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藩鎮能在自己的地盤任命刺史嗎?瀟湘漓白2019-06-10 20:11:43

略長,慎入

起源。

唐朝的節度使始於唐睿宗時期的幽州節度使,最初設立目的是為了總督北方軍事,抵擋突厥和契丹。而且當時唐朝實行府兵制,大規模徵召兵員只有在戰爭時期才會發生,基本不存在將軍專權的情況。

發展。到了唐玄宗時期,節度使變得舉足輕重。

而節度使之所以在政治上嶄露頭角,是因為一項重要的改革——府兵制改募兵制。

這項改革受到後人諸多否定,讓我們看看真實情況。

中唐以來,唐帝國一直受到西方和北方的遊牧民族入侵,“天可汗”的地位早已不復存在。

公元695年,吐蕃論欽陵入侵唐帝國,次年在吐谷渾羅素山擊敗了王孝傑婁師德率領的大軍。

公元696年,契丹發生大規模叛亂,在硤石谷殲滅了唐帝國二十八員將領率領的軍隊。後因默掇可汗襲擊後部繼續南侵,河北震動。

同年,突厥入侵甘肅涼州,呼應吐蕃,吐蕃要求唐帝國從四鎮撤軍。

公元697年,突厥默掇可汗單方面停止談判,並掠奪諸州,唐帝國舉國震動。

面對日益緊張的邊境形勢,原先的府兵制已經不適用於新的戰爭環境。

為了應對外來入侵,睿宗、中宗、武后做了諸多努力,例如修繕隋長城,建立新的防禦工事,部分地區採用募兵制,以及設立節度使。

改府兵為募兵,建立由國家供給的職業軍隊,代替原先閒時為農,戰時為兵的府兵。(另外也因為土地兼併、腐敗等因素,府兵制漸漸難以維繫。)

最終,勵精圖治的唐玄宗決心在對外戰爭中樹立唐帝國對外的權威

這段時間內針對吐蕃、突厥、契丹、奚族設立九大蕃鎮。九大蕃鎮分別是:

平盧,駐營(首府)於營州,於719年設立,用於控制南滿,防禦契丹和奚族。

范陽,駐營於幽州,於714年設立,目的是防禦契丹、奚和突厥對河北的入侵。

河東,駐營於太原,於723年設立,用於防禦突厥、奚、契丹對河東入侵,控制定居的部分部落。

朔方,駐營於靈武,於713年設立,用於防禦突厥入侵關中,控制鄂爾多斯定居的部落民族。

隴右,駐營於鄯州,設立於714年,防禦吐蕃對關中入侵。

河西,駐營於涼州,設立於711年,防禦吐蕃突厥對河西走廊入侵。

劍南,駐營成都,設立於717年,防禦吐蕃入侵四川。

北庭,駐營庭州,設立於727年,控制中亞通道。

安西,駐營龜茲,設立於718年,控制塔裡木綠洲。

為了有效使軍隊投入對外戰爭,唐帝國設立了節度使。

而所謂節度使,就是總理一方軍務,率領招募計程車兵對外作戰的指揮官。節度使具有地方軍事全權,軍事行動無需中央授權,在應對機動力強的遊牧部落時有以快制快之效。

募兵推行,節度使建立,效果立竿見影。尤其自八世紀中期到安史之亂前,唐帝國對吐蕃、契丹的戰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例子太多例舉兩個)

728年,在吐蕃境內佔領多個主要要塞,729年進入青海湖地區。737—740年再次進入青海湖地區,最終佔領安戎,取得決定性勝利。

753年哥舒翰奪取黃河上游地區。

735、736年,大敗突騎施蘇祿。

740、744年,李適之、安祿山數次擊敗契丹、奚族叛亂。

但是,這段時間內節度使也漸漸成了帝國新的威脅。

由於對邊關的物資運輸極其困難,八世紀二十年代,節度使被認可在所在地屯田,管理後勤,後來直接掌管了地區財政歸屬。而且部分節度使兼任了節度使以外的官職,比如朔方節度使兼任關內道採訪使,有了一定駐營外人事任命權。並且中央宰相集團中多位宰相都是節度使出身,如牛仙客、李適之,這給了職業軍人通往中央的途徑。

除此之外,還有最為危險的政策:

748年,李林甫上疏,要求將邊境將領置於外族節度使之下。其中主要的兩個外族將領(兩人是宿敵)就是安祿山(河東、范陽、平盧)和哥舒翰(隴右)

(這一建議直接原因是皇甫惟明和王忠嗣事件,可以視為李林甫為控制邊防將領而做的陰謀)

這一做法一是因為外族將領更加驍勇善戰(如哥舒翰)另一方面是因為外族將領在朝中政治基礎不足而必須依附李林甫,而且李林甫認為他們缺少政治野心。

放任節度使坐大的結果就是導致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當然還有不少其他原因,這裡只考慮節度使的因素)

