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雜交水稻上是否養活中國6000萬人,有多少人吃過所謂的雜交?青燈俗事 2021-05-27

袁隆平雜交水稻上能養活中國6000萬人,全國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為1700萬公頃,佔全國水稻總面積的五成多,也就是說有超過五成的人吃過雜交水稻。

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為1700萬公頃,佔全國水稻總面積的五成多;全國水稻平均單產每公頃約6。4噸,其中雜交水稻每公頃約7。5噸。袁隆平說,雜交稻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每年增產的糧食可養活7000萬人。

我國有15%的水田受不同程度鹽害影響。受氣候變化、海平面提升、排灌系統不合理,及富含有害鹽分的底層岩石等因素的影響,全球鹽漬化土地面積仍不斷擴大。

我國有15億畝鹽鹼地,其中約2億畝具備種植海水稻的條件。將雜交海水稻研究作為我們未來雜交水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不僅可提高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也能解決越南、孟加拉國等國海水入侵造成稻穀失收的問題。

袁隆平雜交水稻上是否養活中國6000萬人,有多少人吃過所謂的雜交?

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畝產:

我國目前水稻平均畝產在500公斤左右,普通農民在一般條件下種植一些優秀的第二代雜交水稻品種可以達到600到700公斤的畝產,但在同樣種植條件和環境下,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畝產可以達到800公斤。”、

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進行的袁隆平領銜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達到了畝產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品種“叄優一號”911。7公斤,超過了1500公斤的預期目標。

以上內容參考 光明網-中國雜交水稻造福全世界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雜交水稻

袁隆平雜交水稻上是否養活中國6000萬人,有多少人吃過所謂的雜交?Hot658hf 2021-06-03

在國際上,美國農學家瓊斯於1926年首先提出了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的理論。首次成功的實現是由美國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Henry Beache也被學術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並由此獲得1996年的世界糧食獎。1927年丁穎教授用栽培稻竹佔與野生稻雜交育成中山1號水稻,此後,丁穎教授又採用印度野生稻與廣東地方品種“銀粘”雜交,育成一個特大穗型的品種,單穗稻粒達1300多粒,取名“千粒穗”。日本學者則在1917年就發現了野生不育系,50年代楊守仁首次提出秈粳稻雜交育種刊登在農業學報上。1959年日本東北大學把中國野生稻的細胞質匯入到日本栽培稻中,發現了花粉不育現象。之後,以日本的九洲大學為中心,又開展了把一個叫做“辛索拉·包羅Ⅱ”的印度秈稻品種的細胞質匯入到粳稻的試驗研究,這個印度稻的細胞質能使粳稻發生雄性不育,日本琉球大學新城長友于1960年以印度秈稻Chinsurah BoroⅡ為母本,與我國臺灣省粳稻品種臺中65雜交,再以臺中65作父本連續回交育成包臺型不育系(BT型)。包臺型雄性不育細胞質及恢復基因都來自Chinsurah BoroⅡ。(1972年我國引入包臺型不育系,先後轉育成黎明A、豐錦A、滇一型、滇三型等粳型不育系)。日本 農業技術研究所學者渡邊用緬甸秈稻裡德稻與日本粳稻藤板 5號雜交,1958年育成具有裡德稻細胞質的藤板 5號不育系,1972 年 ,國 際 水 稻 研 究所 Vimani博士育成具有臺灣本地 1號細胞質的 Pankhari 203不育系,1966年以欽蘇拉包羅為母本與臺中65雜交~育成BT型不育胞質臺中65A~並將該雜交組合後代的部分可育株經自交穩定選出了BT型不育系的同質恢復系~於1968年實現粳型,粳稻:矮稈、葉窄、色深和米粒短,雜交稻三系配套。黃耀祥1959年育成新中國首個透過人工雜交育成的高產穩產的早秈矮稈常規稻廣場矮,在水稻育種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1964 年,裴新澍第一個提出“相對遺傳力理論”的兩個基本公式,概述了雜交親本與子代的遺傳關係,在國內外引起普遍重視。1966 年,袁隆平撰寫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論文,發表在《科學通報》上。1970年馮克珊李必湖在海南發現雄性不育系野敗,1971年朱英國在海南發現雄性不育系紅蓮。1972年,張先程最先選育成功野敗秈型的恢復系 IR24。顏龍安1972年帶領課題組最早育出野敗秈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號A”;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組的雜交稻累計推廣種植18。744億畝,佔全國種植雜交稻總面積的47。59%。1973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勢組合“汕優2號”,實現三系配套。袁隆平1974年培育成功自己的第一個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1975年以後在湖南洞庭湖地區大規模試種。與同類雜交稻品種相比,“南優2號”的確長勢最好,穗大粒多,但卻有致命缺陷——不抗病。後來,洞庭湖地區幾十萬畝水稻遭遇矮縮病,顆粒無收,“南優2號”也因此被逐漸淘汰。

1991年版的《中國雜交水稻的發展》一書列出了23個雜交水稻組合。在1980年之前,也就是第一代雜交水稻品種裡,只有“南優2號”為袁隆平的成果。此書由中國農科院與湖南農科院主編,主要撰稿人第一位即是袁隆平。

1981年,來自福建三明農科所的謝華安培育出了三系雜交稻“汕優63”,這個初期科研經費投入不足10萬元的專案,卻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間橫掃中國大地,最高峰時期曾經佔據全國雜交稻種植面積的45%,累積種植面積佔雜交水稻主要品種的21%(2006年資料)。更關鍵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雜交稻剛推出便遇到了稻瘟病困境,推廣嚴重受阻,有的地方甚至將幾十萬公斤種子封存。由於汕優63對稻瘟病的優良抗性,雜交稻才得以真正進入國人的視野。著名水稻育種專家楊守仁曾說,“汕優63救了雜交水稻的命”。

隨後,在1997年時,來自江蘇農科院的鄒江石培育出了“兩優培九”,並表現出優異的品質,在2002年後接替“汕優63”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品種。1973年,石明松在沙湖原種場“農墾58”大田中,發現“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經過十幾年培育,在1985年10月透過農業部和中國農科院認定並推廣,1989年遇到意外去世後,成果被袁隆平團隊接手,在2011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10年時鄧啟雲的“Y兩優1號”獲得批次推廣取代了兩優培九,2015年前後,袁隆平團隊的超級稻品種兩優0293在全國多地發生大面積絕收並退出市場。

2014—2018年全國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前十名都是常規稻,順序為龍粳31、中嘉早17、寧粳4號,黃華佔,綏粳14,綏粳18,南粳9108,龍粳39,龍粳43,湘早秈45號,連粳11號。

據農業部門不完全統計,東北稻區水稻常年種植面積500萬公頃以上,目前全部為都為常規稻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