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近衛步兵師2021-08-08 21:47:53

曼施坦因在二戰結束後的確表達過,只要希特勒在1943年及以後允許德軍大幅度後撤,他就能指揮一場漂亮的防守反擊戰,消滅數量可觀的蘇軍,從而扭轉局勢。

我不知道曼施坦因是真的還這麼認為還是處於某種目的這麼說,總之這種觀點很片面。

既沒有充分考慮蘇軍的變化和反應,而且容錯性低。

德軍如果能大幅度後撤,固然能集合更多的軍隊作為實施反擊的兵力。

蘇軍如果進行長距離的追擊,可能會補給供應不上,部隊脫節從而在戰線上出現明顯的弱點,也許還會盲目樂觀,從而讓德軍有可乘之機。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但是,從1941年打到1943年,透過一系列的戰事來看,蘇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強,曼施坦因不能老想著蘇軍就是能輕易地被他的反擊部隊擊敗。

1942年的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可能讓曼施坦因得意不已,蘇軍兇猛的攻勢最後在他的反擊之下成了一場大潰敗。

但是,別忘了隨後就是漫長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頂住了德軍的進攻,在天王星行動中也用坦克部隊朝著德軍後方進行了長距離的反擊,最終合圍了德軍攻城部隊。

此時曼施坦因指揮了解救德軍攻城部隊的行動,顯然是沒有成功,不知道他自己怎麼看?

1943年年初的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德軍調集精銳反擊蘇軍,最終沒錯是打贏了,但是德軍的損失也相當慘重,而且蘇軍在被擊敗之後一邊後撤一邊阻擊,最終在庫爾斯克附近形成了一個突出部,穩固了戰線。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相信判斷力正常的人應該能意識到,此時蘇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強,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遇到德軍穿插就手足無措的軍隊了。

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表明,蘇軍能判斷出德軍會朝著蘇軍側後方突擊,並採取了正確的對策,擋住了德軍裝備最好的裝甲部隊,比如國防軍的大德意志師,黨衛軍的第1、2、3師,也就是元首警衛旗隊,帝國師和髑髏師。

那麼問題來了,曼施坦因哪裡來的信心,覺得只要一打防守反擊,還是能合圍殲滅大量蘇軍,從而使得戰局好轉?

因此,曼施坦因這種戰術,是否能適應1943年的戰局變化,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而且德軍大幅度後撤,缺乏通盤考慮,容錯性低

曼施坦因專注於帶兵打仗,但是德軍最高統帥部要考慮全域性。

曼施坦因要透過大幅度後撤節省出的兵力來反擊露出破綻的蘇軍,這裡面本身就有問題:

德軍是否已經沒有足夠的機械化部隊來反擊,非要透過收縮戰線來擠出這樣的兵力?

曼施坦因的計劃是不是必須要進攻露出破綻的蘇軍才能成功?

那麼如果反擊失敗,後撤讓出的區域是不是就白白送給蘇軍了?

蘇軍的動員能力可不弱,一旦收復失地,就會在這些地方進行卓有成效的徵兵並統籌物資,進一步地加強軍力。

面對這樣的情況,德軍怎麼處理?

因此,曼施坦因的反擊戰術其實是建立在德軍機動野戰部隊的戰鬥力遠強於蘇軍的基礎上,如果並非如此的局面。德軍將付出較大的代價,要麼勉強獲勝,要麼失敗,不如依託有利地形和工事節節抵抗。

而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勝利的天平其實已經倒向了蘇軍那一邊,這就顯得曼施坦因的觀念更加的不合時宜。

關注

近衛步兵師

,關注 軍事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戰略論2019-04-05 12:27:13

