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真的存在“盤感”這種東西?大道亦可道2021-10-26 11:14:48

唯手熟爾。

是否真的存在“盤感”這種東西?正心論金huqing6962021-10-25 16:10:29

對於我們來說,交易不光依賴你的專業技術,更重要的是邏輯縝密而理性的思維方式,這樣才不會侷限於一買一賣之間,可以透過市場看到更多深刻的東西。

我經常說,交易中應該獨立思考,培養一個主動思考的習慣,會緩慢的塑造你的思維,作用到交易和生活中去,哪怕到最後你沒有在市場中賺到錢,但也不會是白走一遭,因為思想的高度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

當然對於新手來說,千萬別隨便信任一個你自己根本不理解的“名詞”,很多錯誤概念的建立會導致走漫長的彎路,就好像你很清楚手裡的槍裡沒有子彈,卻依然希望它能射出子彈,擊中對方一樣。

所以認知“盤感”也好,或市場中其他的名詞、概念也好,在之前必須對它有一個準確的定義。

做了五年的實盤賬戶只讀密碼觀摩跟單:

是否真的存在“盤感”這種東西?

什麼是盤感?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點,只要是人工交易都不可能避免“主觀”的存在, 我們大腦理解走勢的表現和發展,都是透過我們對於市場的認知,去概括資訊,去抽象化的理解資訊。

舉個例子,我們的大腦如果是CPU的話,假設它有兩種執行方式:

1,“節省時間,高度簡化”的理解方式,它優點是運算過程短,節省時間和腦力資源,比如我掃一眼走勢,基於我的經驗和記憶、對市場品種的熟悉程度、動能強弱的主觀理解、交易技術的信心、可能只需要眨幾個眼的功夫,腦子裡就有一個要不要動手的判斷。

這樣去理解盤感它是一個非常節省時間,節省腦力的東西,是大腦的“簡化模式”,基於你的經驗和情緒衝動,讓你可以用高度概括的思維方式,去快速做交易決策。

2,“冷靜理性,注重邏輯”的理解方式,它的優點是排除情緒的干擾,審視利弊做出客觀的決策,但不節省時間,需要動腦。比如我們經常說的,盤前需要做交易計劃,需要走勢符合系統的各項條件才能進場交易, 也就是說我們透過建立一個系統化的框架來約束自己,過濾市場訊號。

是否真的存在“盤感”這種東西?

盤感意味著“經驗主義” ,系統化意味著“理性主義”

什麼是經驗主義呢?就是那些透過你經歷過的走勢,盈利和虧損的認識,讓你形成了“肌肉記憶”碰見那些高度相似的圖形時,直接下意識的去反應,可以說大部分盤(主)感(觀)型別的交易者,他們的進場動機往往都是單一的,因為某一個重要“依據” 就可以去做一筆單子。

好處自然大家也理解,機會通常不等人,分析在市場面前都是機率,一個依據和一萬個依據對結果來說不會有影響,在越小的交易級別中,越依賴於盤感,因為哪有時間給你做整體分析和判斷? 猶豫三秒鐘價格就不一樣了,所以越微小的交易週期(分鐘級、炒單),主觀成分越大,越注重行動力和交易紀律。

但它的劣勢同樣也很明顯, 對於多數人來說,它難以分清這是“抽象判斷” 還是“交易衝動” 咱們前面也講了,交易者從來不是一個理性的存在,而是脆弱的情緒動物,在交易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渴望盈利,渴望交易帶來的刺激。

所以單一理由的進場,它們的有效性建立在歷史走勢圖形的相似性,建立在自己模糊的記憶中,很容易導致一個情況就是,我們會為了滿足自己的交易慾望去製造“動機”。

無法擺脫人性和主觀的影響,單一理由的交易邏輯又導致他們沒辦法很好的去解讀走勢歸類市場波動,所以很容易去頻繁交易,因為依據就是模糊的,那麼執行自然也是隨意的。

是否真的存在“盤感”這種東西?

巴菲特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你永遠不要去村口王師傅店裡問他,你要不要燙頭。人在飢餓的時候去逛街,眼睛會注意到每一家飯店的招牌。

人如何對抗天性,減好肥呢?

答案是:要保持適當飽腹感,別讓自己感覺到餓

交易者如何對抗情緒和隨意性呢?

答案是:消除交易中的所有未知,知道什麼行情能做的同時,也要充分的認識到更多“不能做”的走勢,所謂的紀律也是如此,並非嚴苛的壓抑自己的天性,而是認識到縈繞在“走勢”周圍危險後果。

主觀客觀共存一體,經驗理性達到統一

很多人剛才看了“盤感”的定義,看到了它的劣勢,可能就下意識覺得這是主觀,隨意,是不好的,然後認為“交易系統”就是好東西,是機械化、確定的、穩定的。

這對也是錯,因為文章開頭,我提到了“獨立思維” ,在我看來每個交易者都應該養成一個習慣,去辯證性的看待問題,你能理解事物一體兩面的矛盾關係,才能去尋找它們在更高層面上的統一之處。

