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養殖戶們如何在環保的基礎上發展產業?豬ok2018-03-10 14:30:11

雖有環保禁養政策,但是這對於馳騁養殖行業已久的大佬企業在2017年繼續擴張自己的地盤,開啟爆發模式。但是中小養殖戶切不可以為從此養豬事業就是富人遊戲了。這是因為雖然未來會有更多的規模化養殖場的出現,甚至會有年出欄5000萬頭的養殖巨頭的出現,但鑑於土地、環保這兩大緊箍咒,養豬巨頭的形成,必須要結合家庭農場。

那麼中小養殖戶怎樣才能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繼續生存?

/01 /

抱大腿

中小養殖戶勢單力薄,面對如今嚴峻的養殖環境,靠到龍頭企業的樹下、抱上養殖大佬的大腿是養殖戶減少風險的很好策略。

抱龍頭企業的大腿,其實也不錯。中小養殖戶想要減小風險,可以和一些大型集團簽定養殖合同,他們提供種苗和飼料,農戶負責養殖。

“大腿”公司推行的“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資金、飼料、免疫、管理流程、財務等環節面面俱到,而中小養殖戶只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飼養優勢,透過規模化來降低成本,達到“大腿”公司與養殖戶的雙贏。

/02 /

抱團發展

一個巴掌拍不響,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個體養豬戶,無論是在管理技術方面,飼料/藥物方面,還是銷售方面,容易受到各種打壓,抗風險能力差。抱團發展對於中小養殖戶來說可能是最好的辦法,聚思廣義,力量互充,成立養豬合作社或者養殖公司(公司+農戶模式),適度規模化經營,共享經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抵禦風險,最終實現共贏。

但是,無論何種抱團方式,一定要保證產權效益的獨立性,在此過程中,對技術和服務要求較高,需要專業的技術和銷售人才,同時也需要相應管理部門和行業組織積極介入,主動引導。

/03 /

跨區養殖

隨著政府對南方水網地區以及畜牧過度養殖區域的嚴格把控,跨區養殖就是離開目前限養禁養的地區,選擇另一個有優勢的區域發展養殖,從大趨勢看,中國生豬養殖“板塊”開始整體向北移動。相較於南方,東北是我國玉米的主產區,飼料成本低,東北的土地資源更為豐富,更適合發展規模化養殖。

在當前禁養政策下,作為養殖戶的你可以考慮這條路,不過在選址和建場時,一定要環保達標!!!

/04 /

適度規模

目前養殖戶處處受難,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力量渙散,沒有自己的產業鏈。與散養戶相比,規模化養殖廠抗風險能力更強,在科學飼養、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養殖經濟效益方面具有較強優勢。適度規模養殖或將成為我國生豬養殖業的主體,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所以,養豬戶一定要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經驗,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條件確定發展條件確定發展目標,做好規劃、由小到大,逐步發展。政策的變化,目的是引導產業升級。中小養殖戶要及時調整,積極跟上政策的腳步,就能在變化過程中,找到更多的機遇。

/05 /

種養結合

環保整治壓力下,如果採用工業化治理養殖汙染,養殖每頭豬要增加35元的成本。環保和養殖,難道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實,解決畜禽糞便汙染的關鍵問題是把糞便利用起來,讓它變成資源。而因地制宜,採用科學的種養結合模式,就能從糞便裡淘金!中小養殖戶在種養結合方式上有很大的優勢。

/06 /

塑造品牌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人開始注重生活品質,健康安全成為他們的首選!因此,注重口感、安全和質量的土豬肉未來前途無量!中小養殖戶可以利用本地資源優勢,採用放養的生態養殖方式,雖然放養的豬飼養週期有點長,但是價格貴,而且人們還非常喜歡吃,更加容易打造成豬肉品牌!

雖然規模化養殖場藉助資金優勢和完善的環保設施佔據了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的資金不充足的中小養殖戶要被“踢出局”,相反養殖散戶由於周邊有種植區域,只要改變養殖方式,採用家庭農場等種養結合模式,把汙染物變成可利用的肥料和能源,就能佔據一定的市場空間。

中小養殖戶,你們一定是養殖業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