且不說這個計劃的具體可行性到底有多高,我們從曼施坦因對東線戰局的戰略意圖來分析下,曼施坦因的意圖說來也很簡單,由於總體兵力的不足,東線單純的被動防禦是不可能的,至少南翼是不可能做到,這裡的兵力密度遠低於其他方向,而且沒有北方和中央戰線那樣長期構築的堅固防線。而且德軍最擅長的就是機動作戰,可以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較大的勝利,只有透過機動作戰大規模圍殲蘇軍有生力量才能保持東線的優勢,否則蘇軍總有一天會學會如何作戰,事實證明蘇軍的學習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曼施坦因認為德軍要麼發起進攻,要麼先撤退後反擊,宗旨只有一個那就是創造機會讓德軍以擅長的機動作戰來打擊蘇軍。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1943年的德軍已經沒有實力發動像前兩年那樣對蘇軍縱深目標進行深遠的進攻,德軍只能發起有限的進攻,達成某些戰役目標,對戰略上影響不大。對於德軍來說防禦是較為經濟也較現實的選擇,不過曼施坦因希望可以集中一支強大的攻擊集團軍以對深入防線後方的蘇軍進行反擊,從而重創或者殲滅一部分蘇軍,粉碎蘇軍的進攻,如果有可能甚至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殲滅更多的蘇軍。就像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蘇軍一樣,蘇軍正是利用德軍不斷深入導致戰線拉長兵力分散的有利時機,集結起強大的反擊兵力一舉粉碎了德軍的進攻兵殲滅大量德軍以及僕從國軍隊。從戰略上來看,曼施坦因的意圖和1942年的蘇軍是一樣的,利用有計劃的撤退使進攻的蘇軍側翼暴露、兵力分散之際,發起強大的反擊。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至於為何曼施坦因將這一“後發制人”的地點放在南翼,這主要是出於他個人的判斷,他認為南翼的頓涅茨工業區對蘇聯最高統帥部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德軍右翼本身突出的防線也為蘇軍提供了有利的進攻態勢,蘇軍只需要突破突出部的左翼直插德軍後方就可以達成合圍,因為德軍的最右翼是亞速海。而曼施坦因也將目光放在了亞速海上,計劃中的反擊德軍只需要在南方集團軍群的北翼集中強大的進攻兵力攻入突入蘇軍的右翼和後方,最終突破到亞速海海邊完成合圍,亞速海將擔任德軍反擊行動的右鉗,這為德軍節省了一個攻擊集團軍的兵力,這對兵力不足的德軍來說是非常有利的條件。在其他方向的戰場上都沒有這一有利條件,無論是進攻還是反擊都需要投入兩個攻擊集團團發起鉗形攻勢才能達成合圍目標。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無論曼施坦因的這一計劃到底有沒有效果,至少為東線戰局提供了一個保持平局或者佔據一定優勢的可能,集結這支強大的攻擊兵力都使德軍儘可能的拉直戰線,放棄次要戰場的突出部,如勒熱夫突出部和列寧格勒方向的突出戰線,加強德軍東線的防禦,即便蘇軍在其他方向上發起進攻,這支攻擊集團軍也可以迅速的調往那裡恢復那裡的態勢,起到戰略預備隊的作用。像採取希特勒那樣的寸土不讓,而且不願縮短防線的戰術根本沒有獲勝的可能,連平局的機會也非常渺茫,無論德軍要發起進攻還是先防守後反擊,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儘可能的縮短東線的正面,使東線的作戰任務處於德軍的能力範圍之內,曼施坦因的這一計劃至少沒有違背這個基本原則,所以他的計劃遠比希特勒的被動防禦更為合理,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島主說事2021-08-08 07:52:21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這個計劃指的是1943年曼施坦因擔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後,打贏了哈爾科夫反擊戰,將蘇軍擊退到庫爾斯克突出部,從而提出一個誘敵深入戰略,就是德軍主動從頓涅茨盆地後撤,放棄一些既有陣地,將蘇軍吸引到哈爾科夫一帶後再予以圍殲。實際上,這個計劃德軍統帥部之所以沒有認可,並不是曼施坦因的計劃不切實際,而是德軍把重心放在了西線盟軍準備登陸上面,東線能維持一定的拉鋸戰已經很不錯了,這也是堡壘行動打一半就暫停的原因。

