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慧算賬2019-12-05 11:20:52

評價有好有壞吧,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或許其他人覺得好看,你覺得不好看,或者其他人覺得一般,而你卻有獨特體會和所得。

如果感興趣不如去下載個電子版的,瀏覽下。

如果你對金融感興趣,還是翻翻吧。

該書立足於自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300年間的西方近代史與金融發展史,透過揭示大量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再現了國際金融集團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雲覆雨的過程,透過分析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如何透過煽動政治事件、誘發經濟危機,控制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旨在告誡逐步開放的中國金融市場警惕潛在的金融打擊,為迎接一場“不流血”的戰爭做好準備。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鄉間農夫俊哥2019-12-03 13:04:35

貨幣戰爭只是一種設想,一種推理而己,描述了金融對國家經濟命脈的控制。並沒有十分確鑿的證據來證明貨幣裡描述的事實。

宋鴻兵先生的《貨幣戰爭》以金融為脈絡,交錯穿插於近200餘年世界經濟,政治,社會乃至軍事戰爭,將許多最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與最富戲劇性的歷史事件統統與金融聯絡起來,其構思之大膽,跨度之寬廣,令人驚歎。

《貨幣戰爭》這本書比較吸引人,瞭解知識看看可以,就保持一般心態去看吧。但僅限於大慨瞭解知識和激發興趣。關鍵還是要增加各方面見話,知道多了就有自己的判斷力了,格物致知。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曹正彪2019-12-03 17:11:19

應該去讀讀的書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喬譚2019-12-03 11:32:00

這是一本切合時事的力作,描述了金融對一個國家經濟命脈的控制,這本書精心策劃而作,到處看到斧頭的痕跡。可以看作一本戰略諮詢的方案。

美國金融界聯盟——接觸中國聯盟,2007年5月底成立,聚集了全美國銀行、保險等所有金融機構的力量,共同開展對中國的遊說和公關活動,他們的口號是:中國的發展,我們的機會。

他們的目標是,讓中國市場、金融市場的大門對他們更加敞開一些。美國金融界利益代言人,遠不止這個接觸中國聯盟,美國財政部長、國會不斷就中國的匯率和金融開放和改革發難,希望儘快參與瓜分中國金融資源和市場。

放在這個背景下,這本書具有一定的警醒意義,但打贏這場戰爭,依靠的必須是政府,包括業界、金融業界。 而金融業界的精英們,目前似乎都是外資銀行的“買辦”,因為他們高薪僱傭著他們。

目前控制外資銀行投資比例不失為一個笨拙的好辦法,外資一直想成立他們控制的獨立的銀行,而廣發行目前已引爆出淪為花旗支行的驚恐,實際上廣發銀行的模式在美國金融界廣為關注,被視為考驗中國金融開放的試金石,在強大的壓力下,廣發行被豁出去了。

這本書警告說,美國成長的歷史充斥著國際勢力的干預和陰謀,其中尤以國際金融勢力對美國的滲透和顛覆最令人吃驚,而卻最不為人所知,這讓人想起中國股市,以及各種國際投行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種種判斷和攻勢,他們透過媒體發出的公開言論和背後的金融勢力,左右著行情,不斷製造波動抄底漁利。

530行情, 廣發行的沉沒是第一個案例,也是典型案例,國有或者國有資本控股的銀行,由於種種原因終究可能會被吞噬。

由此迫切希望看到商業銀行,真正意義的商業銀行、私人商業銀行的誕生和蓬勃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造就中華民族自己的金融脊樑,但這條道路似乎是那樣的遙遠,一個原因是市場準入門檻高,另一個他們的興起本身衝擊了老牌的國資銀行、並由此受到阻礙。每個民族都相信這樣的邏輯,與其讓外族人控制不如讓本族人控制。

關於私人中央銀行的描述,想起了哈耶克談到的自由貨幣,以及貨幣的效率等問題。這是一個有趣的經濟和政治話題。

看了這本書,或許更能明白,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的真正含義。圍繞貨幣的戰爭為什麼那樣的驚心動魄並神鬼莫測。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芪香芮紅2019-12-03 10:08:05

貨幣戰爭只是一種設想,一種推理而已,作者宋鴻兵自己都坦言那是一種推斷,並沒有十分確鑿的證據的來證明貨幣戰爭裡描述的就是事實。但是,你結合一些相關資料,比如《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帝國金錢遊戲》《時代精神》來分析,卻會發現,貨幣戰爭也許並非是空穴來風。

在書中,作者宋鴻兵先生講述了以羅斯切爾德家族為代表的“國際銀行家”操縱世界300年工業化歷史的故事。他所講的那些聽上去令人震驚的故事都是真的嗎?不好說。

但在世界近代金融史上,羅斯切爾德家族的確曾有過很大的影響力。他們一度呼風喚雨,左右逢源,這些都是有案可查的。不過這個家族目前的情況如何,則不太好說。宋鴻兵先生認為,如果僅按照每年6%的收益率來計算其家族資產,到今天大約有50萬億美元之 巨。如此龐大的資產以什麼形式存在呢?應該主要是金融資產。可是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算,截止到2006年底包括各種衍生品在內的全球金融資產總值為 350萬億美元左右。這樣算來,僅羅家族就擁有世界全部金融財富的七分之一。

法國曆史學家布羅代爾就曾經指出,任何時期、任何國家 的上層都是由5%的人口構成的。這種被稱作“布羅代爾5%法則”的現象,在歐洲和美國表現得特別明顯。而少數上層成員中就一定包括羅斯切爾德那樣的家族。

