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手機商都喜歡玩搶購?愛剪輯小阿寶2016-12-16 21:22:52

搶購的基本上都是電商系的。

主要目的就是製造話題。

當然,唯一一個奇葩是華為,走電商的榮耀是搶購,走高階的P系列,mate系列也是搶購產能問題吧,一下生產不了那麼多。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如今智慧手機圈有個怪現象:在廠商各種吹噓那些高性價比產品如何如何好的背後,消費者慕名而來拼命搶購換來的卻是兩手空空,這一現象在國產手機廠商中尤為常見。吐槽之餘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冷靜思考,為何會有這種行業病態現象出現?搶不到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隱情呢?

曾經我們是這樣買手機的

時間退回到10年前,在那個功能機與S60智慧手機混搭的年代,我們幾乎很少聽說某些手機缺貨搶不到的現象。在當時淘寶、京東等電商還沒興起,實體店是使用者選擇購買電子類產品的首要渠道。一些熱銷機型比如諾基亞N70、摩托羅拉V3等,基本上可以在手機賣場裡第一時間拿到貨。

曾經手機渠道的劃分比較細緻,分為手機代理商、家電連鎖渠道商、手機連鎖渠道商、地方賣場,其中比較知名的銷售商包括中覆電訊、迪信通、天音通訊、蘇寧、國美、大中這樣的電器類實體店。因為一些熱銷機型缺貨的原因,各個線下渠道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加價售賣的現象,但很少遇到想買買不到的現象。

同期國產手機的發展狀況並不樂觀,以諾基亞、摩托羅拉、多普達(HTC)、索愛、三星、LG、西門子手機為首的國際品牌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諾基亞與多普達憑藉著S60與Windows Mobile成為了市場中所謂的高階系列。國產手機方面也僅依靠波導、TCL、夏新、康佳這樣的品牌來支撐。

直到五年後,iPhone的崛起讓智慧手機行業被徹底的洗牌,隨著聯通引入了iPhone 3GS,蘋果的銷售模式也逐漸在國內成形——透過官方的零售店發售。其實在很多人記憶中真正意義上的“飢餓營銷”最先指的蘋果,購買iPhone 4、4s時那種提前1、2天去零售店門口排隊的情景直到今天依舊是歷歷在目。只是讓人覺得可悲的是,這其中充斥著大量黃牛,很多消費者基本無法在第一時間購買到國行版iPhone 4,在一些黃牛或水貨經銷商那裡,iPhone 4甚至從5000元炒到了10000元以上。

後來為了杜絕想買買不到的情況,蘋果在全球渠道開始採用了一種網上預約的購買方式,消費者在指定的時間內成功搶購到產品後,便可以去蘋果店內直接提貨。這時候拼網速、拼電腦配置、拼人品的時候到了,然並卵,很多使用者仍然搶不到。

“飢餓營銷”在國內被複制

自2011年開始一直到2015年,國內智慧手機行業經歷了一個飛速發展到放緩的過程。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廠商開始出現在人們視野,尤其是智慧手機在國內並不太火爆的情況下,透過談跑分配置、強調高性價比概念等方式拉低了手機的整體價格,這讓他們賺足眼球,但也給行業的畸形發展埋下了隱患。

隨後無論是傳統手機廠商還是網際網路廠商都開始加快產品的迭代週期,除了自身品牌之外,還透過推出子品牌的方式來覆蓋更多的使用者需求與市場渠道。在當時最受衝擊的是線下渠道以及傳統運營商渠道,線下渠道主要是被電商平臺所衝擊,而運營商渠道由於補貼力度的逐漸下滑,讓廠商開始放棄依賴於運營商而尋求在電商、線下渠道甚至是分銷商模式來銷售產品。

然而國產品牌很多都面臨著相同的窘境,這便是人們口口聲聲吐槽的“玩期貨”。消費者不得不銘記一些重要的時間點去搶購那些高性價比的手機,例如12點;10點;10點18;15點等等,可是很多時候還是會無功而返,一些產品甚至事後標出“幾秒售罄”的字樣。

