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後感400字怎麼寫?使用者36192360011031022020-01-03 23:19:40

剛看完法布林的《昆蟲記》。仔細品讀了他的序,字裡行間嚼出了特別的味道,隨手記下來,整理下思緒。無疑,法布林對於昆蟲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將各種蜂類,各種蛾子,各種蜘蛛稱為“我的朋友”。字裡行間洋溢著熱愛和牽掛。而那片雜亂的植物園就是他的聖地。當他坐在雜草從生的園地裡,觀察各種生物的時候,一定是心滿意足,一定是心情愉悅並放鬆的。以他的觀點來看,一片綠意盎然的草地,就是一個宏偉的世界,精彩紛呈,熱鬧繁華。不過呢,我相信,將一個普通人放在那個園地,怕是隻能看到滿眼的荒涼與孤寂,目中所見,僅是荒草叢生,滿眼破敗淒涼……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心境上的差別?一幕相同的景色,為什麼會對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影響,為什麼會引起不同的情緒變化?知識?並非如此,正如法布林自己說的,他六歲時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他的各種“珍寶”對於別的孩子來說,完全沒有什麼吸引力。他自己將其歸於“天賦”。當然,他確實是個天才。大部分人,喜歡什麼呢?如果可以自由支配金錢的話,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穿著高檔的服飾,在高階娛樂場所,或者美食,或者美樂,或者美色,或者引朋呼友,或者醉酒夜舞。正是人生得意需盡歡。絕對沒有太多的人一心想念,去一個荒坡看螞蟻捕獵……是啊,大多數人的“舒適區”,在於金錢和權利。只有少數的人,將舒適區放在了曠野荒原……從法布林的文中可以看出,金錢和權利,還有與眾人之間的交際,讓他煩悶不堪,讓他心生厭惡。等他稍微有了些閒錢和空閒的時間便迫不及待的建設他的“聖地”,一個位於曠野上的“實驗室”。(其實就是一片荒地……)當然,我們知道法布林是個“天才”,我們承認他的天賦和博學。那麼,普世的價值觀,是否就不好呢?追逐金錢與權利是否有錯?應該是沒錯的。人類作為一種極度社會化的動物,努力分出階級,維持階級,並加強個體間的互動,加強感情的交流,完全沒有錯。絕大部分人只有在不斷於社會糾葛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平靜和滿足,平復情緒上的焦慮,才能心安理得。若非如此,社會便非社會。若是沒有像蒼蠅逐血肉一般執著的追逐金錢與權利,社會便即難成社會。那麼,像法布林這樣的“隱士”有何意義呢?或許,這是造物特意的安排,一切皆有緣由,一切皆有“天命”。只不過,作為一個個體難以察覺其中的奧妙。存在即合理。大自然的安排,作為一個人類個體,確實難以完全明瞭。就像書中提到的松毛蟲,人類看它們的行為,處處缺陷,比如:將它們的絲組成閉合的圓環,松毛蟲們就會順著這個圓環不停的轉下去,直到死亡或意外發生……以人類的眼光看來,它們無疑是不那麼聰明的。當然,松毛蟲也不會理解,有一個人在觀察它們,並皺眉於它們的愚蠢。那麼,誰又知道,有什麼“東西”在看著我們,而我們卻同樣一無所知呢?我們不知道,那些在我們理解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