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與文藝沾點邊的人,都繞不過「情書」這道坎。

一封信,一個名字,一張畫著素描的卡片。

盛大而哀傷的過往,自此在冰涼的雪花中揭幕。

世間暗戀皆是謎,真相偏又姍姍來遲,不合時宜得就像小樽四月天的那場大雪。

而這場雪,紛紛揚揚,現如今已下了二十六年。

對於電影《情書》,人們總是讚譽有加的,觀影感悟積滿了整個網路。

相形之下,同為巖井俊二所著的小說《情書》略顯得無人問津。

有人將文字比作不完整的容器。大概是這個原因。

但今天,我還是想用這不完整的容器,重新溫一壺那個故事。

「情書」始於信紙。

而被一紙信箋牽到一起的人共有四個:

藤井樹,藤井樹,渡邊博子,還有秋葉茂。

01

《情書》:從前,我們都是藤井樹

男藤井樹,那個留下謎面的少年。

作家只讓我們從別人的眼睛裡窺見他。

博子信中的描述是這樣的:

像他那樣的人,經常眺望遠方。

那雙眼睛總是清澈的,是我迄今為止見過的最漂亮的眼睛。

可能因為我喜歡他,才這樣覺得吧。

不過,這肯定是我愛上他的理由。

他喜歡登山和繪畫,不是在繪畫,就是在登山。

沉默寡言,散漫懶惰,不擅長和人打交道。

這是博子印象中的阿樹,與女藤井樹回憶裡絕大部分的他重合。

而剩下一小部分的他,在女藤井樹的回信裡同樣有跡可循——

不怎麼說話,卻狠狠地報復了惹惱女阿樹的同學,甚至像「有過殺意」;

對學英文和整理圖書不上心,但執著於各種小惡作劇,比如在空白的圖書卡上簽名(我們都知道是為什麼),比如讓女阿樹搖腳踏板、自己慢悠悠地對答案,比如在試卷上亂塗亂畫;

不會和人打交道的他,最後還是和她一起當了兩個學期的圖書委員,甚至於主動報名。當她牽來莫名其妙的紅線,會「臉色突然變得很可怕」,讓她別再幹這種事了。

這才是完整的他,淡漠皮囊之下,隱藏著澄澈的靈魂,和不曾言明的心。

02

《情書》:從前,我們都是藤井樹

與他同名同姓的女藤井樹又是什麼樣的呢?

作家使用了第一人稱,因此並沒有出現對「我」的直接描述。

但想要推斷依然是輕而易舉的。

與男阿樹不一樣,女阿樹是一個

循規蹈矩的好孩子

她認真履行圖書管理員的職責,英語學得很好。

她會為同學的起鬨而尷尬,也為在腳踏車棚等男阿樹而倍感折磨。

即使收到陌生人的奇怪來信,還是努力維持著答覆。

當然,這也不是全部的她。

一方面,她有自己可愛的「壞心思」和「不聽話」。

比如以惡作劇心態回覆博子的信,比如為逃避同名同姓的厄運,想著「乾脆讓那傢伙的父母離婚,他改姓母親的姓」,或者「給姓氏不同的人家要去當養子」,比如病得再重也不去醫院,因為那是父親離世的地方。

另一方面,她又有點男孩子氣,少有浪漫想法,心思不如許多女孩子敏感。

自幼兒園起就沒有哭過,父親離世時「並無應有的悲傷」。男藤井樹轉學後,明明自己摔碎了他桌上的花瓶,卻「想不通當時為什麼生氣」。

美好如她,遲鈍如她。

終是讓重見天日的他的心意,成為了雋永的浪漫,亦是絕響。

03

《情書》:從前,我們都是藤井樹

雙樹之外便是渡邊博子。

除去與女藤井樹長得一模一樣,博子只是世間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女子。

溫柔,善良,惹人心疼。

她會在知道真相的時候流淚,會問以前的婆婆自己是否與相簿裡的少女阿樹相像。

她會說,「像的話……我就不原諒他」。

但最後她還是原諒了他。

如她所說,藤井樹帶給她的都是美好的回憶,珍貴的回憶。

對阿樹的愛讓她寫下了那封開啟故事的信,也讓她在得知一切後選擇放下。

於雪山傾盡思念,博子終是將所有信件歸還它們真正的主人。

最後的信裡,她向女藤井樹寫道:

這些回憶屬於你,所以我覺得應該由你來保留。我想,他以前肯定很喜歡你。

我很慶幸,那個人是你。

04

最後是秋葉。

秋葉這個角色,更多是依託男藤井樹和渡邊博子而存在。

看完電影的最初,我甚至有點不喜歡他。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不喜歡演員,例如他最終拐走了博子,又例如阿樹墜崖前,他是最後在他身邊的人。

但看完小說後,我想,

恐怕秋葉和阿樹都是彼此最重要的朋友。

因為從小說開始,直到結束,作者都在有意無意地提醒我們,秋葉一直哼著同一首歌。

秋葉在詹姆斯山附近的玻璃作坊工作……一面哼著松田聖子的《青色珊瑚礁》,一面轉著一根長管子。

樓道里傳來了《青色珊瑚礁》的歌聲,好像是秋葉收工了。博子把信放到皮包最裡面。

那是他的朋友阿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所唱的歌。

秋葉大概從沒怨過阿樹。

就連當年聽到阿樹對博子表白時,喜歡博子的他還是一不留神說走了嘴:

“這傢伙,人很好的。”

兩年後,面對雪山,他大聲喊道:

“藤井,你還在唱松田聖子的歌嗎?那邊冷嗎?”

