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人性和理性的重要性?秀秀86632021-11-27 13:28:41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為妻子張兆和寫的一篇小說。沈先生生於軍人世家,他的作品中對於農人與兵士,懷了不可言說的溫愛。這篇小說也是如此。

十四歲的少女翠翠和年邁的爺爺在世外桃源般的小山城茶峒裡相依為命,靠為人們擺渡生活。茶峒位於四川和湖南兩省之間,遠離城市,也遠離了戰爭之苦。這裡的人們安靜平和,民風淳樸。情竇初開的翠翠,與船總順順的二兒子儺送,一見鍾情,同時大兒子天保也看上了翠翠。

天保為了成全弟弟離開家,出了意外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順順無法接受翠翠間接逼走了大兒子,還嫁進家門,要求二兒子娶團總的女兒,儺送憤然離家。知曉翠翠心事的爺爺也無能為力。後來爺爺去世了,儺送沒有回家娶翠翠。也許有一天會回來吧。

開放性的結局讓人浮想聯翩。也許天保並沒有死,也許儺送會與翠翠終成眷屬。

無論是小城中奔走的商人,還是船總順順,又或者翠翠和爺爺,那個曾經追求過翠翠母親的老馬兵,都對身邊的人都充滿了寬容與愛,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這種不計回報的愛,實屬難得。

01 大愛無邊,無怨無悔

爺爺從二十多歲開始,就在河上擺渡,渡頭為公家所有,故過渡人不必出錢。有的人看翠翠爺孫倆不容易,總是要給錢。爺爺拒絕不過,把人們給的錢換成菸草,茶葉,送給過路人,自己不存半點私心。安貧樂道。

爺爺年紀大了,本該休息了,但牽掛翠翠,擔憂翠翠的未來一直堅持工作。工作只是為了餬口,無所謂熱愛,本該休息的年紀,卻因為操心外孫女的生活仍然工作著,唯有翠翠是老人的精神支柱。

茶峒民風淳樸,每到雨季漲水的時候,有些勇敢的人,也愛利,也仗義,同一般當地人相似。不拘救人救物,卻同樣在一種愉快冒險行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見及不能不為之喝彩。

甚至於出賣身體賺錢的妓女,也是有情有義的,一旦認準了某人,就會耐心的等待他的歸來,大家對她們並沒有偏見。

茶峒的名人順順灑脫仗義,公正無私,為人既明事明理,正直和平,又不愛財。

無論是有錢有勢的順順,還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又或者是妓女,在茶峒這塊寶地,都是極享受當下的生活。人性的美在這裡得到了全方位的詮釋。安靜,祥和,自得其樂,這不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嗎?

老馬兵年輕的時候喜歡翠翠的母親,為翠翠的母親唱了很多歌。翠翠母親去世後,馬兵並沒有因為求愛失敗而對翠翠一家有隔閡。反而經常幫助祖父和翠翠。祖父去世後,他發誓要讓翠翠得到祖父期待的幸福。

馬兵對翠翠的照顧,早已超越了當年對心愛女子的痴心,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重讀《邊城》,我彷彿回到了那種日色慢的生活。我們懷抱著太多的慾望和理想,努力的拼搏,不斷去尋找更好的前程,卻忘了在旅途中,好好看看正在經歷的一切。

木心先生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是從前的生活簡單,還是現在的生活太複雜?我們很少能靜下心來去細細品味生活中的美了。

端午節祖父請了人擺渡,自己帶著翠翠去看龍舟。善良的爺爺想讓那個朋友也進城去看看熱鬧,安頓好翠翠後就馬上回了渡口。翠翠獨自等爺爺回來,偶遇了在河裡捉鴨子的二老。年幼的女孩心目中,萌生了別樣的情愫。

02 小愛情長,細膩溫婉

旁人的博愛和淳樸,父子之間,長幼之間的愛也很美。順順對於兩個兒子的教育,祖父對於翠翠的教育,甚至老馬兵對於曾經愛慕的女系的女兒的關照,都充滿了長輩對晚輩的溫情。

順順以身作則,教兩個兒子學貿易,學應酬,學習到一個新地方去生活。雖然家裡條件很好,對孩子們卻親力親為,不曾嬌慣。從原文中這些內容可以看出:

兩兄弟既年已長大,必須在各一種生活上來訓練他們的人格,作父親的就輪流派遣兩個小孩子各處旅行。向下行船時,多隨了自己的船隻充夥計,甘苦與人相共。蕩槳時選最重的一把,背纖時拉頭纖二纖,吃的是乾魚、辣子、臭酸菜。睡的是硬邦邦的艙板。

順順的教育是成功的。一分教育的結果,弄得兩個人皆結實如老虎,卻又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依勢凌人。故父子三人在茶峒邊境上為人所提及時,人人對這個名姓無不加以一種尊敬。

