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這個問題。

1。先體會一下兩人的對話

林嘉欣:

你小時候時時有人逼你反省自己,而我,是一個從來不會反省自己的人。

在想什麼,在想如何向老婆解釋?如何向自己解釋?為什麼要解釋這麼多?

笑什麼?我想要的,一定的會得到!

林嘉欣:做人為什麼不能簡單點?你上課時看似很民主,很開通,結果還是老古董。

張學友:我本來就是老古董。做完好學生就想做好老公,好爸爸,好老師。

張學友:聽說你經濟考砸了?要不我幫你補習?

林嘉欣:你到底是在挖苦我呢,還是想自己好過點?吶,我不是為了泡這個小妞,我只是想幫她補習。

林嘉欣:不用會考真好!

張學友: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場考不完的會考

林嘉欣:你做人真是辛苦

2。兩人對待生活的態度

張學友:

被生活的條條框框所限制。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在他心裡都有標準,公認的標準。好學生,好老公,好爸爸,好老師該是怎樣的在他心中都有清晰的標準。四十年來他一直按這標準規範自己,而這規範也讓他從引以為傲的公認高材生變成一個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好老師。我想,他也很困惑,怎麼我一個公認的高材生,按大家都認為對的標準來做,就成了一個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人呢?

從45分左右和梅豔芳的吵架來看,張學友其實是想拋下這標準的,然而他拋不下。在他和梅豔芳的爭吵,表面上是為了扔不扔垃圾,其實是對梅豔芳放不下以前,對自己拋不開條框而憤怒。

林嘉欣:

我的生活就是我的,與別人無關,與愛我的人無關,與愛我的人也無關。我知道我喜歡這個老師,所以我就去“勾搭”了;我知道我想開一家店,所以我透過兼職開店去了解了;我還知道自己想做導演,也相信我能做到的。從當前,近期目標,遠期目標都有很清晰的規劃。

張學友和林嘉欣都是“高材生”的料,但兩人的生活軌跡將會完全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向的。

對學業

張:年年考第一

林:我寫作文,是因為我想寫。而我對考大學這事是沒有興趣的,我也沒有意向去當大家口中的好學生

對感情、事業

張:我愛她,我想和她在一起,為了這個目標,我可以放棄我自己對事業的追求,我要做好老公,好爸爸。

林:我愛他,我享受和他一起的感覺,但不代表我要扮演你喜歡的角色。我有自己的追求,我有自己的目標,我不因別人的眼光,不因世俗的約束而改變我的做法。

3。反映了什麼

張學友一直活在別人的標準中,四十年來他一直在扮演大家覺得他應當扮演的角色,但是到了四十,他還是疑惑。他和林嘉欣之間關係的一步步突破,顯示他逐步跳出條框限制。然而在影片結束之前,他還是縮回來了的,應該說他還沒真正跳出去的,這點從他和林嘉欣最後的對話可以看出。 至於在結局,張學友有沒有跳出來,導演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不過,起碼一隻腳是邁出去了,因為,他終於放開各種束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讀了那麼多李白的詩,還沒去過長江看過呢,我們去看一看,回來再說吧。”

林嘉欣做自己,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與別人無關。

有人喜歡當演員的感覺就一直當演員,有人喜歡做自己就一直做自己,有人想做自己卻只能當演員。

我從來未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為什麼我得到的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四十,不一定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