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隋朝比唐朝富裕,這話有理嗎?有何依據?榆樹錢112019-10-08 13:15:03

有道理,不準確,是奠基。聊聊三個皇帝的故事。

一,隋文帝楊堅的節儉厚民與開皇盛世

1、楊堅為北周外戚奪權立國,他提倡節儉反對奢侈。他自己現身說法,不許皇族和嬪妃配金戴玉,都配銅鐵飾物。不許穿綾羅綢緞,都穿普通布帛。2、反腐敗,他曾經私訪洛陽,撤銷二百多貪官汙吏。3、減輕老百姓賦稅,實施租庸調製,發展經濟4、開科選拔人才。5、統一北方,結束戰亂,奠定基礎。

二、隋煬帝的悲劇。隋煬帝是個暴君,但絕不是個昏君!(費孝通語)楊廣喜好詩文,也是一個有宏圖大略之主,曾經親自帥兵統一南方。他當皇帝第一件事就移風易俗,建立科舉制度,徹底廢除門第制度的九品中正制,以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大批寒士知識分子,掌握政權,人才濟濟。他看到南方經濟繁榮發展,就決定開鑿大運河,成為溝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他營建洛陽發展經濟,修御道廣建糧倉,為了徹底擊敗進犯東北地區的高句麗,三證高麗,還溝通西域和臺灣。他還整理保護中華文化古籍,建立圖書館。只不過他好大喜功用兵太急,徭役繁重,導致造反丟了江山。落得荒淫無道,窮兵黷武。

三、李世民的故事《貞觀政要》寫了。

大唐王朝創造性的批判和繼承了隋朝的繁榮,而且加以發揚光大。“漢承秦制”“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繼承了隋朝繁榮也吸收了隋煬帝楊廣的失敗教訓。唐太宗李世民就經常與手下人說,民以載舟,民亦能覆舟。隋煬帝楊廣不聽勸告,結果丟了性命。李世民勵精圖治“貞觀之治”,1、吸取隋亡教訓。2、繼續隋朝,租庸調製,輕徭薄賦3、繼承隋三省六部制,相互監督集體領導制度,防止個人獨斷專行。4、繼續推進科舉制度,建立科學的選拔用人制度,廢除世襲制,讓大量有才能的地主知識分子參與政權,建立一套當時世界上最公平公正公開的選官制度。李世民高興的說“天下英雄皆入我彀中矣”5、皇帝善於用人納諫,剛直不阿的御史魏徵敢於直接抨擊李世民的過失制止其錯誤召令。李世民在後宮玩鴿子,聽說魏徵到了,慌忙置於龍袍內。魏徵卻東拉西扯不走,直至李世民尷尬認錯。李世民想修一個小露臺,被魏徵制止,難道你要當隋煬帝?宰相房謀杜斷,姚崇宋景等一代名臣正直廉潔,不媚上不怕權貴,名垂青史。從政治制度到經濟制度,李唐王朝都創造性的繼承和發展了隋朝繁榮發展成就,批判性的借鑑了敗亡教訓,從而,經過貞觀之治,武則天改革,再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發展,幾代人前赴後繼,終於出現了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開元盛世”!

治大國與烹小鮮,應該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