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是幾個人?歷史研習社2018-04-24 14:13:53

不是。

洪七公是一個人,李四光是一個人,王二小是一個人。

“八大山人”也是一個人。

是一個人的名號。

這個人叫朱耷,清初畫壇“四僧” 之一。

八大山人是幾個人?

朱耷以前不叫朱耷,叫朱統(quan,四聲),這個字上面一個林字下面一個金字。聽起來是一個非常具有皇族氣息的名字。

沒錯,人家本來也是皇族。他是明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按照輩分往上多倒幾代,老祖宗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為什麼給自己起“八大山人”這麼怪誕的名號呢?還得從他的身世說起。

他本人所想如今已不甚明瞭,後人推測也是見解紛紛,但均與其明朝遺民的身世相關。

崇禎十七年,明朝滅亡。時年十九的朱耷內心極度憂鬱、悲憤,他便假裝聾啞,隱姓埋名遁跡空門,潛居山野以儲存自己。順治五年,他妻子亡故,朱耷便奉母帶弟“出家”,剃髮為僧。我們在朱耷的畫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種奇特的簽押,彷彿一龜形符號,常人很難讀懂。此圖章經常在他的畫稿上使用。根據現代學者的測定,圖章實是為悼念甲申年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吊死煤山而製作,其實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組成,藉以寄託懷念故國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滅亡之日)。

懷念舊朝,如此忠義的山人,名號與此相關也不為奇。

第一種說法是,“八大山人”四字隱入了“哭之笑之”。朱耷一生對大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遺民自居,不肯與清合作,他畫作的署名,常把“八大”和“山人 ”豎著連寫。前二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後二字連筆書寫則類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另一種說法是,明亡後落髮為僧的朱耷因頗愛一本《八大人覺經》,得名八大山人。不過有學者以為,朱耷性格孤傲,晚年已經還俗,所用八大山人的名號均是在其59歲以後,從信奉佛經的方面解釋來由,值得商榷。

還有人認為 ,“八大山人”的名號表現出其對“獨大”的追求。“四方四隅,皆我為大,而無大於我者。”

在八大的畫中,我們最容易注意到的特點恐怕就是無處不在的白眼。

八大山人是幾個人?

八大山人是幾個人?

八大山人是幾個人?

他的畫有一種冷峻的“怪誕”之美,就像弗洛伊德提出的“因病獲益”說一樣,他的神經質的“癲狂”狀態,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發揮著魔力,給他的繪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他筆下翻著白眼的動物們冷眼看著世間萬物,恰好與他眼中的世界吻合。

作為明遺民,八大山人“墨點無多淚點多”的個體情感也決定了他的創作狀態與特色,流露出孤傲的性格以及對世態人情的嘲諷。

八大山人晚年繪畫有大量的怪誕之作,反映出他對人的生命意義思考的痕跡。在他的畫作中,世界的變化只是一個“幻相”,畫中的怪誕表現,意在打破人們對錶相世界的執著,關心世界背後的真實。

參考文獻

[1]: 徐昕:《八大山人的魚只能翻白眼》,《美術之友》2009年05期。

[2]: 朱良志:《關於“八大山人”名號的相關問題——八大山人事蹟徵略之一》,《榮 寶齋》2009年01期。

[3]:朱良志:《八大山人繪畫的“怪誕”問題》,《文藝研究》2008年08期。

[4]: 陳立立:《析八大山人之“狂”》,《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 孔濤:《朱耷還俗後的藝術心理結構解析》,《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