安史之亂最後以妥協的方式結束,這對節度使的直接影響,就是自治權更大(甚至擁有世襲權)、範圍更廣(遍佈全國)、數量更多。節度使憑藉軍事實力,實現了對地方州縣的實際控制,改組了唐帝國的地方行政結構。(由

州—縣

改為

蕃鎮—州—縣

,主要是北方的幾個節度使,黃巢叛亂後範圍才擴大)

這時,唐帝國出現了全國軍事化,軍人大規模干預政治的形勢,朝廷也基本只能默許節度使對地方官員的任命。

為了挽回局面,唐帝國的中央政府做了大量努力。

唐代宗嘗試削減了蕃鎮控制的州縣,唐德宗將西北神策軍納入中央軍,並且採取了兩稅法,擴大中央收入。而唐憲宗,實現了中央對蕃鎮的重大勝利,元和削蕃。(期間存在波折,比如唐德宗削蕃心切反而釀成了河北諸鎮之亂,直接導致了河北強蕃半獨立且能自行人事任命)

關於元和削蕃,先要了解其針對的蕃鎮。

分別是:

幽州、成德、平盧、魏博、淮西(畫重點,只有這幾個蕃鎮擁有相當的自治權和人事任命權)

關於元和削蕃,我在此不詳述過程,只講蕃鎮。

蕃鎮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自治的蕃鎮只剩下三個:幽州、成德、魏博

並且,唐帝國實現了在制度上對蕃鎮進行管理。將蕃鎮的收入限制在蕃鎮駐營所在州,將原蕃鎮所屬州的歲入轉交中央,並且提高了州的軍事地位,使蕃鎮不再對州具有軍事上的控制。換言之,就是把

鎮—州—縣

改為了

鎮/州—縣

兩級行政組織,有效強化了中央權威。

此時,蕃鎮基本不再具備和中央抗衡的實力,而人事任命除了半自治蕃鎮,基本收歸中央。

但是,在這段中央地方鬥法的時間中,唐帝國的經濟基礎已經出現了劇變。

安史之亂爆發後,全國大規模軍事化,農業生產幾乎停滯甚至倒退,通貨緊縮嚴重。

隨後唐德宗的兩稅法,即一年收兩次稅、鼓勵地方向中央貢禮、鹽鐵官營,雖然給了中央收回權力的經費,但也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此外,唐帝國中央政府對地方蕃鎮的軍事行動和對外防禦(吐蕃、南詔)的鉅額軍費,維持復興的帝國中央政府的經費(中央政府復興的重要表現是牛李黨爭,期間出現了中央機構擴大化、人員複雜化、政治官僚化,通俗點講就是中央有權威了,不一致關注地方問題,開始內鬥了)都使農民承擔了巨大的增稅負擔。

再加上憲宗後期、武宗、宣宗時期,牛李黨政日益激烈化、地方化,唐帝國陷入了無休止的內耗之中,甚至於輕視了基層地方的巨大隱患。(當然也有一些措施緩解,比如武宗滅佛,收回土地,限制農民皈依,宣宗之治打擊朋黨、統一朝政,積極務農,核實戶口)

最終,唐帝國被愈演愈烈的農民起義和戍軍暴動徹底擊潰。

這段時間的暴亂情況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段:

780—820年,為了加強中央權威的行動不斷增加農民負擔。

820—860年,地方騷亂和地方性匪盜增加。

860—875年,地方戍軍開始大規模叛亂(龐勳),並且出現農民廣泛支援的起義(王仙芝)。

875—884年,黃巢叛亂如火如荼,唐帝國基層組織秩序被徹底粉碎。

884—907年,地方勢力不斷崛起,控制/建立地方政權,唐帝國壽終正寢。

其實這段時期歷史已經不屬於舊官僚節度使和中央皇帝,而屬於農民起義軍和地方軍閥了。

(劃重點,憲宗之後僖宗之前,節度使的任命基本收回中央,除了三個保持半自治的蕃鎮,其他蕃鎮基本回到了玄宗時代早期的情況)

在此僅簡單敘述一下唐帝國內叛亂(戍軍暴動農民起義)情況。

裘甫,859—860年起義,860年被王式鎮壓,揭開大規模叛亂的序幕。

龐勳,868—869年率軍兵變,戍軍兵變代表人,企圖朝廷命其為武寧節度使,最後由唐帝國藉助外國軍隊鎮壓。(此時職業軍人暴亂一發不可收拾,跨區域、得到地方勢力支援的暴亂愈演愈烈,之前多為領導階層內部鬥爭)

王仙芝、黃巢起義,874—884年,一般被視為壓倒唐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實際上也有階段之分,前期主要是盜匪集團對帝國進行劫掠,從北打到南,中期企圖建立新王朝從南方北上,甚至佔領了長安,但沒有得到地方支援,徹底改變了唐帝國政治結構(地方紛紛擁兵自重,成為和中央抵抗的政治實體),最終被鎮壓也是地方勢力和脆弱的唐帝國中央共同鎮壓。(這是唐帝國後期最重要的政治變化)