一方面,曼施坦因提出有限進攻的計劃,與德軍統帥部的進攻策略相悖。

從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以來,德軍一直把佔領列寧格勒、莫斯科和基輔作為閃擊戰的三大主戰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德軍除在1941年戰爭打響時有一些目標達到了巴巴羅薩計劃預想外,多數目標都沒完成,尤其是莫斯科戰役後,德軍的藍色方案又因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利而半途而廢,好不容易曼施坦因打贏了哈爾科夫反擊戰,這才讓德軍統帥部鬆了口氣,怎麼可能放棄好不容易獲得的主動權呢?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從德軍統帥部的角度看,在莫斯科戰役以前,確實是按照巴巴羅薩計劃按部就班落實,即使因基輔包圍戰推遲了進攻莫斯科的時間,但仍然把打擊蘇軍士氣和摧毀蘇軍有生力量當作主要目標。可是,莫斯科戰役失利後,德軍改變了打法,認為佔領烏克蘭和高加索要比佔領莫斯科更重要,既可以解決就地補給的難題,還可以切斷蘇聯的能源和糧食補給通道,從根本上對蘇軍釜底抽薪。

而從曼施坦因的角度看,要落實德軍守住整個南線的難度比較大,不僅兵力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防禦措施。1943年1月份,因斯大林格勒戰役一戰,德軍在整個東線能投入作戰的坦克只剩下了495輛,作為1941年閃擊蘇聯的三個集團軍群,北方集團軍群陷在列寧格勒難以脫身,中央集團軍群又因打了一年多的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被拖得精疲力竭,莫德爾的第9集團軍不得不匆匆南下主動撤出了戰場。在南線,雖然曼施坦因打贏了哈爾科夫反擊戰,但也拼光了德軍的家底還暴露了最後的一點實力。

從這個層面講,曼施坦因之所以提出收縮戰線策略,也是因為單靠它的南方集團軍群是無法完成合圍突出部蘇軍的任務;而他剛接任南線指揮權,又不想眼巴巴看著蘇軍卡在德軍中線和南線之間的突出部,乾脆把蘇軍引誘到哈爾科夫,既是個大膽的計謀也是個冒險,對德軍統帥部來說,既不可能放棄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戰線,更不想讓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兵力去冒這個風險。

另一方面,德軍的重點在西線,曼施坦因只要穩住東線就是大功一件。

應該說,曼施坦因打贏哈爾科夫反擊戰後,只要靜下心來像莫德爾那樣把防禦作為重點,也不至於德軍在堡壘行動中遭遇重大損失。可曼施坦因偏偏閒不住,他要替統帥部來決策南線的作戰,客觀上講,在誘敵深入策略沒有透過,他又提出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展開坦克大決戰的想法並不可取。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首先,兩線作戰一直是德軍的一塊心病,1943年的西線形勢比東線嚴重。如果說二戰德軍到底輸在什麼地方的話,那兩線作戰絕對是個死結,雖然在莫斯科戰役時斯大林和蘇軍最希望英軍能在西線開闢第二戰場,可當時英軍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但從1942年開始,英美盟軍還是接連在西線作了一些努力,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盟軍從義大利登陸的可能性大增,如何確保家門口後院不起火才是德軍統帥部優先解決的難題。

其次,德軍的武器裝備補充需要有個緩衝期,曼施坦因能穩住戰線就是功臣。

有些人疑惑,德軍為什麼到1942年11月才把曼施坦因派到斯大林格勒戰場,如果早兩個月讓他指揮B集團軍群,可能斯大林格勒戰役就不會打輸了。實際上,這只是人們的一廂情願,斯大林格勒戰役正式打響時,曼施坦因也在克里木打攻堅戰,讓他組建頓河集團軍群也是臨時抱佛腳。

但從德軍統帥部的角度,讓曼施坦因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擔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並非讓他來指揮東線作戰,而是想曼施坦因穩住南線,在保住既有陣地的基礎上如果繼續完成藍色方案沒有完成的任務才是重中之重。

