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三軍指的是什麼?洗雲忘言2020-02-16 21:55:58

諸葛亮在這裡用三軍,是泛指全軍。在三國演義的語言環境裡,一般在行軍的時候,三軍指:前軍、中軍、後軍。在紮營的時候指:左軍、中軍、右軍。在佈陣的時候,也就是在專業的兵法範疇,一般指:上軍、中軍、下軍,但是也指:馬軍、步軍、弓軍三軍。這裡算上水軍,應該有四軍。

另外,在《水滸傳》和《東周列國志》裡,還有五軍的說法,就是指:前軍、後軍、中軍、左軍、右軍。在三國演義中,還有七軍的說法,分別是在第17回,“袁公路大起七軍“與曹操征伐,和第74回,關雲長水淹七軍。這裡的七軍是指兵勢強盛,可以理解為七路軍或七枝軍。

三軍軍制其實是起源於周禮,軍制也是一種禮儀,要求,諸侯安自身的級別,可以設定一軍、二軍或三軍,一枝軍不超過一萬人。而只有周天子可以設定六軍。

以上我們說過了一軍、二軍、三軍、五軍、六軍、七軍。雖然有馬、步、弓、水四軍,卻沒有四軍的說法。另外,八軍、九軍、十軍、十一軍、十二軍、十三軍、十四軍、十五軍、十六軍、十七軍、十八軍、十九軍、二十軍也沒有。二十軍以後也沒有。形容軍隊多,就到七軍了,非常有意思。詳細內容,容我道來。

《三國演義》的三軍指的是什麼?

一、春秋時候的軍制和一軍、二軍、三軍

據《齊語》記載,管仲制定了保甲制,規定軍制為:五人為一伍,十伍為一小戎,四戎為一卒(二百人),十卒為一旅(二千人),五旅為一軍(一萬人)。

而古人打仗是用車乘的。據《司馬法》記載,一乘的人數是甲士十人,步卒二十人,那麼古人所言千乘之國是大國,算來大國正好有三萬兵,正好三軍。

但其實這只是形式上的說法,在實際應用時卻多有變化。比如,春秋時各國有不同的陣法,鄭國有魚麗之陣,衛國有支離之陣,楚國有荊尸之陣,吳國有方陣之陣,越國有句卒之陣。這些陣法的演練無法做到正好一軍、二軍、三軍。

據記載,齊襄公二十三年,齊侯伐魏,順道伐晉,把軍隊分為六支,有先驅(前鋒)、申驅(次前),貳廣(中軍),啟(左翼),肱(右翼),大殿(後防軍),另外還有遊闕,即遊擊軍。

《三國演義》的三軍指的是什麼?

二、雖然禮制規定大國不得超過三軍,但各諸侯國其實都嚴重超編。

比如晉國,在春秋時期實力最強,最後被三家分晉。據記載,曲沃篡晉後,周王命曲沃武公以一軍為晉侯,獻公作二軍,文公作三軍,又別作步軍三行。魯禧公三十一年,改作五軍以抵禦蠻狄。成公三年,又作六軍。至春秋晚年,晉國的兵力已經達四百九十乘,十五萬左右。如果加上不列入車乘的徒兵(步兵),不止於此數。

比如鄭國,據記載,魯襄公二十五年,鄭子產帶車七百乘伐陳,車數與城濮之戰晉國車隊相等。哀公二年,晉、陳之戰,晉將衛太子蒯聵登鐵丘上觀望鄭軍,看到鄭國兵多,竟然自投於車下。

而周王室呢?據記載,魯桓公五年,周桓王起傾國之師伐鄭,王領中軍,虢公林父領右軍,周公黑肩領左軍,其實只有三軍之眾。

《三國演義》的三軍指的是什麼?

