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和明思宗同樣面臨亡國之危,為何一個力挽狂瀾一個身死國滅?榮耀歷史2019-07-22 22:20:36

“榮耀歷史”用心為你解答歷史

明代宗,就是景泰帝朱祁鈺,《女醫明妃傳》中黃軒扮演的就是他,哥哥明英宗朱祁鎮遭遇土木堡之變被蒙古人俘虜,蒙古大軍長驅直入到北京城下,朱祁鈺臨危受命登基為帝,阻止北京保衛戰。最後在民族英雄于謙的指揮下,北京守住了。

明代宗和明思宗同樣面臨亡國之危,為何一個力挽狂瀾一個身死國滅?

明思宗,就是崇禎皇帝,從父親朱常洛,哥哥朱由校手中接過腐爛不堪的大明朝,雖勤勉刻苦,奈何病入膏肓,內有李自成起義,外有後金虎視眈眈,最終他成了亡國之君,在煤山上上吊自殺。

為何面對兩次嚴重危機,最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呢?

兩者的性質

景泰帝的北京保衛戰僅僅是一次戰役,只不過因為這場戰役保護的是北京城而顯得尤為特殊。蒙古大軍一開始只是想騷擾邊境,哪知明英宗送來了這麼大的紅包,於是他幻想著獲得更高收益,便想繼續攻打北京。

其實他的軍隊對攻城略地根本沒有準備,攻城器械都沒有,完全是想用明英宗做人質騙開北京城門,沒有得逞後又攻不下堅城北京,只能退兵。整個過程其實是一個短期時間。

明代宗和明思宗同樣面臨亡國之危,為何一個力挽狂瀾一個身死國滅?

反觀崇禎面臨的局勢是一個積重難返的困局,內部李自成在陝西的起義已經成燎原之勢,外部女真人逐步蠶食了遼東,崛起的勢頭已經無法抑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崇禎皇帝只不過是在慢性等死,神仙下凡也無能為力。

當時明朝的情況

景泰帝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含朱允炆),在朱元璋、朱棣時期,大明如猛虎,身強體壯,朱棣後面的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父子倆合力開創了明朝的“仁宣之治”,讓明朝的國力更上一層樓,所以景泰帝的大明正是壯年時期。

雖然經歷了土木堡之變,但是虎威猶在,將士用心,北京城又準備充分,只要北京守住半個月,各地的勤王大軍就會將蒙古人包圍在北京城下,這也是蒙古人沒有長時間圍城的主要原因。

反觀崇禎的大明,是病入膏肓,彌留之際的大明,內憂外患積重難返,朝廷上黨爭嚴重,政治昏暗,士大夫不再是為大明奔走,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爾虞我詐,崇禎也是看透了他們,所以不停的更換內閣首輔,殺兵部尚書。經濟方面,因為東林黨極力推行的免礦稅讓大明朝稅收銳減,一邊戰事等著用錢,一邊為了沽名釣譽減免稅收,最後崇禎皇帝求著大臣捐錢充當軍餉,也是無濟於事。

明代宗和明思宗同樣面臨亡國之危,為何一個力挽狂瀾一個身死國滅?

此時的大明朝由處於小冰期,天氣變幻無常,天災不斷,陝西等地顆粒無收,再加上腐朽的吏治,所以起義一茬接著一茬,逐漸耗盡了大明朝最後的生命力。

所以崇禎是面臨的一個已經掉下懸崖的馬車,他在馬車上,什麼時候墜毀只是時間問題,他無力更改。

兩者的比較

景泰帝朱祁鈺和崇禎帝朱由檢,兩人都不是昏君,但是也不是明君,在一定程度上都屬於平庸之輩。

朱祁玉做了幾年皇帝竟然還能被哥哥把皇位搶走,最後自己死的不明不白,可見政治能力並不突出,但是他做皇帝的8年時間裡,在仁政的施行上頗有功效,不過僅此而已。

朱由檢充分認識到當前明朝所處的困境,所以他很努力,很勤奮,甚至可以比得上朱元璋了,但是終究能力不足,從他殺袁崇煥等邊疆大臣,一昧相信東林黨等方面可以看出。

硬要比較兩人的差異,那麼就是用人了。

朱祁鈺登基後,馬上重用於謙,將北京保衛戰一切指揮交給於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反觀朱由檢,袁崇煥被他殺了,孫元化被他殺了,孫承宗被他免了,這些人都是在苦苦支撐遼東危局,是他們擋住了後金鐵蹄,然後朝堂上殘酷的黨爭讓朱由檢自斷臂膀,最後只能任由長城崩塌。

明代宗和明思宗同樣面臨亡國之危,為何一個力挽狂瀾一個身死國滅?

明代宗和明思宗同樣面臨亡國之危,為何一個力挽狂瀾一個身死國滅?全景歷史地理2019-07-22 20:54:22

明代宗屬於明朝中前期,明思宗則是明朝大後期,國家實力不同。明思宗時期,內憂外患,軍民分崩離析,跟明代宗時期軍民上下一心抵抗外族不一樣。

蒙古靼噠跟滿族女真實力不一樣。蒙古是傳統的遊牧民族,元朝滅亡後其實沒有問鼎中原的野心,最多也是擄掠人口牲口。滿族不一樣,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是一個國家建制。皇太極後來改國號為大清,向天下表明問鼎天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