而祖父對於翠翠,又何嘗不是如此。從不收過河人的錢,剛直不阿,不貪小便宜。翠翠羨慕同齡女孩穿漂亮衣裳,帶鐲子。當女孩的母親給翠翠一些錢的時候,翠翠硬把錢送還給別人了。有了錢,她儘可以進城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她沒有這麼做。爺爺的教育不允許她這麼做

雖然很羨慕,自己也很喜歡,但祖父教導的禮儀剋制了自己的行為。

順順的大兒子天保看上了翠翠,順順也覺得翠翠很適合做兒媳婦。爺爺一直憂心翠翠的未來,從物質條件上來看,能嫁給大佬,翠翠以後衣食無憂。

長大的翠翠逐漸有了母親的模樣。這讓老人想起了傷心往事。女兒自主選擇的感情,卻也為此付出了生命。

祖父口中不怨天,心中卻不能完全同意這種不幸的安排。到底還像年青人,說是放下了,也正是不能放下的莫可奈何容忍到的一件事。

女兒的事情無可奈何,那翠翠是否也會走上母親的老路,追求美好的感情卻不得善終?祖父覺得自己時日不多了,捨不得離開,卻又不得不會翠翠盤算。正如書中所說:

“每一隻船總要有個碼頭,每一隻雀兒得有個窠。”

翠翠中意的人是二佬儺送,可出於少女的羞澀和情竇初開的慌亂,沒辦法向祖父表明心意。面對大佬的提親,祖父是開心的,但還是想讓翠翠想母親一樣,選擇自己喜歡的人,這樣的不果斷在旁人看來,祖父模稜兩可的態度是對順順家的不尊敬。

兄弟倆同時喜歡上了翠翠。得知弟弟和翠翠互相喜歡後,大佬選擇了退出,在一次意外中身亡。順順白髮人送黑髮人,非常傷心。沒有了大佬,翠翠和二佬就能在一起了嗎?

祖父再次跟二佬求證心意的時候,順順一家都誤會了祖父和翠翠。大佬的死像一堵牆,橫亙在翠翠和二佬中間。

二佬剛失去了哥哥,祖父這時候來試探他不妥。雖然二佬喜歡翠翠,可現在不是時機。祖父對大佬拒絕不果斷,沒了大佬後擔心翠翠的未來,可在順順和二佬的眼裡,他並不關心大佬的死。

雖然後來順順想通了,大佬的意外不能全怪翠翠,但翠翠明白了祖父所擔心的一切後,不再那麼單純的為心上人擔憂。她要在渡口陪著爺爺。

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也沒有結果。

03 酸甜初戀,動人心絃

“火是各處可燒的,水是各處可流的,日月是各處可照的,愛情是各處可到的。”

翠翠自幼跟祖父一起生活,沒有得到過母愛,也沒有同齡的朋友。祖父和黃狗就是她唯一的朋友。她也是一個愛漂亮,嚮往外面世界的可愛女孩。

端午節翠翠偶遇二佬,產生了一點小誤會,兩個年齡相當的年輕人心中,都產生了別樣的感情。往後的許多節日,翠翠都覺得不如那個端午所經過的事情甜而美。

翠翠看喜轎,聯想到自己出嫁的樣子,會臉紅,會害羞,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爺爺也有了心事。

第一年端午,翠翠偶遇了二佬;

第二年端午,大佬送了鴨子給祖父,同時表示自己喜歡翠翠,希望娶她為妻

第三年端午,二佬邀請翠翠到自己家中去看龍舟,並且給她留了最好的位置。同時也有鄉紳的看中了二佬想把女兒嫁給他。

三年了,兩個人的心意有增無減。翠翠沒有母親,沒有朋友,慌亂的內心無從解釋,也無從排解。爺爺關心翠翠,卻沒教會她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聽聞鄉紳要送一座磨坊給二佬的時候,翠翠吃醋了,又難過。大家都知道,做磨坊的主人強過撐船的。翠翠兩手空空,什麼也沒有。這份還沒來得及說出口的感情,會有未來嗎?

翠翠到河下時,小小心腔中充滿了一種說不分明的東西。是煩惱吧,不是!是憂愁吧,不是!是快樂吧,不,有什麼事情使這個女孩子快樂呢?是生氣了吧,——是的,她當真彷彿覺得自己是在生一個人的氣,又像是在生自己的氣。

大佬得知弟弟喜歡翠翠,並且翠翠也中意他的時候,主動放棄了競爭。遠走他鄉卻遭遇了意外。

祖父憂心翠翠的未來,大佬出事,二佬出走。翠翠怎麼辦?祖父在雨夜去世了。他一心想把孫女交給一個他放心,翠翠也中意的人,造化弄人。

爺爺去世了,心儀的人遠走他鄉。翠翠彷彿一夜之間長大了。

英國詩人拜倫說過,初戀總是很羞怯的。

它讓人患得患失,讓人牽腸掛肚。正是這無法預知結果的愛戀,成為了人們心目中難以忘懷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