也正是基於這一點,《貨幣戰爭》所依據的邏輯框架看上去還是正確的,更重要的是,它談了一個相當關鍵的問題。

以前許多人對貨幣問題的重要性過於低估了,以為貨幣不過是附在物質生產“肌體”上的“一張皮”,是派生物,其基本功能是服務於 物質生產,也就是說要方便貿易、加快流通、增進分工。就經濟學而言,不僅微觀經濟學中沒有貨幣的位置,在宏觀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中涉及貨幣及匯率政策的場 合,貨幣都是作為一個外在物存在的,其本身並非整個生產過程的一部分。有趣的是,在認為“唯有貨幣是重要的”貨幣主義經濟學家弗裡德曼看來,貨幣政策至多 在短期能夠對生產過程施加些影響,而長期看貨幣是中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流行於中國的制度經濟學,其中也幾乎看不到貨幣的蹤影。對此,宋鴻兵先生則反 其道而行之,在《貨幣戰爭》中明確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真相是金融資本不僅主導整個物質生產過程,而且控制整個人類歷史程序。 對接受主流經濟學的人而言,貨幣作為一種權力並被國家或國家背後的金融大亨用來作為實現自身目標之工具,這一邏輯很新鮮,甚至有些振聾發聵。其 實這並不是全新的或具有獨創性的觀點。列寧在一百年前就曾在《帝國主義論》中說過,資本主義的高階階段之一便是金融寡頭的壟斷。希法亭於列寧之前在《金融 資本》中也深入地觸及了這一命題。

除此之外,一些非主流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也從不同的角度探討過貨幣本質問題。德國經濟學家南普在其1924年出版的《貨 幣的國家理論》中就曾明確指出,貨幣和國家密不可分,脫離了國家的貨幣便成為無源之水,而沒有以貨幣表現的徵稅權力的國家則形同虛設。古德哈特在1998 年的一篇題為《貨幣的兩重含義》論文中,更是喊出了“貨幣即權力”的口號。而當今走紅的金融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六年前出版的《金錢聯絡》中論證說,貨幣 的主要功能並不在於使世界運轉起來,它自始至終都是使支撐現代經濟生活的各種制度得以形成、並與戰爭密切相關的政治事件。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孔雀翎丶羽2019-12-30 20:24:11

貨幣戰爭啊,你就把錢看成是大濤大浪,來時帶著一堆海鮮魚蝦,一片繁榮,走時風捲殘雲,什麼也不剩下,不僅曾經的魚,蝦帶走,連沙灘上的沙子和石礫也不留分毫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勇敢的星19772019-12-03 13:31:36

宋鴻兵先生寫的《貨幣戰爭》非常精彩。感謝宋鴻兵先生能把這麼多鮮為人知的事實或故事在書中如此詳盡的闡述,作為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應該去看看這本書,因為它可以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一個之前未曾瞭解過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各國的金融博弈。應該說,《貨幣戰爭》對一個國家金融戰略的制定和實施也有參考意義。

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國人對《貨幣戰爭》這本書存在很多的誤讀成分。也可能是因為《貨幣戰爭》太火爆,所以大家都在談論,都在關

注,它在成為熱門話題的同時,很多讀者可能就把它看作“揭秘級”、“教材級”的金融史實和傳記,而不是從“瞭解”和“參考”的角度去讀這本書。

我想宋先生的初衷應該也不是要使讀者放棄自己所有的主觀判斷,全盤接受《貨幣戰爭》的所有觀點;而是更多地希望中國的金融工作

者、國家機構和普通國民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複雜的博弈世界。

現在很多人透過讀《貨幣戰爭》,讀出了這樣的觀點:整個世界的金融博弈、經濟危機、戰爭的真實推動力、對勞動者的剝削(剪羊毛)

跨國間的剝削、美國的國家命運、世界的經濟格局等均被一隻“幕後黑手”操縱著。而且這隻黑手的力量是任何個人、任何集團甚至國家都難以抗衡的;世界的經濟命運、戰爭與和平、人民的受剝削程度都是註定要被這隻黑手掌控的;對這隻“幕後黑手”任何形式的抵抗都將是徒勞的……這可能已經變成了《貨幣戰爭》的作者不想看到的誤導危機。

具體而言,比較擔心的是,由於國人誤讀《貨幣戰爭》而出現以下的危機:

(1)悲情與恐懼

認為國際經濟命運不可控,認為本國經濟安全不可控,認為家庭和個人的財富不可控,認為自己和同胞努力工作的成果是註定要被剝削的。

從而形成一種知道別人強大、自己弱小,別人邪惡、自己善良的不安狀態,一種害怕被宰割而又無能為力的不安狀態。

(2)封閉與拋棄

認為金融開放就等於引狼入室,等於慢性自殺,等於拱手把國民的財富送給別人;認為中國目前的金融博弈水平遠不如人,風險控制能力無法抵抗外來的金融襲擊。從而形成一種趨向於保持本國金融完全獨立拒絕融入國際金融市場甚至封閉中國金融市場的極端想法。

(3)不敢為與不作為

認為不管個人和國家多麼努力,10年、20年,甚至100年、200年都無法匹敵所謂的“幕後黑手”,都是註定要失敗和任人宰割的。從而

不敢去正視、不敢去作為,甚至不願去嘗試。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

貨幣戰爭這本書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