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真是太無聊了。

我楠裝逼未半而中道無蹤,鬥舞、引戰、殺伐、對線疲弊。

而巨佬們一個個又忙於恰屑飯、寫遜稿。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我本屑佬,躬耕想法區卻長期無人對線,正值舞室傾覆,

所以就來找罵搞個熱鬧。

另外:以下出現的影象內容僅是為了說明情況,嚴格意義上講全是廢片。(重要)

一、寫在前面

競爭空前激烈的智慧手機市場與腥風血雨的殺伐江湖沒有什麼區別。

特別是隨著外觀工藝、極限效能、甚至是系統UI的纏鬥逐漸深入紅海,影像能力這種當年原本與手機沒有太大聯絡的功能提升,都成為了各家屯兵鏖戰的重點方向。

在這個領域,早期的探路者毋庸置疑是蘋果這種有著先發優勢的廠商,一招鮮吃遍天的計算攝影帶著長年原地沒怎麼動過、至多也就是小碎步邁進的元器件堆疊,硬是扛到了2021年的今天,卻仍是無可撼動的影像巨頭之一。

不過,到了這些年,我們看到不少後發的國產手機選手也都有能力躋身巨頭大佬的座次,並且各個特色鮮明,實力強勁。它們繽紛多彩、各顯神通的樣子,讓這個手機影像江湖也愈發有意思起來。

首先自然繞不開華為,

這是一個無論營銷還是實力都首屈一指的存在。從P9、P10引入徠卡標引出“華徠合拍”作為開端,到P20 Pro實現“底大一級壓死人”的IMX600為代表的產品力超前大爆發一戰成名,華為歷經三代站穩腳跟,可謂是國產手機影像中的劍宗開山者。

而後到了P30系列、P40系列時代的硬體底子提升跨度略微有所收窄,畢竟短期之內,行業的天花板也就那麼高了,於是轉而鑽研起“

夜視儀

”玩法、XD Fusion影象引擎這一系列計算攝影層面的東西,漸入氣宗之境。

我願稱之為先劍宗後氣宗的雙修高手。

作為線下市場稱霸的一對藍綠雙生花,OV兩廠

在早年確實沒有什麼大的區分度,討好小姐姐的換臉式美顏自拍、無論缺什麼都絕對不能少的柔光燈、瀰漫青春芬芳的濾鏡是那時候大家對它們的標籤印象。

直到後來,OPPO扶起來能與同期P30 Pro切磋潛望鏡的Reno,到今天向

偏色

和胡亂討好眼球的歪理邪說宣戰,苛求全鏈路“10bit”專業色彩記錄到“走火入魔”的空前程度;後知後覺的vivo一步一步玩起微雲臺、蔡司小藍標,有時還能散發出吸引老法師的誘人德味。

可見OV早已分野,並用各自不同的語言講出手機影像領域的新故事。那麼,我願……我願稱之為……女裝老法師?

說到小米,我願稱之為薛定諤的影像機皇締造者

——想必MIX2S永遠忘不掉那天下午登頂DxO而晚上就被踩下的辛酸與恥辱;隨MIUI的開發版內測、開發版公測、穩定版內測、穩定版……等等一系列一起更新的相機韌體也常常是一版超神,一版負最佳化,

六脈神劍

般的出招有時帶來驚喜,有時帶來失落。

不過近如11U誇張的GN2超大底連帶兩枚586的紮實堆料還是能為小米在影像江湖的前排席位爭奪當中扳回一局。

受限於時間關係還有現實條件等多重原因,這次派出的機型是加了徠卡buff的華為P40 Pro、給了蔡司buff的vivo X60 Pro+,以及沒有buff的OPPO Find X3 Pro。

二、硬體對比

最近

特斯拉

陷入的羅生門提醒我們,在硬體比拼環節,為了排除計算攝影對最終成像的影響,需要全部採用專業模式,也就是手動擋,來瞧瞧三臺機器的底子表現如何。

蔡司既被人稱為光之巨人,又號稱玻璃大師,那可不得針對自帶蔡司buff的vivo X60 Pro+來點有關鏡頭素質的測試嗎?

