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運營為何多數都“難產”?JU時代2019-04-10 20:21:51

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週期的,大部分群都經歷瞭如上圖所示的生命週期模型,一個群走完整個生命週期模型長則6個月,短的甚至只需要1周。

我們必須認識到,即便是出於商業目的而去主動管理一個社群,在運營非常好的情況下,群也是有生命週期的。

這個生命週期大概在兩年左右。

為什麼是兩年?

第一,來自我們自己對過去論壇壇主活躍度的觀察,一個論壇的熱心壇主往往堅持時間很難超過兩年,同樣,一個群的熱心群管也很難超過兩年,即便是專職團隊管理,兩年內群的運營給社群群友帶來的新鮮紅利也會消失殆盡。

第二,是因為一個群在兩年的生命週期內一般而言已經完成商業價值的轉換。即便是死忠品牌粉,你的產品又不斷升級換代,那麼在兩年內,從商業上講,該挖掘的商業價值也挖掘得差不多了,繼續維護成本會超過回報。

很多人建立一個群,開始想法很多,比如交友交換資源,一起共同成長進步等。但是如果一個群想法太多,其實運營就會變味。

所以,在建群初期,就要深入思考一個問題:對於群員而言,加入一個群會得到怎樣的回報?因為人類是趨利的,他要計算自己的付出(比如時間成本)與回報是否平衡。

有的群大家會覺得收穫很少,既不能收穫人脈,也不能學到乾貨,乾脆退出。有的群大家會覺得收穫一半一半,能學到一些東西,但是也要忍受很多刷屏騷擾,分散工作注意力。

有的群大家會覺得收穫很大,這種收穫有的是一次性點破思維的侷限,有的是認識了一個好朋友,有的是透過持續分享獲得了成長,特別是收穫成長的人會覺得自己找到了歸屬感。

顯然能夠長期做到讓大家感到收穫很大並不容易,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腦力,所以才有了社群大多短命的結果。

社群短命的七宗罪

失焦是導致群消亡的第一個原因,也就是缺乏一個明確而長久的定位。

很多群成立後往往快速拉入很多人,結果偏離了群主最初建群的目的,整個群因為缺乏共同的話題和活動連線,就變成了一個灌水群。

沒有人經常分享有價值的話題,時間長了群員就失望了,既然成為了工作的騷擾,不如退群,等待下一次衝動再入新群,如是迴圈。

如果在入群前群員能夠告訴別人加入這個群的價值和交流機制,對群的生命力反而更好,但是現狀是大量的人花費大量的時間把自己認識的人納入一個群,但對於群的主題、定位、分享機制都沒有通盤考慮,還真的以為有去中心化自組織奇蹟呢?

沒有定位的一個表現就是什麼人都可以入群,結果一個群裡既有大牛又有新手,把不同層次的人混在一起,認為這是所謂去中心化自組織,殊不知這恰恰是把牛人給騷擾走的最佳方法。

事先通盤考慮過群的主題、定位、分享機制的群壽命更長,灌水群必死。

無首是導致群消亡的第二個原因,也就是缺乏有影響力或熱心的群主或群管。

在這裡要特別區分一下“去中心化”的概念,很多人覺得一個社群有領袖、有管理、有規矩就是違背“去中心化”的宗旨,這是一個誤解。

所謂去中心化,更重要的理解是指內容、資訊不再是由專人或特定人群所產生,而是由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結果,與為了讓參與更積極、溝通更暢通、結果更多元進行的管理和有人維護並不衝突。

定位再準的群,沒有人主動管理和維護,也是無法持續運營的,不可能完全自組織,只能解釋為中心碎片化,組織網路化。

為了便於管理,群主或群管理員都是最佳的選擇。

第三個原因是群主個性過於強勢。

有一種群是因為群的規模擴大了以後,群主為了管理群,往往制定了嚴格的群規,但是越是嚴格的群規越容易帶來爭議,因為很多人不喜歡一個網路組織有太多的約束。

比如很多群主希望群裡少一些閒聊,多一些乾貨,不要發和主題無關的話題,那麼有的群員會認為一個只聊專業話題的群沒有趣味,不認同這樣的規矩,他們認為應該有一些輕鬆活潑的內容活躍氣氛。