比如“盤感” 單純依賴於盤感, 是一種極端的經驗主義,當然也有很多主觀交易者成績不錯,但是這條路並不適合所有人,單單培養“肌肉記憶”這個過程,需要付出多大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它的難度足夠滅殺99%的新手了。

當然我們都是人,也不存在完美的理性,完全的系統化交易,大多時候同樣也不能脫離“盤感”的存在, 盤感是什麼? 是經驗,是經歷,是記憶,但它的本質,是你對於走勢和機會的抽象認識,是你對於自己技術能力的認知和信心。

它們構成了你按照訊號去執行和動手的信心,包括對於交易系統的信任,所以很多人說交易系統就是機械化,那同樣也是一種玄學。

比如當前趨勢訊號出現了,每個人都能看見即執行? 不可能呢,我們在實盤中會感受到對未知走勢的恐懼,“可能”止損的壓力,這種對風險的警惕很容易讓人猶豫,去保守的放棄執行訊號,這種經歷我相信每個交易者都遇見過。

那麼為什麼一步一步走來,系統沒有變化,能力去提高了呢? 自然是盤感的存在,盤感是肌肉記憶,它是交易信心,是一個貫徹始終的東西,讓我們有信心去開倉,同樣也有信心去及時止損。

所以把盤感脫離交易體系,單獨的討論是有失偏頗的,總結性的給大家舉個例子

交易系統是“招式” 我們是進攻或防守,都需要依賴一個套路,針對不同的市場走勢,做出不同的分析預案,然後見招拆招的反應。

但你只會招式,神疲體弱的手跟不上眼,腦子裡想的挺好,一動手就拉胯,這肯定不行。

盤感是“內功”是支撐你行動的經驗能量,那些盈利的經歷讓你信任你係統,那些虧損的記憶同樣也讓你警惕某些走勢的危險,它是“肌肉記憶” 同樣也是我們去狩獵和逃避危險的本能動機。

但你只練內功,不學招式,不會套路,只會衝動的各種“莽” 就是再深厚的內力也架不住頻繁動手,隨意性導致的頻繁交易,早晚得力竭而亡。

怎麼培養盤感(執行力)

首先大腦它是非常懶惰的,善於遺忘的,一方面是進化角度,我們需要避免思考來節省能量,一方面是大腦庫存有限,我們必須善於遺忘。

所以我們可以解決交易中的一個誤區,

交易者的進步並不是線性增長隨著經驗的積累就越發嫻熟

,而是我們善於遺忘的大腦結構,讓很多交易者都活在一個近期思維中,他們無法逃離一個形成思維定式的交易模式,不斷的重複,不斷的輪迴,一些十幾年的窖藏老虧貨就是如此,他們的豐富經驗同樣變成了難以打破的瓶頸桎梏。

而很多人屈服於自己的本能,不願意動腦子思考,同樣也會導致一個問題,他們不能透過覆盤,去發現每一筆輸贏交易間的相關性,一天天的就這麼對付過去了。

理想的進步是什麼? 比如今天一筆交易賺了不少,我應該去覆盤一下,看看是什麼因素起主導作用,是走勢的波幅背景? 還是技術上的規律優勢? 然後再去翻一番交易記錄去看看相同情況下的交易,是否也同樣的產生盈利結果。

交易策略就是這麼來的,它建立在你對於結果的分析和記憶中,而執行策略的動力,是你正面積極的盈利經驗和記憶,反之認識到那些危險的交易習慣,同樣也源於如此。

覆盤真正的價值不在於覆盤本身,而是在覆盤中深刻思考的過程。

包括我們前面提到的,“盤感”的本質內還有對於市場品種的熟悉程度, 你怎麼去熟悉一個品種需要知道哪些“要素”?

你需要統計它的日內波動幅度,這樣會讓你熟悉它的價格執行範圍,我看很多人做交易只看訊號,不去關注潛在盈利空間,那他的執行力能好? 他面臨一個自己都不知道是陷阱還是機會的決策,是很難做出理性判斷。

同時要統計這個品種的回撥幅度,理由如上。

還要統計品種的波段趨勢幅度,理由同上。

可以透過覆盤軟體大量練習,喂招吃招,理由依然如上。

這些資料的統計,雖然不能幫你預測市場,但是會讓你認識到機會的存在,系統策略的效能。

最後我覺得可以給這篇回答畫一個句號了, “盤感”是存在的,它是我們主觀的合集,經常以各種名詞出現在我們的交易之中, 信心、經驗、執行力、條件反射、肌肉記憶。

它也無時無刻都作用於我們的系統之中,外化的是複雜的交易體系,而內化的是不變核心邏輯和交易原則。

是否真的存在“盤感”這種東西?小劉又名牛牛2021-10-26 03:20:59

存在的。就像你看美女一樣。就那一眼的感覺。

是否真的存在“盤感”這種東西?巴廢鐵2018-02-21 21:13:00

存在的,長期的搏殺能讓散戶有莊家的思維

是否真的存在“盤感”這種東西?

是否真的存在“盤感”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