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南柯2019-09-28 18:23:25

《我和我的祖國》沒有買到票

於是9月28看的點映

沒有驚喜,看完心情平靜。

總體來說,劇情雜亂,煽情太多。

英雄主義重。

配樂強行鋪墊氣氛,反而很尷尬,配音口型明顯對不上,莫名其妙的戀愛氣氛,以及章子怡不顧組員危險強行上山,吳京用幾分鐘的時間追上了相差兩千米海拔的章子怡,大本營居然收不到氣象組的訊息,吳京在第二階梯用公用對講機(忘記叫啥了(●—●))和章子怡進行告別,既是對歷史上攀登者工作的不尊重而且極度尷尬。

張譯以及其他演員的演技都很棒,沒有太大問題。

以後要是李仁港的電影,我都不會盲目去看Ծ‸Ծ。堵車半個小時擔心跟不上緊張刺激的跑到電影院就看了這個電影,一言難盡。

一個好的導演能拯救演技稍差的演員,但是一個差的導演,再多好的演員都拯救不了。

愛國電影不應該是這種感覺,內容空泛無力,我會因為從手電筒取出來的國旗而感動,而不是主角團氣勢恢宏的話語。

最後有一丟丟不理解,但是因為答主不瞭解登山,也沒有看相關的紀錄片,如果問題很弱智,請諒解。

大本營組織第一次登山還是第二次登山時,都有過因訊號不穩定而聯絡不到的情況,為什麼不早做準備?章子怡所得的疾病,是不是高海拔地區或者攀登者通常會出現的疾病,看吳京這麼瞭解,應該是有過先例吧,為什麼不早點治療,為什麼不帶相關的藥物?拍照應該在山頂拍,都剩幾百米了,還是最危險的地方,不是拍照留念的地方吧,死的莫名其妙的。

還有想不起來了,導演講故事能力也太差了,節奏混亂,還是很失望。

不值得電影院二刷。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蒙奇潔2019-09-30 14:20:39

28號看了點映。emmmmm、、、、

我的吳京、胡歌、張譯、章子怡。。。哎

我給他打7分吧

故事是個好故事,但是沒有講好,融入了太多的愛情元素在裡面。電影故事定位既然是真實故事改編,根據那個年代,如果以為了國家榮譽為主旋律來拍,愛情只保留一小部分給人留以惋惜可能好一些。

我來說說我覺得的一些bug吧

1、愛情故事太多,跟主旋律感覺有衝突,不倫不類

2、胡歌飾演的那個什麼什麼遺傳的症,我忘了叫啥了,說是遺傳他父親的,前面鋪墊了這麼多,後面也沒有呼應的,感覺這段劇情也沒必要,浪費;

3、李國樑一個攝影師莫名其妙就當上了隊長,雖說有些攀登經驗吧,但是隊伍裡面不是有更專業的攀登隊的嗎?為什麼讓一個只有業餘經驗的攝影師當隊長,即使還做了一段時間的訓練那也達不到隊長要求吧,吳京好歹當時臨危受命是因為本來就是攀登隊的;

4、那段喇嘛的劇情也是,說是第三女神山還是什麼,神不會一直慈悲,上去就會死,

莫名其妙毫無關聯哇

5、章子怡飾演的徐主任,為了愛情哇,居然離開營地,去了第二臺階下面的那段我忘了叫啥了,沒有攀登經驗的一群人怎麼上去的?前面的專業攀登隊都說那個大風口是最危險的吧,最後肺水腫咳血死了,也是唏噓不已,這段劇情我說不上來,總覺得看得不太舒服。

6、上一個國家的埋進去的信物是一個化石,吳京同志你第一次登頂把他拿下來可以隨便送人?這個我不太懂僅表示疑問。然後第二次登頂,國家有了3米高的那個信物,你又把那個化石又埋進去是幾個操作?我不太明白。

7、張譯飾演的那個角色,前期為了國家隊登頂也太草菅人命了,氣象組給的資料你不用,人家都說了很危險了,你還非要指揮趕時間讓他們上臺階去登頂,那你請氣象局來幹嘛?直接衝不就得了。

隨便吐槽下,我本來期望很高的,但是劇情差強人意。但是裡面攀登的劇情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不過9.9一張的點映票,值了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桔子娛樂2019-10-01 14:46:59

一手王炸好牌,被導演李某打的稀巴爛!