但此時,無論是在前線作戰的曼施坦因,還是在統帥部負責製造裝甲坦克的古德里安,都要面臨一個現實的難題,那就是德軍的武器裝備供應不上前線的需要,雖然古德里安被重新啟用擔任了裝甲兵總監,施佩爾也在加班加點發動戰爭機器建造虎式坦克,但大的趨勢擺在那裡,德軍要將主要裝備用在西線,不僅飛機和大炮要放到法國西海岸,裝甲部隊也要向西線重點傾斜。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同期,雖然蘇軍在哈爾科夫反擊戰遭遇到了失利,但並沒傷筋動骨,1943年初蘇軍已經具備了全線打反擊的條件,而潛伏在德軍內部的情報系統也掌握到了德軍的一應動向和困難,所以,即使德軍批准了曼施坦因的誘敵深入計劃,也不見得就能改變整個東線不利的局面。

透過以上分析看出,1943年曼施坦因提出有限進攻計劃時,起碼有兩個難題沒有解決好,一個是裝甲坦克保障不足,德軍是拆東牆補西牆,這也是堡壘行動屢屢推遲和展開後有兩個師被抽調到西線的原因;一個是作戰思想不統一。古德里安和莫德爾比較實際,能保住既有陣地就不錯了,所以極力反對曼施坦因的冒險和主動進攻;而曼施坦因和總參謀長蔡茨勒又遊說德軍統帥部在庫爾斯克展開坦克大決戰,實際上,堡壘行動是德軍最後的一次拼家底,拼到一半拼不動了,德軍統帥部暫停行動也是迫不得已,所以,不管曼施坦因提出進攻還是撤退,在1943年的東線戰場,最好的出路是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

更多 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歷史扒糞機2019-04-04 18:00:28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甩鍋帝在其回憶錄中認為1943年泥濘季節結束後,蘇軍會再度發起進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預計,蘇軍首先將從東面渡過米烏斯河,從北面渡過頓涅茨河中游,對頓涅茨陽臺實施攻擊,以便牽制那裡的德軍集團軍,或將其逼至海岸。這一行動可能先後實施,與此同時,會從哈爾科夫地域或以北地域出發,向第聶伯河方向實施攻擊,再次實施其2、3月間失敗的大範圍合圍作戰。”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基於對蘇軍企圖的這種判斷,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在2、3月向希特勒多次提出一種後發制人打擊的設想。我們指出,應在蘇軍對頓涅茨地區發動攻擊前撤出戰鬥,將蘇軍的攻擊部隊引向西方,直至大約到梅利托波爾—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一線。同時,在集團軍群北翼的背後集中最為強大的兵力,準備粉碎蘇軍對該處可能實施的進攻,之後向東南或南方,對經頓涅茨地區向第聶伯河下游推進的蘇軍側翼實施攻擊,並將其殲滅在海岸附近。”這就是甩鍋帝念念不忘的亞速海會戰第二計劃或者所謂的反手一擊計劃。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那麼蘇軍在1943年對戰爭的設想又是什麼呢?在得知德軍會對庫爾斯克地區蘇軍進行合圍作戰後,5月中旬斯大林否決了瓦圖京對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地域德軍先行進攻的提議,決定以大縱深防禦迎擊德軍的攻勢,並且在制定防禦計劃時就策劃了在庫爾斯克南、北兩側的反攻計劃,即“庫圖佐夫行動”和“魯緬採夫行動”。同時在兩個反攻基礎上發展成對東線中部、南部德軍的總攻擊,即“蘇沃洛夫行動”和“切爾尼格夫—波爾塔瓦行動”。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1943年8月26日發動的“切爾尼格夫—波爾塔瓦行動”是蘇軍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倡導的透過哈爾科夫、波爾塔瓦收復基輔的南部進攻路線。可以說蘇軍的進攻目標並非尋求合圍什麼南方集團軍群,甩鍋帝反手一擊的預想前提就是個錯誤!