你可知,青色珊瑚礁,如今也成了掛在他嘴邊的歌。

其中埋藏了多少思念,又有多少消不去的遺憾和愧疚呢。

關於「情書」想表達什麼,人們爭論不休。

在我看來,或許可以概括成

愛、死亡與和解

愛是主體,也是明線。死亡與和解的立意與之相輔相成,無法割裂。

01

少年阿樹對同名同姓女孩的這場暗戀,無疑是故事的主筆。

在失散於時間的洪流之前,他終究沒能抓住她的手。

於是,當命運將一個相像的女孩送到他身邊時,他幾乎是出自本能地抓住了她。

秋葉卻沒說話,而是點燃了香菸,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他好不容易想開口說話時,阿樹突然插了進來。

“那個!”

聲音緊張得有點尖銳。

“渡邊小姐相信一見鍾情嗎?”

“一見鍾情?什麼樣的?”

“請做我的女朋友吧!”

而他們,才見了第二面而已。

事實上,連求婚他也沒能說出口。

“他從來沒向我求過婚。他把我叫到天台上,手裡的確是握著一個戒指盒。可是他什麼都不說。兩個人默默地在長椅上坐了差不多兩個小時。那時,我就覺得他太可憐了,沒辦法,我只好主動對他說,我們結婚吧!”

所以呀,

一見鍾情也是個謎。

和《追憶似水年華》裡的素描畫、空白圖書卡上籤的名、生命最後一刻唱起的青色珊瑚礁一樣,

它們都有同一個謎底。

02

對於女藤井樹而言,真相又是那麼不可思議。

年少時,她以為「藤井樹♡藤井樹」只是一個戲謔的肥皂泡。

長大後戳破,才發現裡面藏著真心。

她的不敏感,使她從未將同名同姓的煩惱與浪漫的念頭相聯絡。

她絕不會探尋,看似是命中註定的糾葛和玩弄裡,是否隱藏著別的可能性。

即便讀到博子在最後一封信裡的補充:

又及:恐怕你也是喜歡他的吧?

也是立刻反應:

“沒有這回事!”

可真的是這樣嗎?

只怕早在她自己意識到之前,那個少年已經烙在了她的記憶裡。

同名同姓的緣起,讓她註定會把他看進眼裡,會記得與他一起經歷的荒唐事,忘也忘不掉。

更重要的是,他的離去亦重疊於她父親的離世。

即使不像多數女孩那樣傷春悲秋,但並不意味著死亡不會在她心底留下傷痕和陰影。

失去一個男人的同時,她又失去了另外一個。那個她不願承認的,與她有命運羈絆的男孩。

這種微妙的傷感混跡於對父親的感情裡,無從識別,

卻足以讓她生氣地砸碎了別人惡作劇般放到他桌上的、代表逝世的花瓶。

03

博子,這個被阿樹逝世的黑暗籠罩,同時對阿樹抱有最單純愛戀的可憐女子,終於在兩年後與自己和解,與阿樹和解。

你好嗎?

我很好。

她揭開了謎底,也選擇理解和接受故事的真相。

世人皆愛花的美麗,並不因是誰種下、有什麼原因。

對博子來說,與阿樹之間的回憶是純真而美好的,便就夠了。

愛,讓她對他的過往報以尊重,對他的未來報以思念,再無其他。

《肖申克的救贖》裡,Andy在留給Red的信中寫道:

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我想「情書」要表達的,大概就是這樣一個主題。

我非常同意一些影評裡的觀點——《情書》絕不是一部悲劇,相反,它是一個溫暖而有力量的故事。

少年藤井樹的暗戀,看似無疾而終,實則在十年後開到荼蘼。

那個與他同名同姓的遲鈍女孩,再不會忘記,有人曾喜歡她直到生命的最後。她會一直珍藏著他的心意,來自阿樹的以愛為名的美好力量從此在世間延續。

博子對阿樹的思念不會停止,但現在她會繼續向前看去,與愛她的人相守。

小樽的一家三口,爺爺、媽媽和女兒,將會一直一直守著充滿回憶的老房子,還有一棵名叫「樹」的樹,直到有一日屋子塌掉。

所以,名為「死亡」的黑暗不曾阻止人們前行,因為美好的事物在他們心中永駐,推著他們一路向前。

而阿樹呢?

阿樹也是幸福的。

他最終長眠於雪山,還有心愛女孩的記憶深處。

END。

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一個治癒系的號」。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者喜歡《情書》,不如點個贊。

孤獨碼字的人總需要一點點動力,一點點就行。謝謝。

往期文章:

夏夷:為什麼連王國維也喜歡茶顏悅色?

夏夷:《假如愛有天意》:陣雨過後,只見彩虹不見你

夏夷:吉卜力的電影裡,我為何最愛《側耳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