緊接著這種模式不斷被各個廠商所複製,隨即引發了整個手機行業的瘋狂跟風。仔細分析的話,這種普遍被稱作“飢餓營銷”的銷售罪名其實是包含雙層含義的。

1、 被迫推遲:遭遇產能爬坡

一般來說廠商在開賣新品前,內部會明確知道這批產品的首批供貨量是多少。透過在官網開設預約搶購入口的方式,廠商可以提前瞭解到使用者的需求量,再對比自己的實際供貨能力會提前有個心理預期。

尤其是一些新興的網際網路廠商,起初並沒有太多資金的情況下,要具備充足的貨源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新品釋出會上面對媒體的質疑時,多數國產廠商負責人都表示產能不足的原因是在經歷產能爬坡的必經過程,原因很多,例如產品追求設計導致工藝過於複雜;現階段上游供應鏈供貨不足導致某些配件無法及時供給等等。總之,這暗指廠商的無奈之舉。

2、 有意為之:控制發貨數量

除了真實存在的供貨不足問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也有廠商將其定義為營銷策略。透過這種營造出來的供不應求局面以此提升產品的受關注度與銷量。

舉個例子可能更好理解一點,比如一款手機的初期定價很低,甚至實際低於成本價格或是與成本價格持平了,這樣就導致初期如果大量發貨的話肯定賺不到錢。此時廠商會選擇“控制發貨量”的方式等待上游元器件價格下跌或充足之後再放開供貨。更有甚者做法會比較極端一些,他們會將為數不多的貨源集中發往傳統的線下渠道來加價出售。量如果上的去,獲得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

志存高遠的手機廠商在經歷產能爬坡之後往往會逐漸加大供貨力度,然而藉助小伎倆來營銷的廠商就算是透過降低運營風險的方式在短期內生存下去,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使用者會有耐心陪你一直玩文字遊戲嗎?

黃牛牟利,看不見的“暴力”

談到“期貨”最脫不開干係的要屬黃牛了。這幫見縫插針的人不光追隨iPhone,現在也喜歡依賴那些打著高性價比的國產手機來牟利。一般所說的黃牛分為兩種:一種是官方派來的黃牛,一種是民間自發的黃牛。兩類人都是透過搶購囤貨來牟利。

他們通常是在產品發售當天準時搶購,能搶多少搶多少,然後把搶來的手機加價百元賣給線下實體店,而且黃牛並不會選擇把搶來的手機賣給淘寶或水貨經銷商,因為那裡的假貨很多,真貨並沒有價格優勢。在這之後實體店會再以高過產品定價幾百元的價格將產品售出。可想而知,當你憤怒的在電腦前砸著鍵盤抱怨搶不到手機時,殊不知又有多少人在背後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

這其中的隱患不言而喻。一些手機廠商產品的定價雖然極具競爭力,但實際上使用者在線上是無法第一時間搶到貨的。而透過第三方渠道購買基本也都是要加價幾百元來購買,那麼此時還有什麼資格談高性價比呢?歸根結底還是手機廠商對於加價售賣產品的限定措施並不完善,讓黃牛或分銷商從中鑽了空子,使用者難免吃了啞巴虧,這也難怪廠商被別人套上“期貨”的帽子了。

再拿近期比較火熱的一款國產手機來舉例,該廠商曾公開發表過宣告,談及線上搶不到手機的現象,他們稱由於手機線上價格到達極限,已經無法為線下渠道提供利潤,因此線上下會實行開放價格,售價由銷售渠道自由決定。同時還明確指出其他友商不包含線下渠道利潤的定價模式已經成為了千元機的行業標準。請問消費者真的關心這個行業潛規則麼?與其這樣不如抬高價格增加利潤提高產能算了。

“搶”手機還要維持多久?

經歷了智慧手機快速膨脹的兩年,如今在各個價位段已經出現了很多設計工藝、配置類似的產品,使用者在選擇一款智慧手機時不再是沒得可選,而是貨比三家。雖說利用飢餓營銷的方式配合營造搶購一空的盛況難免讓不知情的人動心,但倘若總是透過玩價效比靠“搶”的形式來“刺激”消費者,最終也勢必會流失掉更多優質使用者,害自己落得一身罵名。總之以後這種期貨概念還是少用的好,誠實的告訴消費者產品供貨狀況並嚴格把控產品質量獲得好口碑顯然要比短期內盲目提升品牌溢價能力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