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繪事後素”,是什麼意思?尼山論道2017-07-26 08:01:36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多出來一句。而多出來的這句“素以為絢兮”又最為關鍵。後人多認為這句是逸詩。很可能,這是孔子在講授本詩時,對“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章句的一個註解。而子夏於此註解不甚通達,故引其中二句並此註解,再問孔子。所問的重點自然應在此註解之句上,故孔子也僅針對此註解之句作出回答。前後相互佐證,應該符合本詩的出處。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只涉及到“笑”與“目”,但原詩中還有對“手”、“膚”、“領”、“齒”、“眉”等的描寫,這正是以“笑”、“目”指代整個章句的意思。其詩整個章句描寫的就是一個美人形象,正如畫的一幅美人圖,人物形象特別細膩、絢麗,而與人物形象的描寫相比,其它章句就顯得直白、樸素些。故孔子把人物形象說成“絢”,把其它描寫說成“素”,並註解為“素以為絢兮”,即“以素為絢”的意思,也就是說,其它萬面的樸素描寫,反而更加襯托出人物形象的絢麗。

繪事後素”。

這是孔子給子夏的答案,比問題還簡短。“繪”,即繪畫。“繪事”即象繪畫這一類的事。“後”,古文介詞,用在名詞之前,意思是“在……之後”。“素”,本義指沒有染色的絲綢,引申為事物的本質、本性。此處指純白畫布。這句話的意思是:“繪畫這件事要在畫布準備好素底之後再進行”。

繪畫,自古至今方法步驟都一樣,就是要在乾淨的白底畫布上作畫。古代的畫布或需要作畫的地方也可能不純淨,這就需要先用白色顏料均勻塗一遍,這就是“素”。之後,再在上面作畫,所畫內容就更突出,顯得更絢麗。這就是“繪事後素”的意思。孔子以“繪事後素”來解釋“素以為絢”,即用繪畫的道理來解釋對詩的註解。因為《碩人》這首詩所釆用的描寫方法,和繪畫的方法差不多,故孔子以繪畫概念註解此詩,相互對照,可以發現,詩中“絢”就是“繪事”的意思,對絢麗美人的描寫,就如同畫一幅美人圖,而“素以為絢”之“素”,即對美人之外的描寫,則如同純白的畫布。所謂藝術都是相通的,詩即畫,畫即詩,詩畫一體,故可以相互解釋。

禮後乎”。

這是子夏在領悟了孔子的解釋後,發出的一句帶有反問語氣的話。這句話的語義,也是本章的核心。子夏領悟了畫與詩中“絢”與“素”的關係,並把這種關係放在“禮”上,忽然認識到“禮”中也存在這種關係,即“禮”作為一種“絢”,也必存在於某種“素”之後,故禁不住說出“禮後乎”。“禮後”即“禮事後素”,與“繪事後素”一個道理。

“禮”,從形式上看,就是一個人的行為讓別人看起來“好看”。一個人的行為得體、恰到好處,讓別人看起來美觀、舒服,就是“有禮”,就是“絢”;不得體、不合常理,讓別人看起來不美觀、不舒服,就是“違禮”。但一個人是否“有禮”還不完全取決於行為,同樣的行為,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可能讓別人有不同的感受。如“西施之顰”就是美,而“東施效顰”則為醜。同樣的一個行為,有人做起來是“禮”,而有人做起來則為醜。如同樣是“旅於泰山”,在國君為“禮”,在季氏就為醜。同樣一套衣服,人裝扮起來就很美,就是“禮”,猴子怎樣裝扮也是醜,也不是“禮”。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禮事後素”,“素”不一樣,導致“禮”的觀感不一樣。這就如同把美人畫在純白的素布上與畫在不乾淨的花布上而有不同的效果一樣。形式上的美觀,外表的“禮”,最終取決於“素”。一個人的“素”,才是一個人的行為看起來是否“有禮”的根本。

“禮事後素”之“素”指的又是什麼?不妨先從《碩人》一詩講述的故事中去理解。在詩中,“素”描寫的主要是美人的身份和所處的環境,什麼身份?“齊侯之子,衛侯之妻”,什麼環境?“說於農郊,翟茀以朝”。意思是說,這個美人是齊國的公主,嫁給了衛國國君,衛國遠遠地迎接,在朝庭上舉行盛大儀式。美人為什麼這麼“絢麗”?不僅是因為有優越的身份和盛大的儀式,更重要的是新人知禮,儀式合乎婚禮,這些都屬於“素”,都恰到好處地襯托了新人。換作一個“奴隸之子”,在“鄉間”舉行婚嫁,人即使長得再好,如果沒有接受過禮的教化,作為新人不知禮,又沒有一個好的婚禮儀式,新人也不會顯得“絢麗”。這就如同雕刻一個人物,如果採用一塊純潔的美玉雕刻,則人物可能就“絢麗”多彩,如果採用一塊石頭雕刻,則人物可能黯然無色。於“禮”而言,“素”就是表現“禮”的材質,是“禮”的載體,是決定“禮”的性質的內在因素,這就是“禮之本質”。從前幾章“禮之本”上說,“素”就是“仁之質”,就是“真情”,就是“文明”,就是“自救”,就是“不爭”,就是“君子”的品德。從人的本性上說,“素”就是人的道德品質。道德品質純潔、高尚,“禮”的表現自然“仁”

此即從“素”這一概念理解“禮之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