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咖啡會談的組成要素?vine8692021-05-30 17:10:39

一、世界咖啡活動流程

設定(或找出)主題;

確定館主,之後引導組員各自尋找感興趣的話題;

(其中,每桌的館主都不能動,只能是就一個主題進行深究,每次帶不同的人來品這杯咖啡,而來喝咖啡的人必須要換桌,要去喝不同的咖啡,去參與不同問題的討論,而不是一直不動)

歡迎各位咖啡客,然後簡要說明討論的問題;

使用說話棒,自我簡介(30秒)並自由發表觀點;

迴圈;

尊重規則,使用視覺記憶寫下關鍵的想法或重要的概念;

定時換組;

集體會談,交流想法。

二、世界咖啡的原則

設定好情境;

營造空間;

探索真正的問題;

鼓勵每個人都要有貢獻;

歡迎、包容並連線多元的觀點;

集體聆聽深層次的見解、模式。

分享集體的發現。

三、會談參考話題

企業大學的定位與價值;

企業大學如何與公司人才戰略、發展戰略相匹配;

企業大學的建設與運營管理;

如何運用相關工具、技術和方法來提升組織績效;

企業大學如何整合資源,支援企業大學的運營;

企業大學如何做好知識管理;

企業大學應該如何做好領導力的培訓。

邱老師提出:本次會談我們根據步驟,也就是上面的從第三點到第五點,迴圈三次,喝三次咖啡。在這對關於企業大學的建設與運營管理、企業大學的定位與價值和企業大學如何做好知識管理進行分享。

主題一:關於企業大學的建設與運營管理

關於企業大學的建設,首先就是企業在什麼情況下適合建立企業大學?

其次就是企業大學的建設中最重要的就是課程體系的建立,來自長城汽車的鈕院長髮表了自己的觀點:他們請東軟做了一套e-learning系統,但是發現課程只是很多,形式都是一樣的,他們想要透過員工的需求分析來決定如何去開展課程,但是發現需求都很散,還有選培訓地點什麼的,在這個過程中,他總結出了兩個:一個是動態需求,就是在崗位時需要達到什麼樣的能力,如五力能力模型,然後會有領導力,團隊等課程,最後再決定,另一個靜態需求,課程開發的方法一是從光華管理學院購買一些課程,另外就是從汽車行業的精英中去自己培養講師去開發課程,還有就是各業務口的老大去開發課程。

最後,大家談論到了其實企業大學並不一定非要有實體,企業大學的宗旨是在培養企業變成一個學習型組織,給企業創造一個互相學習和知識共享的平臺,不在於花很多的錢去買什麼系統等;此外吳教授也提到了要慎對企業大學,尤其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沒有足夠的實力去開辦企業大學,所以可以採取企業、行業合作的模式去開辦企業大學。另外,企業大學是建立在培訓中心基礎之上的,鈕院長說培訓中心解決不了問題。

主題二:企業大學的定位與價值

針對於這個主題,大家的觀點都比較鮮明,主要是以下幾點:

企業大學是企業的知識管理中心和利潤中心。

企業大學需要根據公司的目的和需求去開展實施。

企業大學其實是一個知識積累,內部分享,知識沉澱和傳播的平臺。

企業大學是開放的,它是圍繞企業的盈利,與企業的知識體系連線緊不緊密。

企業大學的目的在於發掘人才,以及知識傳播管理。另外,它把企業的事件可以做成案例以供研究,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

主題三:企業知識如何管理?

企業大學主要是一個知識管理,交流,分享的平臺,但是也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員工離職時會帶走企業的知識,有的員工不願意交流他們的知識等,就是面臨著知識的流逝,其中,這些知識還包括很多人的工作經驗等。

針對於這一主題,來自臺灣的賴思菲女士跟我們分享了她經歷過的美國一些企業的事蹟,併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很好的知識管理的方法。

她說:在10年前,美國出現了一股“嬰兒潮”,就是公司一些老員工要退休了,但是突然發現,剩下的員工根本沒辦法把工作承接下來,這些老員工的知識沒辦法進行傳承,所以面對這個問題,公司就將這些老員工進行集合,將他們的經驗和知識進行研發,專門開發出課程,來對下面的員工進行知識和經驗的傳授。其實在美國,是有專門研發課程的人和講課的人,那些研發課程的人不一定會講課。

賴思菲女士在之後也跟我們分享了她現在跟有些企業合作的“工作坊”的工作思路,就是專門為公司研發適合公司的課程的一個機構。主要就是針對於知識傳承的問題:

首先,需要找出公司最賺錢的人群,可以從全國範圍內找,比如華中區,華南區,華東區各找一些人進行集合(這樣的話,他們離職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總不至於都離職吧?),然後讓他們的業務人員(top sales)把自己成功的經驗流程畫出來,他們必須要是樂於分享的,最優秀的人。之後,top sales 和top manager一起把自己在工作中會遇到的瓶頸問題標出來,然後,根據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進行分組,每組去研發課程解決瓶頸問題,這些課程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授課的,這樣的課程會在2天之內開發完成(因為他們是帶著準備來的),之後,會在1個月的時間內反覆實驗,進行講解,最後再反饋,再修改即可成為一套比較優秀的課程。

賴女士說這樣的開發過程(工作坊)可以作為一種模板在很多企業開始使用,她希望各個企業從這種方法開始做起,開始去整理自己公司的知識體系,希望每個企業都能夠做好知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