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如何治療?麥吉醫學科普2020-06-15 13:29:03

作者 | 曹珊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消化科

慢性胃炎是指

各種原因所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病變

。本病發生於各年齡段,屬於常見病,約佔接受胃鏡檢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於女性,隨年齡增長髮病率逐漸增高。

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多表現為

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噁心

等消化不良症狀;少數病例表現較重,出現

疼痛、厭食、消瘦、酷似胃癌

表現。

但是有無這些症狀及其嚴重程度與慢性胃炎的內鏡所見和組織病理學改變並無肯定的相關性,臨床需要注意。

慢性胃炎如何治療?

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1.幽門螺桿菌感染

我國屬HP高感染率國家,估計人群中HP感染率在40%~70%左右。

因為HP感染幾乎無例外地引起胃黏膜炎症,感染後機體一般難以將其清除而變成慢性感染。可使部分患者發生胃粘膜萎縮及腸化。

2.飲食和環境因素

流行病研究顯示,飲食中高鹽和缺乏新鮮蔬菜水果與胃黏膜萎縮、腸化生以及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3.自身免疫因素

4.其他因素

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時含膽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可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酗酒阿司匹林等藥物、某些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反覆損傷胃黏膜。

根據病理組織學改變和病變在胃的分佈部位,結合可能病因。

將慢性胃炎分成三大類:

非萎縮性(以往稱淺表性non-atrophic)

萎縮性(atrophic)

特殊型別(special forms)

慢性胃炎的診斷

1、 確診必須依靠胃鏡檢查及胃黏膜活組織病理學檢查。

淺表性胃炎:

粘膜充血、水腫、滲出多,粘膜光滑,紅白相間,以紅為主,有少量出血點,輕度糜爛

萎縮性胃炎:

粘膜粗糙,變薄感,血管透見

2。 X線檢查:胃X線氣鋇雙重造影顯示萎縮性胃炎粘膜皺襞相對平坦和減少,胃竇炎症時可見區域性痙攣性收縮,皺襞增粗、迂曲等。

3。 病理檢查:(5項組織學變化及4個分級)

炎症,腸化,萎縮,非典,HP

分級:(0—+++)

中度以上的不典型增生被認為可能是癌前病變

慢性胃炎如何治療?

慢性胃炎的治療

1. 根除HP

2.關於消化不良症狀的治療

抑酸或抗酸藥如雷尼替丁或奧美拉唑、促胃腸動力藥如多番立酮(嗎叮啉)片、胃黏膜保護藥如硫糖鋁、惠加強等,這些藥物

除對症治療作用外,對胃黏膜上皮修復及炎症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3.異型增生的治療

異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變,應予高度重視。對輕度異型增生除給予上述積極治療外,關鍵在於定期隨訪。

對肯定的重度異型增生則宜予手術或者內鏡治療,目前多采用內鏡下胃黏膜切除術。

原創 麥吉科普 ● 轉載需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