大部分群主是認可群可以輕鬆活潑一些的,但也有一個度的問題,群的規模越大,這個度就越難把握,直到群不得不建立嚴格的約束。

一個群的群規形成,最好是經過群員的討論,並達成一致後,才容易得到遵守,如果群主要推出強勢群規,那麼群主就必須比群員影響力等級高一個數量級,這樣才能獲得遵守群規的心理優勢。

所以,強調民意的組織紀律比強調個人權力的群壽命更長。

第四個原因是騷擾。

騷擾有兩種。

一種是垃圾廣告。所以群規要提前宣告,管理員要及時治理。這就要求管理員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及時上網,關心每一個群員,要特別留意混進群發垃圾訊息的人,並及時清除。如果一個群經常有人發垃圾訊息,群管沒有及時處理,馬上這個群就會淪為死亡群。

另一種是過多的閒扯灌水。一個超過200人的群,一人說一句你也得看半天,如果正在工作或是學習,群訊息在不斷閃爍,經常打斷一個人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節奏,時間久了也會讓很多人選擇遮蔽。所以如果一個群的人數過多,要選擇一定的禁言措施,比如工作時間群內不聊天,晚上和節假日隨意,這樣就會改善很多。

第五個原因是群缺乏固定的活動形式。

一個群想做得有聲有色,不讓成員感到無聊乏味,必須有定期的活動。

最受群歡迎的活動形式應該是定期分享模式。一種常見的組織方式就是由群主提前協調群員,規劃每週1~2個主題,邀請不同群員或者外來顧問分享,每次用1~2個小時,在約定的時間邀請群員一起交流討論,聚焦特定主題,這樣就有了“集體創作”的感覺。

如果一個群規模超過40人,又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組織大家在一起,大家沒有定期的互動、協作、討論,沒有熟知度,沒有凝聚力,沒有歸屬感,那麼這個群的生命力很快就會衰退。固定的分享會讓群員產生一種身份認同感。我在這個群,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這種身份認同感也是群員願意留下的重要理由。這種身份認同感消失的時候,群員很可能會選擇退群。

不過如果一個群的規模不超過40人,大家在一起的理由可能是因為興趣相投,認同度高,願意一塊聊,因此就不需要刻意限定分享形式。

第六個原因是“蒸發”。

當新成員不斷湧入一個開放聊天群時,群中最有價值的成員會發現,群成員平均價值水平的降低讓自己繼續待在這裡已經沒有意義了,於是他們就會選擇離開。這批成員的離開進一步降低了群的價值,於是惡性迴圈開始了:越來越多高價值的成員選擇離開,直到有一天這個群徹底淪陷成了一個平庸的聊天群。

用一個專業的科技詞彙來表述這一現象叫“蒸發冷卻效應”。蒸發冷卻是指液體在蒸發成氣體的過程中會吸熱,從而降低周圍的溫度起到冷卻的效果。

群的開放意味著它對成員的加入沒有選擇性,如此一來,最想加入群的成員會是那些水平在群目前平均水平之下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從群中學到更多東西。他們的加入從長遠來說必然會對團體造成不利影響。而那些相對封閉的群能更好地應對這種問題。這種封閉群對成員的加入有著極高的要求,一般都是採用邀請制。由於小眾而又封閉,大部分此類群都只是低調地活在大眾的視野之外。

第七個原因是陳舊,也就是成員總是那麼幾個人,失去了新鮮感。

上一個“蒸發”讓我們知道了新成員帶來的副作用,但是如果一個群的成員長期沒有更新,那麼這也可能是群走向死亡的開始,任何組織都需要經常換血,沒有新血注入,群往往會沉寂。

社群運營為何多數都“難產”?情思我願2019-04-11 19:36:47

社群的價值,它直接決定社群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口碑。經營社群需要不斷地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要求發起者有足夠的魅力,才能吸引廣大的粉絲,而這不是一朝一夕 靠欺騙獲得的。需要有真才實學才行,這就是要求經營社群者需要花大精力去打造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