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頭功夫很重要,否則不管看過多少書,有過多少零碎的感觸,皆是些蜻蜓點水般不成體系的知識碎片,看似無所不知,實則一無所用。

傳播學

的經典數目《輿論》,1922年左右寫的一本書,在近一個世紀之後的2019年看來,仍是真理之書,很多東西的確是震撼到了自己原先的認知。

細數本書究竟有什麼地方重新整理了自己的三觀,一時又說不出來,總還是避免不了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尷尬。或許是因為太長時間沒有動筆整理思緒,所以一時有些手生。讀完本書是在昨天,若不是昨晚老師提醒,不知道自己這份讀書筆記還要拖到什麼時候去,想起近日讀過的很多書都是讀過就放下,有些許感觸卻沒有整出條理、深度思考,讀過之後如看了一個故事,過去就忘了而沒有什麼深的印象,想來真是慚愧。近日總是想起魯迅先生的習慣,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他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讀書上。原來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可也有人手中握著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而不自知。用深夜去憂思過去,用清晨補熬過的夜,用白天吐槽無關重要的事,用今天擔憂沒有到來的明天,用明天懷念過去了的年輕的昨天,可偏偏忽略了你真正擁有的只有當下,只有此時此刻,你的即時感觸和你此刻對外部環境展開的行動都是此時此刻你所真正擁有獨一無二的東西,正是這些即時行為和感受組合成了一條人生長河,在自己懷念過去的時候卻不知此刻即將成為過去,在自己憧憬未來的時候殊不知未來已來。跳出當下,去眺望,去俯視,那麼你拼命追求的究竟是什麼呢?是未來的幸福?是未來的理想生活?那麼未來又在何處?

未來已來,就在此刻。

都是些自己長期以來的毛病,果真還是要不斷的去反思自我,外觀內省。

感觸之二,大忌自我。永遠懷著敬畏和謙虛之心,多去深思,多去觀察細枝末節和

盤根錯節

的外部環境,多去發問,多去質疑,多去驗證,而避免直接下定論。如作者在書中所言,即使透過全書分析了內外部環境,闡述了觀點,提出了倡議,但很多事情仍不能夠立即甚至永遠也不會有一個蓋棺定論的終章。如尤瓦爾·赫拉利《

未來簡史

》所言,(不知此處是否誤解了其原文語境)所有的事物都是一個盲目而沒有目的的過程,整件事不會有什麼快樂的結局,也不會有什麼悲慘的結局,或者其實根本不會有結局。所以永遠都要抱著謙遜的心,去探尋,去追問,去嘗試著理解,儘量避免過於武斷的刻板印象。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要時刻問自己,究竟什麼是你想要的,你做這件事究竟是為了什麼,你這樣的邏輯結構、思維方式和處事方式真的是你前往目的地的推動力嗎?你的目的在哪裡?如果能夠直接到達那麼為什麼你一定要繞行?如果決定明天做,那為什麼不今天做?

感觸之三,精神分析學者可以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職業,不同的評價標準不過是不同的輿論意見而已。那麼在社會中也不過如此,關於成功與否,仍要去看它的評價標準是什麼,當一種被大多數掌控的佔據主導地位的輿論力量壓制了另一小部分的輿論意見時,我們很難避免不被同化。

鄭雯

老師在做網路輿情的的講座時提到在過去網路輿情發展過程中,95後和00後年輕人體現出的一個特點是他們普遍都很愛國,但不認可現有的

國家體制

。當下95後年輕人的趣緣化和小眾化發展趨勢,使研究學者很難知道他們究竟感興趣的是什麼,那麼是否也就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加多元的

輿論意見

湧現出來,而現在佔據主導地位的這部分輿論力量將會消退?那麼關於成功,是否也將會被重新定義?或者,這種趨勢從來都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浪花而終將免不了被吞噬的命運。在5G網路、

AI智慧

等新技術即將席捲全球的潮流下,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必然發生大的變革,未來又該何去何從?抉擇在此刻顯得如此重要。忽地感受到了“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做出抉擇的日記本沉悶而平凡,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的跨越時空之後的悵然。

當環境使思想寸步難行,“不可承受的思想重負”就成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負擔。思想在內在和外在的雙重壓力下,常常會變得遲鈍,我們不能再敏銳的感知究竟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去表達的。為了不變成一座孤島,我們緊貼著大眾,我們讀到的內容喚起的想法構成了我們的觀念,我們在輿論的影響之下終於還是成了強大輿論意見的一份子。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還是忘記了自己所看到的內容不是真實的,做出的判斷也不過是根據

擬態環境

而想當然罷了,真正有意義有力量的資訊資源不在我們手中,我們甚至也不會看到。

本書內容龐雜而深刻,細細讀完之後仍有些雲裡霧裡之惘然,有機會再讀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