唐帝國最後的20年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唐帝國中央在農民戰爭中被徹底擊敗,各地節度使或地方勢力紛紛開始擁兵自重(打著防匪盜的名頭,如高駢),形成了分佈廣泛的政治實體。

最終,外族入侵併且扶持的代理人,地方士族起義控制的地方政權,擁兵自重的朝廷命官,一起瓜分了唐帝國的遺產。(這些人在907年唐帝國被朱溫徹底毀滅前大都稱自己為節度使,但其實舊瓶裝了新酒,蕃鎮已經成為地方政治實體而非帝國的下屬機構)

所以實際上綜唐一朝,節度使從最開始帝國的軍事將領,演變為北方群雄割據、南方賦稅穩定,再經歷了憲宗到懿宗時期的穩定收編,從體制上的管理時期,最終在唐末成為了新興軍閥、唐舊官僚以及地方豪強組成的複雜的地方政治實體。

以上就是唐代節度使大致的歷史軌跡,基本是從中央地方關係的角度上敘述(前中期比較容易表述,後期一言難盡),如果想更深入瞭解可以閱讀張國剛教授的《唐代蕃鎮考察》,裡面從蕃鎮的種類(四種蕃鎮)對蕃鎮進行了描述,個人認為是另一種視角,建議讀了本回答仍存疑惑的朋友閱讀。

另外唐末歷史較為複雜,中央不僅存在官僚黨爭,宦官奪權,還存在對地方管理的種種挑戰。而地方經濟基礎的變化,地方政治機構的本土化,地方軍人的大規模參與政治以及農民起義等等。。。如果加上唐帝國對外外交那就更加複雜。。。

總之總結一下提問的問題,唐代節度使能否對官僚進行任命需要分時期、分地點的敘述,不能一概而論。

(論點的史料會晚點補上,當然要我有空翻翻書)

唐朝藩鎮能在自己的地盤任命刺史嗎?EXAMRX992019-06-12 03:06:45

介紹可以和不可以之間,藩鎮只是一種稱呼,實質分成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四種,原則上他們是軍事長官,行政方面則是刺史負責,而一般核心州的刺史都是節使兼任。

和大家的印象不同,除了某幾個特定的方鎮,基本都是佔2-3州之地,而這些屬州的刺使,理論上就是中央任命,那節使能不能自己任命地方刺史,就要看和朝廷關係,河北那些公開作反的,當然自己處理手下的安排,河南那些忠於朝廷的,都要看實力高低,宣武有時是朝廷會插手,有時又成為無法幹預的半獨立狀態,而西北和南方的方鎮,基本就是朝廷的手腳,隨命任命沒有問題,差別只是有沒有這個需要,唐代權力鬥爭,如果沒有弄死,一般就是發配到這些地方做州刺使,比如柳宗元去了柳州。

詳情張國剛老師將方鎮論述。

唐朝藩鎮能在自己的地盤任命刺史嗎?知乎使用者2019-06-14 15:05:24

瀉藥。

一般來說,節度使是領有一州之地,節度使兼任州刺史,名義上是由中央朝廷任命的。

當中央無法控制地方的時候,節度使轄區跨越多州,蠻橫一點的節度使能夠對所轄的州刺史進行任免。

“初,大曆中

李正己

有淄、青、齊、海、登、萊、沂、密、德、棣、曹、濮、徐、兗、鄆十五州之地,

李寶臣

有恆、定、易、趙、深、冀、滄七州之地,

田承嗣

有魏、博、相、衛、洺、貝、澶七州之地,

梁崇義

有襄、鄧、均、房、復、郢六州之地,各聚兵數萬。始因叛亂得位,雖朝廷寵待加恩,心猶疑貳,皆連衡盤結以自固。”

當時的李正己是平盧淄青節度觀察使、司徒、太子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李寶臣是成德軍節度、恆定等州觀察使、司空、兼太子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恆州刺史、隴西郡王;

田承嗣是魏博七州節度使、太尉、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州大都督府長史;

梁崇義是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上四人結銜以《舊唐書》中所記載的去世時候為準,梁崇義是被李希烈所殺,歸納前後組合而成)

比如安史之亂後的

李寶臣

。《舊唐書 德宗本紀》:丁酉,偽恆州節度使張忠志以趙、定、深、恆、易五州歸順,以忠志檢校禮部尚書、恆州刺史,充成德軍節度使,賜姓名曰李寶臣。

李寶臣當時是成德軍節度使兼恆州刺史,但是趙州、定州、深州、易州刺史都是他說了算。

在他快死的時候,還殺了一批刺史,“寶臣暮年,益多猜忌,以惟嶽暗懦,諸將不服,即殺大將辛忠義、盧俶、定州刺史張南容、趙州刺史張彭老、許崇俊等二十餘人,家口沒入,自是諸將離心。”

比如三任定州刺史谷從政、張南容、楊政義,都是李寶臣麾下的屬官。

PS:這回答當時居然沒有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