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發展到宋元明清,為什麼注重理論?待曉兒2020-08-02 20:51:53

我們能發現一個比較好玩的事情,在漢代之前,幾乎沒有人會去考慮文學作品應該如何去寫,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才突然開始關注這些事情。

而詩歌這種文體,宋朝之前雖然也有一些作者去“論詩”,比如杜甫就特別喜歡和別人探討“詩歌”如何寫的問題,但是幾乎是不成體系的。

真正讓詩歌鑑賞這種文學批評的內容成為一種系統的學說,是從宋代之後逐漸興盛的。

古代詩歌發展到宋元明清,為什麼注重理論?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之前的人只會寫好詩,不知道為什麼能寫出來好詩嗎?

寫詩這件事,從天才獨有變成了人人可為,是從魏晉開始的

我們能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魏晉之前的詩人,包括魏晉這個時期,比如“三曹”、嵇康甚至更早的屈原等等,他們的人格魅力要遠遠超過作品的知名度。

如果要你講幾件曹植、嵇康等人的趣事逸聞,估計很多人都知道,比如七步詩的故事,臨刑前彈奏廣陵散等等,但是如果讓背誦一些詩歌,估計就很少有人能背完全了。

但是,如果讓背一下李白、杜甫這些人的詩歌,肯定就要容易得多。

這種現象如果不點破,估計很多人會忽略,但是如果一旦深究,其背後的緣由也是值得深思的。

古代詩歌發展到宋元明清,為什麼注重理論?

魏晉之前,人們關注作者的力度要超過作品。

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崇拜能寫出這樣優秀詩歌作品的人,而不是單純地欣賞作品。換句話說,人們更關注作者的才華,而不是已經成型的作品。

這是因為,當時的詩人寫詩是憑藉“天才”的。

在魏晉之前,那才真是一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年代,人們對於文學的創作還處於一種懵懂的時期,他們知道什麼樣的文學是好的,但並不清楚好的文學作品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所以我們看那個年代的“文學批評”作品,像《詩品》、《文心雕龍》、《典論·論文》等等,它們切入的角度不是教人如何創作,而是在講解這些經典作品的美妙之處。

但是,這種情況被一種詩體的出現所打破了,那就是“永明體”。

古代詩歌發展到宋元明清,為什麼注重理論?

“永明體”是南朝梁朝時期沈約等人在永明時期創制的一種詩體,是格律詩的開端。

話說,沈約、周顒等人沒事兒就喜歡聚在一起來探討文學創作,在一次集會上,他們偶然撞破了漢語“音韻”的秘密。

他們突然發現,用漢語寫成的詩歌,其韻律之所以如此美妙,是因為“聲調”的存在。漢語的讀音其實就像音樂中分為“宮商角徵羽”一般,互相配合才能形成美感。

所以,沈約用音樂來對詩歌進行類比。他說:

夫五色相宣,八音諧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

他們分析了一下曹植等人的作品,發現這些作品之所以這麼好,就是因為暗合了他們發現的規律。

古代詩歌發展到宋元明清,為什麼注重理論?

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突破性的進展,他們進而明瞭瞭如何來創作一篇好的詩歌。

於是,講求音韻配合的“永明體”詩歌應運而生,寫詩不再是“天才”的專利,如果能掌握漢語音韻的規律,人人都可以寫出來美妙的詩歌。

宋代之後,詩家開始尤為推崇杜甫,就是在進行創作規律的探索

雖然沈約等人將漢語“音韻”的規律應用於詩歌創作之中,並且提出了“四聲八病”等等規則。但是這種新的認知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只有極少數人能理解這些內容。

所謂的“四聲”,就是指“平上去入”四個聲調,而“八病”是指因為聲韻搭配不對而產生的八種弊病。

可見,“永明體”詩歌的創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它卻是格律詩的開端。

古代詩歌發展到宋元明清,為什麼注重理論?

唐代出現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二次詩體變革,第一次是由“四言詩”、“雜言詩”向“五七言”詩轉變,而此時出現的第二次就是“古體詩”向“格律詩”的轉變。

李白以古體詩著稱,走的其實還是“天才”的路數;而杜甫是以“格律”擅場,走的就是“努力”的路數。

所以,李白這種風格學不來,但杜甫卻是可以模仿的。

唐代正好是處於兩者交混的時期,所以詩體顯得比較雜亂,而文學批評上有一定的滯後性,更多的是關注作品本身的風格等等,很少去專門探究如何寫詩,反倒是像杜甫這些詩人比較喜歡考慮創作上的問題。

宋代的時候,宋詩走出了一條有異於唐詩的新路,注重理趣其實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是精華的內斂。

當時其實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宋朝的詩歌,所以喜歡“宗唐”,而“宗唐”的一大流派就是“學杜”的“江西詩社”。

古代詩歌發展到宋元明清,為什麼注重理論?

像陳與義、陳師道、黃宗羲等等名動天下的大詩人,其實都是“江西詩社”的頂樑柱,而南宋時期的陸游其實也是從學習江西詩社開始的,更別說後來的文天祥等人對於杜甫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

那麼,當時的人為什麼會去學杜甫呢?

他們學習的目的不是因為崇尚杜甫的為人或者精神,而是崇拜其作品,並且更為重要的是想要學習如何才能寫出和杜甫同等質量的作品。

那麼,這時候就出現了一些分析成名詩歌創作規律的文學批評,其中有“論文”形式的,也有批註形式的,還有“論詩”形式的,種類很多。

人們關注的重點已經從單純地欣賞文學作品,變成了對於文學創作規律的總結和歸納。

這種現象在明清時期尤為明顯。

古代詩歌發展到宋元明清,為什麼注重理論?

明朝人比較擅長“模仿”,並且技術非常高超,甚至他們有些人的作品混跡在唐詩選集之中,幾乎是毫無破綻的,可見創作理論在實踐上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而清代人更為擅長總結,像“肌理派”這種學派甚至達到了拆解詩歌形式和內涵的地步,不僅僅追求形似,連內蘊“精神”也要找出一些規律來。

所以,經過了唐詩的輝煌,格律詩已經取代了古體詩成為新詩壇的主流,這也就意味著人人都可以成為優秀的創作者了,“寫詩”再也不是天才們的專利。

古代詩歌發展到宋元明清,為什麼注重理論?

那麼,自己去總結規律,撰寫“文學理論”,研讀他們對於創作的理解,這就形成了一股長盛不衰的風習。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