三、晉國對於三軍的設立及使用

在晉文公爭霸的過程中,聽從大夫先軫的意見,設立三軍。命郗縠帶領中軍,命狐毛帶領上軍,命欒枝帶領下軍。先起兵侵曹伐衛,奪取了衛國五鹿。

這時候楚國兵勢非常強盛,已經屠戮了大半個中原,正在圍攻宋國。晉文公因為尚未取得齊國、秦國兩國的協同,不敢輕舉妄動。

這時,先軫已經是中軍元帥,獻計道:“可以讓宋國賄賂齊國、秦國,我們則把佔有的曹衛的土地分給宋國,這樣楚國就一定不會接受宋國的求和,我們就能爭取到齊國、秦國的合作了。“

晉文公依計行事。楚國在中軍令尹子玉的帶領下進擊晉國,晉文公為了報答楚國當年收留之恩,退避三舍。於是晉國、秦國、齊國、宋國的軍隊與楚國、陳國、蔡國的軍隊在城濮這個地方對陣。

魯僖公二十八年四月己巳雙方開戰。晉國先軫中軍、狐毛上軍、欒枝下軍,楚國子玉中軍、子西左軍、子上右軍。晉國胥臣在戰馬上蒙了虎皮,衝向陳、蔡的軍隊,結果陳、蔡的軍隊大敗,也衝亂了楚軍的陣腳。

狐毛和欒枝帶領上軍和下軍假意撤退,楚兵追過來,先軫率領中軍橫切攻擊,楚軍大敗。

城濮之戰是春秋第一場大戰,直接影響了當時的局勢,為晉國定鼎中原打下良好的基礎。

但是,三軍的建制,並不是每一次都非常有效。魯哀公十一年,楚國伐滅鄭國,晉國由荀林父作為中軍將領並統帥全軍施救。但未渡黃河鄭國已亡。林父欲退,但上軍將領士會不聽節制,獨自率軍渡河,楚兵孫叔敖下令急速出兵迎擊。荀林父不得不令三軍渡河,中軍和下軍因為沒有準備,爭起船來。過河後敵不過楚軍,只好復回渡。史載晉兵不能成軍,乘夜渡河,一夜聲音不絕。

《三國演義》的三軍指的是什麼?

四、“三軍“在《孫子兵法》、《六韜》、《商君書》等著作中的使用

“三軍“在《孫子兵法》中使用共有八次,全都泛指”全軍“,如:

勢篇:“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

軍爭篇:“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其心。“

九地篇:“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為將軍事也“

在《六韜》中,只在“虎韜“分險一部,將三軍分為左中右三軍,其餘都是泛指全軍。

“左軍以左、右軍以右、中軍以中,並攻向前“

而在《商君書》中有一處對“三軍“的使用卻非常有意思。

兵守第十二“守城之道,盛力也。故曰客治簿檄,三軍之多,分以客之候車之數,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

這裡是說讓壯女去揹負土方,製造陷阱,拆除房屋等,讓老弱放牧牛馬,收割莊稼。並且特別要求不能讓三軍相互往來,因為男女喜歡在一起,會產生奸邪,並走漏訊息,影響士氣。

《三國演義》的三軍指的是什麼?

五、春秋、明朝和《水滸傳》裡的“五軍“

據記載,春秋時,吳國和越國都是“五軍“的軍制。吳、齊艾陵之戰,吳國有中上下右四軍,其左軍其實是留守於國內。

越國在攻打吳國的時候,發流習二千,教士四萬,君子六千,諸御一千,將近五萬之眾,是為五軍。

吳晗在《大明帝國興衰史》中記載,明時以首都置於國防前線,定製立三大營,五軍、三千、神機。五軍設大小二場,分教四十八衛卒,士卒之數二十萬七千八百有奇。分步騎軍為中軍,左、右掖,左、右哨,稱為五軍。

《水滸傳》特別有意思,在行軍打仗的時候,特別喜歡使用“五軍“,這裡摘錄一段:

第59回,三山聚義打青州“宋江喚鐵面孔目裴宣定撥下山人數,分作五軍行起:前軍便差花榮、秦明、燕順、王矮虎,開路作前鋒;第二隊便差穆弘、楊雄、解珍、解寶;中軍便是宋江、吳用、呂方、郭盛;第四隊便是朱仝、柴進、李俊、張橫;後軍便差孫立、楊林、歐鵬、凌振催軍作後合。“

可見,這裡在行軍的時候,即使是五軍,也是有前鋒,有合後,有中軍,只不過中軍前後又加了兩軍,是三軍的加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