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上漲迅猛,原因何在?今年港股會是一個好的投資機會嗎?藍色起源Q2018-03-01 16:30:02

你好,港股自2016年初至今年初,兩年時間從18000點附近漲到了33484,在今年創出了歷史新高。

港股漲勢迅猛,但如果放在國際市場中來看,其實還是悠著勁兒的,歐美、拉美、亞太新興市場的很多主要經濟體股票指數都早已迭創新高,一直被邊緣化、低估的港股終於覺醒。並且,這種覺醒在2018年會得到進一步的體現。

港股大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陸港通的開通:

滬深港通的開啟,為港股帶來了新鮮的血液——資金。滬港通開通較早,當時A股正處於“槓桿牛”階段,港股表現還不明顯,隨之而來的A股波動和人民幣“8。11”匯改,致使本身漲幅就不大的港股也在2015年單邊下行。然而,深港通的開啟,以及同時取消的總額度限制,引爆了2016年至今的港股兩年大牛市。所以,陸港通帶來了增量資金的輸血。

2、估值:

恆生指數的估值放在全球市場都具有絕對優勢,截止當前(2018。3。1),恆指PE(TTM)僅為11。94倍,在全球主要的發達經濟體中已是最低。即便恆指已經突破了歷史新高。

3、改革:

我們都知道,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以及阿里巴巴的美國IPO,都讓港股市場的一些制度弊端顯露無疑。因此港股制度的改革也快馬加鞭。比如對老千股的打擊、同股不同權問題的解決、尚無營收利潤的公司IPO等等。制度上,香港市場已不再死氣沉沉。這將吸引更多的引領人類發展的新興產業公司選擇香港資本市場。

那麼,開放、包容、長期處於低估值的港股為什麼在以前沒有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呢?個人認為這與港股的制度有很大關係。同股同權的問題導致很多科技企業選擇在美國IPO,所以,雖然處於同一行業,但好公司都在歐美市場,人家為什麼要來香港“炒股呢”。

也僅有騰訊(00700。HK)這個獨苗兒了

再有,

港股是一個面向國際資本開放、但更多的是中國上市公司的市場。

很多民企、國企、央企,外資對於中國公司有很多“不瞭解”。

另外,就是“老千股”,讓外資對港股敬而遠之。

現在好了,這一切都在改變。同

股不同權問題、尚無盈利公司IPO的問題最快將於今年(2018)夏天得到解決。

從提出改革到夏天最終成型,速度不可謂不快,效率不可謂不高。實際上2017年以來,已經有不少科技型公司在港上市,大多是騰訊旗下或相關企業。例如閱文集團(00772)、眾安線上(06060)、希瑪眼科(03309)、易鑫集團(02858)等等。

另外,

港股市場還有很多優秀的生物醫藥公司,比如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CAR-T的全球龍頭公司。綠葉製藥(02186)、復星醫藥(02196)、李氏大藥廠(00950)擁有Pexa-Vec在中國的獨家分銷權,而中國的肝癌病例佔全球超過一半。石藥集團(01093)、中國生物製藥(01177)等。還有消費電子產業鏈的眾多公司,比如舜宇光學(02382)、瑞聲科技(02018)等等。

一月底以來的調整,只是港股暫時的休整,一方面全球市場都在劇烈波動,另一方面港股過去一年漲幅也不小,因此存在階段性的調整要求,短期的波動並不會改變長期的趨勢,反而是長期向上的基石。

投資港股的渠道,比如透過滬深港通,或者直接香港開戶進行交易,同時也可以透過國內的公募基金進行投資,例如帶“滬深港”字眼的公募基金,或者QDII基金都可以。

近期港股上漲迅猛,原因何在?今年港股會是一個好的投資機會嗎?徐高看經濟2018-02-05 18:49:30

港股的上漲主要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甦前景的樂觀情緒。此外,在中國大陸資本市場與全球市場接軌的過程中,港股相對A股的較低估值對港股行情也有正面影響。不過投資者要降低對今年港股市場回報率的期望,2018年恆指的漲幅很可能會低於2017年。

2017年,恆指累積上漲36%,是2009年之後回報最好的一年。不過,全球經濟其實並沒有現在市場預期的那麼樂觀。美聯儲和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都不算寬鬆。美聯儲還會持續加息和縮表。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很難希望港股能夠在2017年的強勁表現後再迎來更高漲幅。當然,2018年的港股應該也不會太差,但投資者不能期望過高。在指數短期走得過強的時候,反而需要謹慎一些。

近期港股上漲迅猛,原因何在?今年港股會是一個好的投資機會嗎?李奇霖2018-02-02 11:04:44

個人認為,估值較低、盈利改善、南下資金湧入等因素,是支撐港股上漲的重要因素。首先,全球主要經濟體復甦加快,中國經濟觸底回升,企業盈利好轉,提供基本面上的支撐。其次,港股一直是估值窪地,對資金而言有安全邊際。最後,滬港通與深港通南下資金的穩定流入,尤其是深港通的開通,成為進一步助推港股走高的核心動力。

2018年港股可能仍是合意的投資市場。儘管經歷了幾輪上漲,港股估值仍然偏低。更為重要的是,相比於A股,在港股上市的中國企業更能代表新經濟,盈利有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