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樂”號航母為什麼會造那麼長時間?兵工科技2017-12-26 17:12:50

“戴高樂”號航母為什麼會造那麼長時間?

圖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的服役打破了美國對核動力航母的壟斷,其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長達12年的建造週期和鉅額超支讓其飽受非議。 “戴高樂”號航母專案一波三折的命運與法國對自身實力評估不夠準確,對專案可行性、風險性等方面的論證存在不足都有關係。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技術繼承存在空檔。法國作為歐洲老牌海上強國,艦艇設計建造方面擁有相當的經驗,在歐洲乃至世界均處於先進水平,然而航空母艦與一般大型艦艇不同,它是一個龐大的複雜系統,在防護、隱形、武器佈局、動力系統、電子裝置、內部結構等諸多方面有極高的技術要求。而從1960年上一艘航母“福煦”號下水至1980年決議建造新航母,法國已缺席該領域二十年,在航母的設計建造上出現明顯的空檔期,技術的繼承與發展存在不足,未能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隊,高新技術領域的人才在量與質上儲備不夠,為其後來受制於人埋下伏筆。

其二,標新立異,經驗欠缺。在新航母專案上,法國本著以較低成本,打造歐洲旗艦的目標,在動力方面,標新立異地選擇新型能源——核動力;在選型上,新航母定為中型噸位。這個獨一無二的專案,在艦總體方案、艦載機彈射起飛與升降、核動力系統、艦載武器、電子裝置等技術上,幾乎無經驗可供借鑑。建造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其三,財力不濟,“投機取巧”。“戴高樂”號航母專案從一開始研製即陷入成本怪圈,並由此引發後續的進度危機。作為揹負國家戰略目標的“戴高樂”號,順應國家需要,選擇了核動力驅進,而捉襟見肘的專案預算,使法國無法進行新型核反應堆的研製。

於是,善於變通的法國人創造性地採用兩座技術相對成熟的“凱旋”級核潛艇的反應堆——K15一體化自然迴圈水堆裝置作為新航母的動力系統,這種反應堆具有噪音低,安全性強的優勢,但總功率不足,導致“戴高樂”航母最大持續航速只能達到25節,為世界上航行最慢的核動力航母,同時造成用於彈射艦載機的能量不足。航速過慢與彈射能量不足,加之中型航母飛行甲板偏短等其他缺陷,共同對艦載機的起飛效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於是,法國人又硬著頭皮開始獨立自主研製效能超強、造價極貴的“陣風”型戰鬥機,其單機採購價格高達1。2億美元,再次大大超出法軍最初預料。

與此同時,顧此失彼的法國人由於無暇研製與這艘獨一無二的航母相配套的彈射裝置與預警機,不得已求助於獨掌技術優勢的美國,耗資近 11億美元向其採購C-13-3型彈射器和E-2C“鷹眼”預警機。面對不斷攀升的建造成本,專案一拖再拖,在拖夠經費後再繼續投入建設,導致工期嚴重延誤。

其四,資源整合不善,缺乏質量監督。“戴高樂”航母專案龐大,參與實施該專案的企事業單位多達一萬餘家,而從“戴高樂”號的表現來說,作為採購方的法國軍方在資源整合和質量監控上存在明顯不足,導致專案屢屢出現人為因素造成的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故。

1999年1月,“戴高樂”號進行海試,下水後才發現飛行甲板太短,無法起降E-2C“鷹眼”預警機,不得不返廠全面檢查,將斜角甲板跑道加長4。5米。2000年11月,“戴高樂”號在北大西洋進行首次遠洋試驗時,一部螺旋槳的槳葉突然斷裂,沉入洋底。法國國防部在其後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法國“大西洋鑄造實業公司”1997年在為“戴高樂”號製造和安裝螺旋槳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特別是最後的精加工質量低劣,導致產品出現缺陷,致使螺旋槳葉在航行中斷裂。此外,還有更為離奇的問題,水兵們用的洗衣機也出了毛病,所有滾筒若是全速運轉起來,整個艦體都會出現震動。種種低階問題的出現,暴露了軍方在統籌這個偉大專案上的職能缺失。

“戴高樂”號最終成功了,這個成功是在不惜一切代價的條件下達到的,帶著些許難堪、些許辛酸。在我軍航母事業的發展上,“戴高樂”號專案一波三折的命運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