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危機的突襲,如何才能轉“危”為“機”?WayneLester2019-04-03 12:32:11

首先,減少攀比和比較,很多危機意識的起源就來自與攀比。人與人之間的確存在著巨大差異,同齡人也好,年紀相仿的人也好,不同的物質基礎和能力、機會、外因都會造成兩個人的收入懸殊和物質條件的差異,所以不攀比、不比較,也就不會那麼多徒增煩惱和所謂的“危機”壓力了;

其次,30歲要找到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差異化的稀缺技能,將這個技能反覆磨鍊,變成可變現的模式,這種稀缺技能就是職場上的必備工具,無論是30歲創業,還是30歲進入新平臺,都能讓自己有足夠的獨立人格和一定層面的話語權;

再者,30歲要拋棄“享樂價值觀“,即”活在當下“,做好工作以來的所有的固定資產、流動資金的整理和組合,讓自己的底更厚,讓現金流和固定資產能得到有效的最佳化配置,獲取更好的收益,找準多個適合自身可變現的模式,讓危機意識逐漸減弱。

最後,危機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危機到來,和這個快速變幻莫測的網際網路時代有關,也和這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宣導內容有關,危機僅僅是一種心理預期被提前透支的緊迫感,有能力的人,永遠不掉隊,也不存在什麼危機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