德軍放棄頓涅茨地區收縮防線,蘇軍當然樂見此事發生,人員傷亡、財產損耗起碼減少到最低。那麼德軍需要多少兵力才有能力向東南、南方發動反擊呢?甩鍋帝還是擔心的,“在南方集團軍群北翼,必須在敵我兵力對比上確保佔有絕對優勢,只有如此才能贏得作戰成功。”唉,蘇西南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擁有百萬之眾,還有沃羅涅日方面軍50萬大軍在蘇梅—哈爾科夫頭頂上懸著,甩鍋帝怕需集中兵力百萬以上才能滿足他的既顧頭又顧腚的奢侈慾望!這可能嗎?太難為元首希特勒了!所以說戰略家甩鍋帝既不知己又不知彼,也就天馬行空的活在想象的世界裡。

為什麼說1943年曼施坦因反手一擊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想?chenhy21662780232019-04-07 09:00:30

為什麼會有被希特勒稱為“城堡”戰役的庫爾斯克會戰

為什麼會對二戰歷史感興趣,因為那是一段人類歷史上調集最大力量並投入對抗的歷史。

在這一過程中雙方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要做出艱難、糾結的選擇,越是力量對比達到平衡時這種糾結的特點越明顯。

庫爾斯克會戰前,正是蘇德雙方力量對比要發生翻轉之時:

蘇聯人快到達力量對比的山頂,德國人在山頂往下壓,防止根本逆轉的出現。沒有比看他們的決策(賭博)與隨之而來的對抗及其結果更宏大、更好、更生動的劇本了。

。 所謂曼施坦因1943年防守反擊的計劃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

當時德國的態勢與實力,按曼施坦因的計劃,德國該換領導人,希特勒該下臺了!

德國主動退到防禦狀態,希特勒發動戰爭的理由就都不存在了,要防禦也要等到出現戰場失敗,將軍們也有責任之時,否則希特勒有可能成為將軍們與西方交易的籌碼。這也是希特勒始終不信任容克軍人的原因。

之所以會有庫爾斯克會戰,而且德國先進攻,有兩個重要原因:

1 不用曼施坦因教,希特勒最清楚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從軍事上打敗乃至佔領蘇聯已是鏡中月!

2 美英還沒有對歐洲大陸進攻,站在圈外等待最合適機會下場參戰,以求成本效益最大化!

希特勒進攻庫爾斯克,希望藉此消滅蘇軍主力,從而取得與蘇聯單獨講和停戰的籌碼。

如果與蘇聯講和停戰了,美英還會單獨進攻德國佔領的歐洲大陸嗎?

所以對庫爾斯克進攻性的戰役代號叫“堡壘”,因為他要達成戰略上防禦的目標,這個目標如實現,符合包括容克軍人在內的德國的利益,希特勒的統治權利會得到加強與鞏固。

如果希特勒不主動進攻而採取防禦,當主力仍需留在東線的情況下,能防止美英不進攻歐洲大陸嗎?如果是那樣,就意味著德國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這就會讓德國人想起一戰的失敗。

這種態勢下,希特勒沒本錢坐等蘇聯率先進攻,這也是曼施坦因支援德軍採取率先進攻行動的原因。

。 斯大林面對的問題與選擇

斯大林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能否擋住德國裝甲部隊的全力一擊。

1941年與1942年的戰爭記錄表明,蘇軍在適合裝甲部隊作戰的季節抵擋不住德國人的進攻。

即使在1942年冬季斯大林格勒反攻期間,坦克數量佔優的蘇軍第5坦克集團軍在與德軍坦克部隊正面對抗中也還不是對手,這表明,雖然蘇聯坦克數量佔優了,但蘇軍還要付代價,才能掌握大規模坦克行動的技巧,他們在庫爾斯克會戰前具有這種能力了嗎?

那個時候德軍的3、4號坦克比不上蘇軍的T-34。現在要面臨的是蘇軍T-34坦克很難擊穿而對手在遠距離就能輕易擊穿T-34的虎式、豹式坦克的衝擊,蘇軍禁得住嗎?

