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為何稱呼自己為隋李?唐宗文化2019-07-11 12:19:06

《長安十二時辰》開播後,在第一集當中,易烊千璽扮演的李必一出場時說自己姓隋李,不姓唐李,此“李”非彼“李”,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長安十二時辰》一劇對於歷史的高度還原,其作者馬伯庸是功不可沒的,因為馬伯庸除精於文筆外,還紮實的掌握大量史料,並能夠將這些真實的史料運用在寫作中,將其融入到故事情節之中。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一些人物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但是故事是作者馬伯庸虛構的,所以故事本身在歷史上並不存在。劇中最突出的表現人物,莫過於李泌(劇中李必)角色的塑造。

《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為何稱呼自己為隋李?

首先我們先來大體瞭解一下李泌其人,原型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字長源,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謀臣、學者,西魏/北周“八柱國”李弼的六世孫。主要成就是歷仕四朝,參與平定安史之亂,計困吐蕃,輔佐德宗。《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天寶三年,即公元744年,那一年,李泌22歲。不管是在劇中還是在真實的歷史上,此時的他確實已經是少年名士,顯於宮廷皇室貴勳之中。

《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為何稱呼自己為隋李?

那麼要弄清楚所謂隋李,唐李之間的區分,我們先得從歷史上的三國時期開始說起。

東漢末年,所謂群雄並起,其實就是中國門閥貴族之間的一場豪賭。當時諸葛家,司馬家,袁氏家等大的世家貴族開始爭奪天下,三國結束後三家歸晉,結果司馬家笑到了最後。但也並沒有走出多遠。隨著舊門閥的沒落,新的軍事門閥集團開始崛起,這幫人有一個全新的名號,叫做“關隴軍事貴族集團”。

《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為何稱呼自己為隋李?

北魏時期,為了保障首都平城的安全,在沿邊地區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內蒙古南部建立了六個軍鎮,合稱六鎮。這六鎮既有鮮卑貴族,也有漢族地主豪強。他們互相通婚,胡漢雜糅,文武合一。而隨著北魏分裂,在東、西魏的爭奪戰中,為了把北方六鎮武將和關隴豪族的力量統一起來,組成了以八柱國為核心,以大將軍、開府為主要成員,以府兵系統為基礎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關隴集團”。他們除了靠金錢及學識之外,更多的是利用武力來達成自己目的,是一個超大型的軍事貴族集團,決定著天下形勢的走向,他們延續了中國貴族時代的壽命,並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偉大時代。

《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為何稱呼自己為隋李?

在歷史上他們分別開啟了四個王朝,分別是西魏,之後是北周,然後是隋唐。李唐代隋實際上就是關隴集團內部的權力更替。由於他們在建立西魏的過程中有八個人付出了巨大功勞,因此被西魏封為“柱國”,也就是後來的八柱國,這八個人裡面有兩個姓李的,一個叫李虎,一個叫李弼,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異性兄弟,北周建立後,由於李虎已死,於是北周追封他為唐國公。他兒子李昞襲父親職位。然後李昞生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李虎的孫子,名叫李淵。他是唐朝開國皇帝,於是後人稱這一李姓為李唐。這就是李唐一姓的由來。

《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為何稱呼自己為隋李?

李弼比李虎死的晚,他在北周建立後被封為魏國公,他的孩子也很多,他最有名的就數在瓦崗寨當過土皇帝的曾孫李密了。李泌是李弼的六世孫,由於李虎和李弼都是八柱國裡面的世交,有八輩之交和過命的交情,之間又有姻親關係,並且他們之間的後代們關係也不錯,因此李唐建立後,對李弼後代也恩遇有加相當的照顧。

《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為何稱呼自己為隋李?

因為大家都姓李,在唐朝一個朝堂裡混,分不清楚的話容易起一些衝突,這對當時的皇室來說是大逆不道的。因此李弼的後代們為了避免一些生活和政治上不必要的麻煩,就在向外人介紹自己的時候在前面加上個隋字,以示區分,而李唐皇帝也希望如此最好。時間久而久之,大家就成了習慣,說自己隋李的,意思是自己是李弼的後代,不是皇親,而李唐皇室血統成員就會直接說自己姓李。

《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為何稱呼自己為隋李?

感謝大家認真的閱讀“唐宗文化”的文章,如果您喜歡,請關注、評論、點贊、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