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我是清樂堂的爺爺2020-09-07 09:08:09

兩京制,就是兩個國都並行。例如唐朝的兩京長安洛陽,其中唐高宗、唐玄宗大部分時間是在洛陽,洛陽是事實上的首都,而長安是事實上的陪都。當然,

盛唐的半個世紀都是以洛陽為政治中心的,而長安則引發了安史之亂,唐朝亂了152年。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至樂無如讀書2020-09-01 11:07:43

歷史上之所以設立“兩京”,是因為我們國家是一個龐大的大一統國家,古代交通工具落後,設兩京便於統治管理。

歷史上兩京制初設於西周。周人根據地在陝甘涇渭流域,周滅商後,面對東方廣大的領土,周人採取了兩大重要措施,一是分封制,周人把自己的姬姓宗親大批分封到東方建立諸侯國,這就是“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透過血緣親族建立的諸侯國,即諸夏或諸華,保衛宗周。二是在東方設立副中心,把她納入京畿之地,由中央直接管轄,行施國家部分執能。選擇這個副中心,周人幾次勘察,定在了伊雒水交匯之處,因雒水而稱雒邑。雒邑處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結合部,背靠關中,便於宗周掌控。相對來說雒邑形勢險要,是理想的副中心之地。這是兩京制的開始。

從此以後,各大一統王朝幾乎都設兩京制(也有割據政權設副中心的),相延三千年之久。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多臻貴2020-10-01 10:08:41

歷史上首都代表唯一,受廣袤疆域而劃分直轄區域!

首都,代表唯一,從沒有並稱的兩京制,

如西周時期,政治與文化核心皆在關中鎬京,洛陽只是起到門戶軍事震懾作用,實際就是直轄市的意思,能夠作為周王室的預備國都,卻不能將其稱之為首都,周平王遷都洛陽,才成為東周王朝的首都,這是有著明顯差別。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戰國時齊國有五都,即臨淄、即墨、莒、高唐和平陸,但世所公認唯有臨淄是首都,其餘勉強稱為“陪讀”,樂毅五國伐齊之時,僅有駐紮大量兵力的即墨與莒城未能攻克,但田單復國後仍然將首都遷回臨淄,說明臨淄在民眾心中政治地位牢不可破。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三國時代,曹魏“改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必須著重宣告,曹操創業初期許昌是龍興之地,但滅袁氏以後曹操的重心在鄴城,著名的銅雀臺就在鄴城,洛陽是東漢都城,曹丕為彰顯代漢正統性,修復因董卓之亂廢棄多年的洛陽,所以曹魏時代,洛陽並非最重要的首都。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遼國有五京,上京臨潢府、東京遼陽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中京大定府,金朝增設上京會寧府,改南京為開封府,但總體而言,遼國與金國駐兵“五京六府”,但接受列國朝貢仍在上京進行,彰顯“上京”作為遼金首都的作用和價值,是其餘州府難以取代的。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最後說說明朝,很多人說明朝首都在北京,這稍微有些誤區,明朝首都其實是南京由明太祖朱元璋欽定,明成祖朱棣奪權也只是“靖難”之名,不敢違逆父親的旨意,將北京升為都城在北京辦公倒是可以,卻從未否定過南京的合法地位,南京三省六部一應俱全,但皇權偏離被世人遺忘。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所以,中國曆代首都都是唯一的,首都並非建制或宗廟,皇帝與行政在哪,哪裡就是首都或臨時首都,武則天在洛陽建武周並未廢黜長安,宋高宗趙構以杭州為都仍奉汴梁為首都,金國末期接連遷都燕京與開封等,都說明首都隨著皇權變更,參照皇帝長期政治地位,就可以視作首都。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凝沙學史2020-09-20 17:54:11

在中國歷史上,古代大一統王朝實行“兩京制”的有隋朝、唐朝和明朝。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其中,隋唐的正式國都大部分時間都是長安,而洛陽多數時候只是作為陪都存在,除了武周時期,當時為了有別於李唐,將洛陽改為正式國都。

隋唐設立兩京制的主要從經濟條件,位置條件和關隴支援等方面綜合考慮。

明朝的南京本是朱元璋開國時,設立的國都,後來朱棣當政時,將國都遷至更為安全的北京,處於自己的勢力內

,而南京成了留都。

1.經濟條件

當時的洛陽靠近更為富饒的關東地區,加上隋煬帝的大運河已經貫通南北,其經濟條件上明顯優於長安。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而關中在西漢中後期出現缺糧,已經無法養活眾多人口,關中的經濟條件很難支撐長安作為龐大的都城,而三門峽天險又是制約關東糧食進入關中地區的天然瓶頸。

如果設立長安和洛陽兩個都城,人口得到分流,長安糧食供給也得到緩解。因此,“兩京制”是隋、唐兩朝天子為了都城糧食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