先敵進攻呢?1942年夏季蘇軍率先進攻的哈爾科夫戰役遭到慘敗的結果還記憶猶新。

斯大林面臨的另一個巨大問題是戰略性的:

。 蘇聯軍工業生產到這時幾乎已達飽和點,而德國剛剛進入戰時狀態,軍工生產還有很大潛力沒有釋放,在單獨對德作戰(一戰時西線是主戰場,東線是輔助戰場,這種情況下俄國還支撐不住了。)的情況下,一旦德國軍工生產潛力全部釋放,只用於對蘇聯,蘇聯禁得住嗎?

。 作為戰爭一次性消耗品的人員的消耗與儲備潛力也不容樂觀,1943年戰鬥最激烈的月份軍人陣亡數量達90萬人,沒有被德國佔領的地區蘇聯人口是1。3-1。5億,這樣的人口能支撐這樣的消耗嗎?

面對這樣的狀況,提出是戰還是和這一問題並不突兀和奇怪。

有傳言,在7月5日開戰的庫爾斯克會戰前,6️在德國佔領的基洛夫格勒,莫洛托夫與裡賓特洛甫就停戰進行會談,雙方距離太大,蘇聯要求德國退出蘇聯全境,德國要求以第聶伯河為界,和談不成,只有再戰了。

來自美國施加的壓力-無條件投降

為達到獲取全球霸權的目的,美國參戰是以完全佔領德國為目標,從參戰開始就由美國議員提出德國無條件投降的提法。

1943年1月美英佔領突尼西亞後,羅斯福與丘吉爾舉行了卡薩布蘭卡會議,最大成果是提出德國無條件投降

無條件投降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不是什麼為道義,條件當然是儘量流別人的血,自己少流血。

胳膊最粗的美國完全達到了這一目標,二戰在兩個戰場的作戰中陣亡40萬人,與他國相差一個數量級。

德國無條件投降從而佔領德國,並不符合大英帝國的利益,大西洋憲章已讓英國喪失海外殖民地,佔領德國使歐洲的主人變為美國。但英國胳膊太細,只能服從美國意志。

丘吉爾當然理解英國只是陪同美國實現全球霸主地位這一局面,他能做的是在對蘇聯提供最大物資援助時,儘量少流英國人的血。

他做的不錯,一戰英國陣亡90多萬人,二戰陣亡26萬人。英國人透過宣傳隆美爾,從而達到了取得英國在戰場上並不存在的戰績地位,宣傳有一套。

卡薩布蘭卡會議提出的無條件投降即是對德國更是針對蘇聯的,在美英不開闢第二戰場,不出力的情況下,防止蘇聯與德國單獨講和,繼續流蘇聯人與德國人的血。

。 是戰是和,斯大林不靠意願,他要細數手裡的牌,包括美英威脅可能的實際影響-減少物資援助。

關於無條件投降一事,在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還將暗示可能單獨講和,作為要求美英儘快在歐洲大陸開闢第二戰場的一張牌打出來。

最終在經過多次糾結後,在朱可伕力主下,斯大林定下了在庫爾斯克先防禦後反攻的決心。

庫爾斯克會戰蘇軍禁受住了德軍的衝擊,成功抵禦了德軍的進攻,過去德軍進攻像熱絡鐵切黃油的局面再也沒有出現。硬碰硬而經受住考驗的結果極大提升了蘇軍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德軍也失去了戰勝蘇軍的信心。蘇聯爬到山頂,德軍開始走下坡路,除戰爭臨結束的1945年3月6日,德軍在匈牙利巴拉頓湖地區發起的失敗進攻外,再也沒有進攻之力,該蘇軍進攻,德軍防禦了。

庫爾斯克會戰後,斯大林說,德軍總是在夏季進攻取勝的神話被打破!

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使德黑蘭會議被安排到日程上,在那次會議上將決定如何結束二戰,斯大林也有了獲取戰後有利格局的籌碼,實力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