本應該表現家國情懷,但讓觀眾只看到了小國小愛

“攀登者精神”,多出彩的題材,但卻讓一票實力演員上演了一場“珠峰生死戀”。

影片一開始吳京帶領自己的三人小team去攀登珠峰。攀登過程中遇到大風,攝影師張譯差點跌落冰山,緊急時刻吳京選擇保張譯性命,丟掉攝像機。這就導致他們成功登頂後沒能留下影像記錄作為證據,中國宣佈登珠峰成功的訊息遭到了其他國家的質疑。吳京後來去支教也被學生的當眾質問:老師你說你們當年成功登頂了珠峰,為啥美國並不承認?吳京聽了很生氣,以後就不再去支教了,跑到鍋爐房裡去燒鍋爐。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還單方面中止跟章子怡的校園戀情,好好地突然就不理人了。章子怡是學氣象的,就跑到鍋爐房裡來跟他說自己爭取到去俄羅斯留學的機會了,明天就走。這事兒估計就成了吳京說的他倆之間的那座山,倆人就暫時分了手。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期間吳京一直在燒鍋爐,燒著燒著也過了十幾年,他突然接到國家通知,要組建新的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當初他的三人小team另外倆成員一直都守在珠峰腳下,別問為啥吳京回了內陸,另外倆留守在當地觀察站,影片沒交代,咱也猜不出來。反正吳京就去山腳下去找他們了,三人理所當然成了新登山隊裡的骨幹。之前只是隊員的張譯還成了高吳京一級的副指揮官,這個職級變動非常關鍵,後面有一段職場架空戲,全靠這個變動撐起。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井柏然、胡歌等年輕人就是這個新隊伍的成員,井柏然這個角色是全片唯一一個行動邏輯和經歷軌跡比較完整的人物,具體原因下面會說明。井柏然是被特派來的攝影師記者,負責為登頂留下影像記錄。然後,以張譯為副指揮官、吳京為隊長的新隊伍開始了體能訓練。張譯之前不是攝影師嘛,但沒能保住攝像機他就一直很自責。所以訓練的時候就照死的搞井柏然,井柏然畢竟搞文藝出身,體能上開始就跟不上。他就覺得張譯是不是針對自己,張譯就來找他解釋了。對沒錯我想把你訓練好,這次登頂攝影師很重要,一定得把我沒完成的拍攝給完成了。

井柏然這個人物的使命感就立起來了。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然後有天章子怡重新出現了,現在的她成了氣象組的主任,帶領她的team來支援登山組。跟吳京重逢後,倆人莫名其妙的感情戲又給續上了。前面不是無緣無故的蹉跎了十幾年嗎,吳京就想著再續前緣。結果章子怡把定情信物還給了吳京,意思要斬斷情絲,大家保持純潔的同事關係。作為觀眾當然覺得OK,你倆抓緊結束吧,作的要命,安心登山行不行?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再然後登山隊跟氣象組就去登山了,作為觀眾推測應該是氣象組檢測到天氣情況適合登山。反正影片沒交代,一幫子人就突然開始登山了。登山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到達第一個平臺的時候,章子怡帶領的氣象組就搭帳篷駐紮下來,繼續檢測天氣情況。透過無線電對講機向吳京帶領的登山隊實時彙報是否適宜前進,同時登山隊還要接受來自山腳下張譯指揮官的指示。當登山組到達第二平臺時,氣象組監測到天氣有變,不適宜繼續登頂。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結果一直在山腳下,完全不瞭解山上情況的張譯突然黃曉明附體:“登,不要停!聽我的,我是副指揮。”官大一級壓死人,吳京只好聽命,帶著一群隊員往山頂進發。毫無意外,登山隊遇到強風,能把人吹飛的那種。但沒關係,不要擔心,一定要相信有吳京在大家都不會出事兒。他透過一系列反重力反自然規則的飛簷走壁,確保了大家的平安。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對了,這次登山插了一條很硬的愛情線。隊裡的女醫生何琳跟胡歌之前就看對了眼,大風那一夜胡歌把自己腿部的保暖衣披在何琳腿上,結果極寒天氣把腿凍壞了。登山隊只能抬著他下山,第一次登山宣佈失敗。

