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庭,是讀書好還是早點出來打工好?少年的旅行2017-06-03 02:19:36

我覺得還是讀書好,真的,社會上有一種“讀書無用論”應該是指你說的這種情況吧!但是別忘記了,你爸看到的只是個別,他只看到了某個時刻某個人,與他所擁有的資源不匹配,不對等。首先,人生本就複雜難言,沒有哪條路是完全安全,可以確保成功的,讀書人裡面有很成功的,沒上過大學的人也可能是周杰倫。在過去的歷史裡,讀書幾乎只是貴族們的特權,到後來封建時候科舉制,農民們才有機會透過讀書考取功名,封妻廕子。那麼些個寒窗苦讀的日子,最後才有金榜題名的那一刻。因為過去歷史上教育資源來之不易,大家普遍都比較珍惜,另外讀書與晉升途徑聯絡緊密,所以讀書無用論也較少出現。現代社會教育資源跟過去比是井噴之勢,有更多的人進入了學校,捧起了書本,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期望著透過讀書,成為人上人。但是不得不說,這些人裡面有著千差萬別。有的孩子,父母是農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他們常常告訴孩子,我們苦點無所謂,你好好唸書,將來會有本事的。然而現實真的是這樣嗎?農村出身的孩子,或許很能吃苦,但是因為視野受侷限,他們並不知道,這些知識,該怎麼用來賺錢呢?怎麼成為有本事的人呢?他們看到的倒是老家鄰居家的小強開挖掘機,已經給家裡買了輛麵包車。對比自己,仍然在大學裡念著不知所以然的書,花著父母的錢。在人大附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讀書不努力,長大上隔壁。隔壁是什麼?是人大!高考或許是大多數平凡孩子的獨木橋,但是真正牛逼的人或許就坐直升機走了,根本不用經過這座獨木橋。有的孩子,父母是研究生學歷,早早就讓孩子看書看電影,學英語練舞蹈。這樣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旦選擇努力,那麼他們擁有的視野和從小養成的習慣,會幫助他們看得很遠很遠。上大學只是起步而已,哥大、杜克大學才是他們的目標。這樣家庭的孩子,也會有很不成器的,啃著父母的老本,泡妹子逛夜店一擲千金,但是憑藉父母的關係還是可以找到一個好工作。這就更加論證了讀書無用,不好好讀書彷彿也可以有好結果嘛。但是你沒看到,那是因為別人的爹媽努力了,你爹媽沒有別人爹媽優秀,你自己再自暴自棄,還玩個啥呢?看起來比較優秀的人,要麼是自己比較努力,要麼是身邊的人比較努力。所謂的「讀書無用論」,沒有看到這個。其次,在這樣一個big big world裡面,每個人因為智商、資源、視野不一樣,每個人都在走著不同的道路。高考早已經成為千軍萬馬的搏殺,最後的勝利者走進好的大學,前方可能是光明的前途,也可能是迷茫不知所措。高考以後大學生活的努力程度,取決於家庭環境、個人視野。高考的失敗者走進社會的滾滾紅塵裡,留下一生失敗的嘆息。有的人可能今生也就碌碌無為了,然後用消極的語氣告訴你,讀書沒用,你看我也讀過書,還不是混成了這個樣子?有的人可能在社會中飽經挫折,最後百鍊成鋼。成為成功的人士,有的弱者以他們為榜樣,也不去讀書,弱者可能會說,你看他不也上學沒上好,讀書沒啥用。但是這些低文憑者的成功,是拼了老命換來的。我記得50cent第一次當電影導演的時候,別人採訪他時說,他如果不在做電影,那麼他一定在忙他的錄影帶。別人問他,你什麼時候睡覺呢?50cent說,睡覺?只有破產的人才睡懶覺,我沒那麼多時間睡覺。我記得俞敏洪回憶起開始創業的時候,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我當時為了給英語學校做廣告,爬遍了燕京大學附近所有的電線杆貼小廣告。如果你覺得不讀書創業很容易,那先去爬10根電線杆試試看咯。還有,世界上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運氣好壞,而且,運氣這玩意兒,期待還不如不期待。社會或許紛繁複雜,看起來大家都很容易,所以就會有各式各樣的心靈雞湯被熬製出來,實際上你不會知道,表面的光鮮下面,是幾乎燃燒殆盡整個生命換來的。想要贏,就拿命來換。還有一種情況,少年時代讀了很多書,最後成年後都忘記了。少年時學的理化生、政史地,在社會上幾乎完全用不到。這樣來看,讀書也沒啥用咯,即使用不到,人生終點已定,為什麼不多看些風景呢。讀書學知識,或許不能直接賺到錢,但是之所以還要學,不僅我們學,下一代還要學,是因為這些知識是正確的。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生活的世界很大,波瀾壯闊、不可名狀。最後,如果說,讓你那個朋友的老公選,是要初中文化,還是大學文化的做老婆,絕大多還是會選大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