2.位置條件

洛陽作為都城的不足恰恰在於周圍地理條件不如長安險固,另外御外也稍顯不足,曾在東漢和西晉時期對西域的統治總有鞭長莫及之感。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而長安作為首都,對廣大關東地區控制力不夠。秦國建立後,短短14年後而亡,也側面證實了長安作為都城對關東地區控制不力。

在西漢,漢高祖想定都洛陽,後來在婁敬、張良的勸說下遷都長安,主要考慮到長安的地形優越,但同時把洛陽地區作為國家的核心地區來看待,河洛地區始終堅持不封王。後來發生的七國之亂洛陽的戰略地位的重要性進一步凸現。

3.關隴支援

隋唐定都長安與關隴貴族的支援有關。魏孝武帝離開京師洛陽西逃,後依靠關隴貴族在長安延續二十年政權,而隋唐的開國先祖無一不是關隴貴族,隋唐的建立和關隴貴族的大力支援密不可分。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隋文帝時期,儘管關中屢次遭受災年,文帝也時常帶領百官及後宮東遷洛陽,在洛陽處理朝政,但他並沒有遷都的打算,可見隋唐與關隴貴族關係之深。

4.安全考慮

明朝設立“兩京制”,完全是朱棣出於抵禦蒙古,遠離反對他的建文帝的勢力範圍等安全考慮。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明朝的京城最初設在南京,明成祖朱棣透過靖難之役,趕走了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即位之後,為了抵抗北方蒙古殘餘勢力的需要,加上自己的勢力就在北京,索性將都城遷往北京,造成了後來明朝天子守國門。

總之,隋唐實施兩京制後,以長安為都城,有助於關隴貴族支援,有利於京城安全和御外,而以洛陽為陪都則有利於制內,緩解了長安糧食短缺。而明朝實施兩京制,是出於安全方面考量。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御指點江山2020-05-01 22:30:05

兩京制又稱為陪都制,中國古代許多朝代都設立陪都,從西周開始就有這種制度,皇帝在許多原因下都會設定副都。

明代陳建寫過這樣一篇《建都論》,裡面是這麼說的:

夫建都之要,一形勢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四方,必三者備,而後可以言建都。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城市經常會被皇帝選來做都城或者陪都。

除了以上三點兒,皇帝還注重風水,但是在古代交通不便利,而且時有戰爭,如果距離較遠,出兵也不方便,所以陪都尤其重要。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經濟原因

都城內的經濟發展普遍較好,建立陪都後,經濟文化也可以隨之轉移。隋唐時以洛陽為陪都,洛陽的經濟發展迅猛,隋煬帝大業元年下令修建洛陽城後,大批百姓入住,洛陽人口很快到達了百萬之眾,同時也吸引了許多的富商前去做生意。

同時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漕運發達。古代漕運是最經濟最便捷的交通方式,運河沿岸的城市都比較繁華,這也為商人提供了便利,隋唐時期,大批胡商在這裡發展,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說到文化,洛陽的唐三彩製作技術精良,武則天開始,唐三彩需求量增加,這種用來陪葬的工藝品可以被做成各種形態,而文化交流的繁榮也讓唐三彩有了歐洲、非洲的特色。

除了唐三彩,佛教和歌舞也在洛陽大放光彩。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軍事原因

比較著名的一個說法就是“天子守國門”,朱棣為了對抗殘餘的蒙古勢力,而選擇遷都北京,而南京就變成了陪都,同時陪都也為王朝提供了一條後路。

隋朝楊廣遷都到洛陽也有軍事原因,他的弟弟楊諒反叛後他就意識到東南方不穩定,楊諒反叛,東部十九個州響應,而隋朝剛結束了混亂的南北朝,南方也不穩定,大興城距離東南又遙遠,不方便管控,所以選擇了洛陽,以防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如《建都論》所說有個好的地勢很重要,地理環境優越可以保障安全。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政治原因

都城所在之處,貴族勢力紮根,影響皇帝的權力,而陪都可以很好的分散他們的勢力,而且都城的所在之處也能更好的獲得民心。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御宿川老王2020-09-01 16:08:47

兩京制不是後來人為了某種目的吹出來的嗎?古代封建王朝制度等級森嚴,如果沒有舉行遷都大典,它是京城嗎?

京城必須有宗廟建築,周邊是這個朝代的王陵,如果沒有的話,你好意思說事京城嗎?