回去以後,吳京才知道章子怡帶領的氣象組在山上斷了訊號走丟了。就趕緊去找,這一找就找到了。倆人奔向對方的時候,突然章子怡旁邊的山就砸下來了。說時遲那時快,吳京一個健步十幾米就把章子怡給救了下來,比人還高的大石塊砸身上也毫髮無傷。

此處,傳達了一個重要訊號,只要有吳京在,誰也別想出事兒。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回去以後,明明石頭砸背上了,劇組給吳京胳膊上纏了條繃帶,象徵性的受了個傷。這個傷也直接決定了井柏然的命運。

因為珠峰險峻,山上氣象變化無常,所以每年能登山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天,被稱為風口期。然後井柏然來了一出臨危請命,提出既然吳京受傷了,那我來當隊長帶大家登山好了。吳京一聽肯定不行,畢竟小年輕經驗不足,應變和技能都不能擔此重任。但是張譯就非常莽夫,拍板同意。張譯還是黃曉明那個語氣:聽我的!讓他去!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敲黑板,這一段特別職場,上級張譯眼看著吳京在員工面前封神。突然提拔下屬上來制衡吳京的權利,架空他的資源削弱他的勢力。然後井柏然就帶著隊員去登山了,再次敲黑板這回氣象組沒跟著上山。原來她們完全可以在山下監測天氣,再透過無線電對講進行支援,請記住這個重要細節。

一開始登山很順利,突然氣象組檢測到可能會有風。吳京建議他們停一下恢復體力好應對大風,張譯繼續明言明語:不要歇,抓緊給我登!然後井柏然繼續向山頂進發,突然遭遇意外,井柏然被重物砸到掛在懸崖邊兒。隊友們奮力拉住他,但崖邊兒眼見著要塌,井柏然大義凜然的把攝像機扔給隊友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為啥我說井柏然這個人物最完整,行為最有邏輯?我們來分析一下,他一個攝影記者,本來是搞文藝的,弱不禁風的身條兒非常符合這個人設。然後他被張譯的話點燃,給自己的行為附上了使命感,覺得一定得把隊伍登頂的樣子記錄下來。吳京受傷的時候,他自告奮勇要挑起隊長的擔子。典型的被熱血衝昏了頭,又缺乏實戰經驗,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說來說去他還是被自己的無知和魯莽給害了。又不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隨隨便便搭上一條命。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把井柏然害死以後張譯終於醒悟了,只能讓吳京再次出動,帶著隊員們第三次登山。這回章子怡的氣象組又跟上去了,然後最詭異的情節就來了。本來活蹦亂跳的一個健康人,突然就開始一邊監測氣象一邊咳血了。吳京說她這是肺氣腫,得趕緊吸氧。結果章子怡就是不吸,寧願死,後來她就真死了。然後吳京就登頂了,還挖出了之前埋在山頂的國旗,完成個人的封神之舉。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

一個宏大的主題拍成這樣,倆字兒:稀爛!

