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胡特自體心理學人格三極結構理論中的理想化和才識?楓star2019-08-10 21:00:54

在我看來,海因茲·科胡特的主要貢獻在於:逐層遞進的把共情和替代性內省(科胡特認為這是深層心理學的最主要內容)推到了精神分析方法的最前面。顯然,精神分析師在和自戀障礙患者一起工作時,傳統的精神分析方法失效了,所以科胡特重新去聆聽這些患者的經歷。當他從堅持從患者的角度聆聽時,他發現,這些患者的心理歷程的本質不是攻擊性的或者有關性的幻想、願望、或者驅力,而是努力想要表達對迴應的需要,迴應會激起並維持或者增強他們的自體感。科胡特定義為自體客體移情,來源於對“鏡映”“理想化”“孿生”自體客體經驗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挫折性發展經歷。當有人(比如分析中的分析師)被經驗為提供了這樣的功能,這個人就成為了患者的自體客體。

共情泡沫:過分關注來訪者的感覺而製造出一大堆共情泡沫,於共情並無實際的幫助,比如過多的說“我理解你”“我相信你”“你真的很不好受”等,後來證明這並不是來訪者真正想聽的話,反而當諮詢師說這些的時候,打斷了來訪者的敘述,以至於他/她的思路也被打斷了,感受也被中斷了。

共情陷阱:過分鼓勵、肯定來訪者的想法兒沒有推動來訪者獨立思考,承擔自我成長的責任。共情陷阱有時候會妨礙到真相的自然浮現。

如何理解科胡特自體心理學人格三極結構理論中的理想化和才識?xuanhuyayi962019-08-11 00:09:21

1970 年代初,海因茨.科胡特發表其現已聞名於世的專題論文,《自體的分析》(1971),首次提出“ 自體心理學”理論。弗洛伊德最先於 20 世紀早期向科學界引入精神分析, 自體心理學自出現後,迅速成長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論。

科胡特接受的訓練屬於美國自我心理學理論,他贏得了堅定保守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師之聲譽,於 1964 年成為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的主席。

但最終促使他質疑精神分析理論(他曾以此做為科學依據)並藉以獲得聲譽的,並非他的治療策略,而是他的正直、以及他對許多患者的治療僵局及過早終止治療的深切關注。當一位同事問他為什麼會改變自己的想法時,他坦然承認,他“越來越感到我[向患者]做出的解釋很勉強,而患者的、有關我不理解他們之抱怨 。。。 是有理由的”(Kohut, 1974, pp。888-889)。在揭示他的自體理論時,科胡特撇開自己的經典理論,轉而從患者身上尋找線索。特別是 25 歲左右的 F 小姐的個案,她堅持要求科胡特完全聽懂她的每個言詞。

科胡特作出假設:分析師和被分析者之間的共情性關聯的“中斷-修復”序列,必然存在於每個有效的治療中;同時他還提出,如果這些共情中斷被保持在某個“最佳”(而非“心理創傷性”)水平,則它們是無害的、而且實際上是心理建構的形成和分析治療中的基本成分。

重要概念

自體

在精神分析過程中,藉助他的貼近體驗式共情性觀察模式,科胡特追蹤“自體”的發展——但不是做為一個“概念”或心理表徵(如客體關係理論那樣),而是做為一個囊括整個心理結構的“主導”性建構,即具有時空連續性的內在體驗。他觀察到,個別患者如前述的 F 小姐,被說成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後來又被稱為“自體障礙”——他們表現出明確的綜合症。

這些患者的特徵包括極不穩定的心境,以及極為敏感於失敗、失望、冷落,對這些患者的最終診斷,主要不是依據這些症狀、而是依據出現在治療中的某些未解決需要,他稱之為“自體客體移情”。

自體客體

科胡特用“自體客體”術語,來表達對另一人的體驗—— 更精確地說,是對另一人所提供的、非個人機能的體驗——體驗為“自體”的一部分。因而,自體客體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師體驗為[自身]“自體”的擴充套件或延續,即:體驗為對某些重要機能的實現,這些機能在年幼時未得到充分開發、未被足夠地轉化為可靠的自體建構。

他終於發現,在共情性的治療環境中,未獲滿足的、對承認、理想化、以及雙生的早年需要,以鏡映、理想化、及雙生自體客體移情的形式,再度出現。

治療

這是個共情性的理解和解釋過程——相應於傳統精神分析的治療過程——它經由一個科胡特所描述的三步變化,使得治療取得進展、自體獲得所缺失的建構。

第一步,是分析當新版本的自體客體移情出現時,所遇到的防禦和阻抗。

第二步,是展開各種自體客體移情、並修通它們。

第三步,是在更成熟的成人層次上,在自體和自體客體之間建立一種共情性的諧調。

也就是說, 自體心理學不把成熟自體視為實現“分離-個體化”之理想狀態,這是某些客體關係理論所提出的, 自體心理學主張:即使成熟自體也繼續需要鏡映、理想化、及雙生自體客體體驗 。

如何理解科胡特自體心理學人格三極結構理論中的理想化和才識?Style842019-08-10 20:56:27

理想化

是指將正性的特質(卓越、美麗、完美、全能、全知、不失敗、共情、不轉離的愛、無比的勝任)給另一個人、客體,或自體(的心智表象)。理想化是指,需要去處理人想要融合或接近會讓自己覺得安全、舒適、平靜的人的這種需求。能夠將父母理想化,並由理想化中攝入力量和舒適的結果,兒童會發展出自體方向,以及一種去設定具挑戰性的、而且實際的目標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