懵忘記開火,但為何沒有量產?

蘇聯是傳統的坦克製造大國和強國,有自己的研發思路。與西方國家的坦克在炮塔上有著很明顯的區別,特別是蘇系的坦克基本上都是卵型的,從形狀上來看,球型炮塔防護外形好,被彈面小,可以有效提高跳彈機率,增強坦克的生存性。不過也有腦洞大開的蘇系工程師設想如果把坦克設計成球型,防護會不會更好呢?既能像輕型坦克高速突擊又可以靈活轉向進行偵查,既有機動性又再配上適當的火力和裝甲,那麼這將是一款劃時代的發明。於是一些蘇聯的坦克設計師們將這種思路付諸了實踐,設計並製造出來2款球形坦克,分別是

SHT-1A

SHT-2T

。其外表圓滑,很好的貫徹了蘇軍坦克防護的跳彈理念。據資料相關資料顯示,這種球型坦克由內外兩層組成,內層是駕駛艙,外層是兩個帶齒的半圓形滾殼,靠兩邊履帶的轉速率差實施快速轉向,

原地轉向

時間極短足以秒殺所有現役坦克,因此它可以在實戰中可以透過快速移動而躲避敵軍的襲擊。如果獲得成功,將成為極好的突擊兵器。

蘇聯球形坦克威力太大,曾讓德軍一懵忘記開火,但為何沒有量產?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種坦克看似比較先進,有著其他坦克無可比擬的優點,但是造成其無法大規模裝備的主要是因為存在幾個致命的弱點:

一是操作複雜,命中率比較低。這款坦克對成員素質要求較高,而且由於後坐力的影響命中率比較低,當時蘇聯需要的並不是什麼高精尖的裝備,而是一款皮實耐用的突擊戰車。

蘇聯球形坦克威力太大,曾讓德軍一懵忘記開火,但為何沒有量產?

二是科技水平還達不到相應的要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球型坦克運動速度高,但是對製造工藝和材料的要求也很高,很多技術問題無法解決,就算是現在的美軍的“粗齒鋸”履帶式無人偵察車也是在使用一種非常昂貴的高階鋼材製成,當時的蘇聯技術還達不到這麼高的水平,使用後故障不斷。

三是舒適性比較差。蘇系武器人機效能普遍比較差,內部空間狹小,成員在這樣的球型坦克內部,舒適性非常差,很容易產生疲憊,而且自身柴油機的廢氣無法全部排出令乘員無法正常工作。

蘇聯球形坦克威力太大,曾讓德軍一懵忘記開火,但為何沒有量產?

四是戰場適應性比較差。蘇聯國土面積廣闊,但是基礎設施比較差,基本上沒有像樣的公路,爛泥地、沼澤地也非常的多,所以蘇系坦克的履帶板一向比較寬,為的就是能夠適應蘇聯的路面環境,像球型坦克就無法做到這點,面對爛泥路和水坑以及坑坑窪窪、障礙物比較多的戰場,適應性比較差。

個人觀點,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我是綠色征衣,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