沒有講述當時中國在國際上的舉步維艱,沒能描繪登山隊員們登山前要經過多艱難的訓練,沒有陸續失去戰友時隊員們的心理和情緒變化,連基本的登山動機和意義都沒能講明白。結尾,放出真是史料我都覺得是侮辱這些拼上性命的登山者,他們的偉大就這麼被一部爛片踐踏了。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Mr.韋2019-10-02 11:06:39

衝著吳京去看的,平心而論這片子不算爛片,它要是不叫攀登者叫珠峰之戀之類的名字也不會有這麼大的爭議。我看的時候一直在想吳京站立於大地之上(人形高達是這樣的)。但它是根據飽含著特殊歷史意義的真實故事改編,這片子拍得對不起那些偉大而堅韌的原型人物們。 編劇絕對跑偏了,我不知道為什麼一個這樣一個獻禮片要加這麼多基本無用甚至拖後腿的感情戲。這些感情戲非但沒能豐富角色的性格,而且還給人物塑造造成了打擊。

在影片中這種嚴酷的環境下,滿腦子粉紅泡泡是很不合時宜的,甚至可以說搞不清狀況。而這些角色,按理說接受了嚴格訓練和專業培訓的角色,不觀察周遭就貿然行動導致自己和意中人遭難,攀登至關鍵地段為了和戀人通訊更加清晰擅自離隊,通知氣象的變化時哪怕自己已經不適合傳達了還要在可能誤傳的情況下和戀人通話到死。 我不明白導演和編劇是出於什麼考慮讓人物形象和劇情設計為了感情戲做出這種犧牲的。整個敘述的重點就是偏的。60年的攀登完全可以加重戲份。現實原型的留氧氣瓶最後奇蹟生還的事蹟不夠好嗎?不夠感人嗎?這種情誼和意志不夠動人嗎?

曲秋林和方五洲兩人的嫌隙也沒有用心地處理,他們解散了,重聚以後就開始生分。在沒有解散前應該就給他們一個因為攝像機衝突的戲份,成品的鋪墊我個人覺得不夠。這條線如果用心拍了是可以作為影片的骨子的。兩個演員都演的很好,應該給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但這個矛盾匆匆就結束了。

我覺得很關鍵的一個部分,人員的選拔導演和編劇居然提都沒提。只能說他們根本搞不清重點。訓練部分也是淪為了感情戲的背景。70年代3次登峰,第一次的作用彷彿就是刷刷感情戲,讓楊光能有個出場場合和退場理由。我無法理解那個燙傷。水在那種地方沸點是不高的。我甚至無法理解楊光這個角色的意義,他在故事裡先是一副重點人物的樣子上場,然後莫名其妙的下場。請問這個角色是來幹嘛的?因為需要把演員塞進去所以設定的角色嗎?聽說他的原型是夏伯瑜先生,老先生為了幫助一位丟失睡袋的藏族同胞而導致小腿截肢。又是一位辜負了原型的角色。編劇顯然缺乏這樣的同情心,無法理解這種犧牲精神和動人關懷。要給人物找理由,上珠峰是為了爸爸,讓睡袋是因為不小心導致隊友受傷。

何必呢!你不能理解,難道就不能接受它,尊重它嗎?

第2次登峰明明到了第二臺階,李國樑都說了繼續,然後半點沒交待他們怎麼沒有登頂成功。說起李國樑,我懷疑他和編劇有仇。他頂著這麼個名字,跟老一輩說該我們接棒了。結果臨門一腳突然就犧牲了,還是要方五洲來。太諷刺了。編劇寫的時候沒覺得哪裡不對嗎?

另外一個問題是畫音不同步,大部分口型是對不上的。這使得我觀影時有點出戲,因為並不是所有演員的臺詞處理得都很好,楊光因為老喜歡說一些偏書面的臺詞,又不同步,給我一種輕浮感。

不想去電影院看的,可以去公眾號《文豪電影》看!

唉,一路寫下來,我國是多麼缺好導演和好編劇啊!這影片的演員不差了,題材也非常好,最後出來的卻是這幅樣子!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如何評價電影《攀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