京城就是京城,陪都就想現在的直轄市,上海是國家最富的城市,國家的經濟中心,級別在高,它也不是首都。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全球史下看中國2020-08-31 08:51:09

“兩京制”源於西周,當時西周的都城在鎬京,即今西安。周武王死後,東方中原地區就出現叛亂、攝政王周公東征平定叛亂後,為鞏固對中原地區的控制,周公在河南洛陽營建東都雒邑(洛陽),作為東方的都城。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西周建立兩京制,主要是因為周王朝興起之地離東方的中原地區太遠,西周的都城鎬京地處關中四塞之國。平原狹小,四面有高山險隘,雖然便於防守,但是交通不便,不利於控制東方的諸侯。東方的中原地區平原開闊,交通便利,人口眾多,卻又無險可守,離周人的根基地太遠。因此周公營建洛邑,作為東都,西周的兩京制就此確定下來了。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鎬京和洛邑也成了後來西都長安與東都洛陽最早的原型。從漢代開始,西都長安與東都洛陽便成為當時國內的兩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有山河之固,利於安內製外,洛陽地處天下之中,便於控制地方。兩京配合,進可德化天下,退可以守為攻。關中的西都為國家提供了穩定的根基,中原的東都則鞏固了全國的統一。兩京制也被後世所沿用,直到唐朝以後,關中衰敗,江南興起,中國開始逐漸由東西二都轉變為南北二都,即南京、北京。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在古代由於交通條件有限,一個帝國才一個行政中心往往不夠用,在秦漢時期中國地理主要分為關東、關西兩部分,所以在關東、關西都要有一箇中心,為東都、西都。關西衰敗,江南崛起後,中國地理分為南方、北方,所以在南北都有一箇中心。一個為主,一個為陪都,方便管理。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貓史天下2020-05-01 17:04:01

兩京制,在西周建立時期就開始成型,周人來自陝西,攻滅了中原的殷商,最終又退回了老家關中,但中原與關中畢竟有一段地理距離,只能在中原建立一座城市洛邑進行控制,也便於周室巡狩中原,兩京制的產生,已經說明中國國家領土的日益龐大,在當時有限生產力條件下,國家需要多個政治中心便於控制,近似於一主一副的各級安排。

兩京制到了唐代,更發展成了五京制,唐朝以長安洛陽二京為主,但還有北都太原等幾座陪都,宋代不僅有開封為東京,還有北京大名府等陪都,在金朝,遼朝,渤海國都有五京,遼代的五京制更直接把全國分成五大片,因俗而治,南京西京用漢制,中京東京上京用契丹制,成了一種治理特色。

但元代,本質還是兩京制,上都開平府,大都大興府兩座都城,但元中期還有中都,在上都中都豆曾設留守機構,以及控制漠北的蒙古帝國初期都城的哈喇和林。

明代兩京製為南京應天府北京順天府,南京同時設六部,為一整套政治班子,但同時明代也曾建立中都鳳陽府,興都承天府,兩座名義陪都。

兩京制在清代變成了北京順天府和盛京奉天府,南京去掉京號,應天府改名為江寧府,不再是陪都,但依然是清軍在江南最大的駐防城市據點。盛京奉天府,在清朝入關後,依然是祖宗故宮和陵寢所在,康熙,雍正(做親王時),乾隆,嘉慶,道光都曾親赴祭祖,同時在瀋陽設立盛京五部,和盛京內務府將軍府負責管理,可見盛京也是清朝的後方後路。北京和盛京以外,清朝在關在還曾建立過兩座都城,天眷興京,天眷東京,但清朝遷都到瀋陽後,兩座都城廢止,但依然留有地名,但光緒時,興京建立興京廳,廳比縣還要低。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旻天5212020-09-04 10:26:39

兩京制就相當於一個正妻,一個是偏房。比如,西周的鎬京,和陪都新邑,隋唐的長安,和洛陽,一個京師一個陪都。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風清萬壑2020-05-01 15:53:05

兩京制,就是兩套行政機構、兩套後勤物流保障體系。

適應於古代的落後交通,提高了行政和物流效率。

也為戰時,提供了兩套指揮體系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6x亮2020-09-27 12:40:29

國家出現兩個都城就是分裂,那個大統一王朝都只有唯一的首都,首都的遷移都是毀滅性的,只有分裂分子才宣傳胡說八道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世事通2020-05-01 16:45:57

為了控制函谷關東的地方。唐朝都城為長安,而四百的南北朝,關中地區的破壞,關東、江南的經濟發展,讓長安需要依賴關東、江南的資源,長安遠離關東、江南,一旦大亂,從長安出兵太遠,從洛陽出兵,可迅速平定。而且,這樣的制度遠在西周就開始了,周公平定叛亂後,在關東營建洛邑,就是洛陽的前身,駐紮周朝的一半兵力,用以控制山東地區。到漢朝的七國之亂時,漢景帝以竇嬰率軍駐紮洛陽,為周亞夫提供後勤,並作為戰略預備對,隨時應對意外。而宋以後,南方經濟超過北方,成為朝廷的重要財源,而北方的遊牧民族時刻威脅中原,於是北方的首都為政治軍事中心,抵抗北方的軍事威脅,南方的陪都為控制南方的中心,保障南方的經濟資源支援北方的政治軍事對抗,明清大致如此。

如何看待中國古代“兩京制”的設立?帝國兵工廠2020-09-18 20:08:46

我的公司註冊在浙江東陽,因為有招商政策。辦公室在杭州。兩京制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