——眩光

首先拿三部手機的主攝直懟光源,看看眩光情況。

這裡順便也簡單介紹一下,鏡頭是由許多片透鏡組合而成。當光線透過鏡頭時,一部分光會被這些透鏡的表面反射回去,從而形成我們常說的

眩光

現象干擾成片。對付它,最根本的還是從鏡頭鍍膜上下功夫,減少

反射率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從中可以看到,vivo X60 Pro+的Zeiss T*鍍膜確實沒有白做,對於室內光源的眩光抑制明顯要好於另外兩者。從紙面引數上來講,常規的鍍膜工藝帶來的反射率在0。5%,而這套鍍膜技術可以讓反射率降低至0。25%,這看起來只有0。25%的微調最終體現在樣張上,給予我們的感知還是相當強的。

當然P40 Pro以及Find X3 Pro的表現在茫茫機海當中其實並不算差,居於常規旗艦的正常水平。

——紫邊

色散是考察鏡頭優劣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透過逆光拍攝樹葉來進行觀察。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可以看到,三部手機的影象右上角的樹葉和樹枝邊緣均出現了一些突兀刺眼的紫邊,這些都色散。它的產生是因為光線當中屬於

可見光譜

的紫外和紅外溢位,不能完全避免。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放大來看細節,就針對色散的抑制而言,華為P40 Pro最佳,Find X3 Pro次之,X60 Pro+的紫邊問題最為明顯。這其實是和主攝的光圈有關係——X60 Pro+主攝是枚F1。57超大光圈的GN1,而P40 Pro的IMX700與Find的IMX766分別為F1。9和F1。8,P40 Pro的相對較小的光圈在逆光場景佔據了比較大的優勢。

這樣看,X60 Pro+也算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了。

——感測器

剛剛所比較的眩光和色散其實都是與鏡頭相關,接下來我們瞧瞧老生常談的感測器,也就是巨佬們一直唸叨“大底、

小底

”的那個元器件。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均為專業模式,ISO均為3200,曝光時間均為5秒

在沒有軟體演算法介入的情況下,毫無疑問自帶RYYB的IMX700進光量最多,X60 Pro+次之,與GN1同為RGGB感測器的IMX766感光面積更小,畫面大面積黑掉,“底大一級壓死人”誠不欺我。

不過,P40 Pro的RYYB將RGGB中的綠色畫素替換為黃色畫素以增加40%進光量的做法也帶來了一些負面作用——就是整個畫面都泛著黃色。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使用P40 Pro的專業模式拍照,後期調色校正是免不了的。

不過在預設模式下,P40 Pro會轉換到RAW域進行還原,同時有演算法校正,校正的效果我們會在接下來的內容當中詳細聊。

三、軟體演算法對比

硬體決定影像能力的上限,軟體演算法則左右著下限。

對於不少都能把單反拍出百元手機表現的普通使用者而言,開啟AI模式,點選快門然後等待出片才是手機攝影的正確開啟方式。

所以比完了硬體,我們再來看看各家的軟體演算法,也就是計算攝影的水平如何。

1、色彩

色彩這事兒,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偏好,特別是不同年齡段的人差異往往更是懸殊巨大——就像是喜歡玩ins風的少男少女和不是過飽和就是全黑白的大齡老法師,他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所以在我看來,只要手機能夠忠實表達使用者的意願,色準沒問題,不出現比較離譜的偏色,色彩傾向的差異其實無可討論。再者,攝影是一定是要後期調節的,當下主流手機在預設模式下所謂的“直出”其實也都有AI對色彩的干預。

我們接下來就看看融入AI演算法調節之後,三者的色彩表現如何。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之前不少的復讀機們一遍又一遍的復讀華為系旗艦偏色、偏色、偏色。其實從P40 Pro的表現來看,預設直出模式下它的色彩並不偏,可能是為了壓制RYYB容易發黃的緣故,調校時比較傾向於偏藍,沒有另外兩者自然。

vivo X60 Pro+的色彩調校有偏黃的喜好,不過不影響其最終成像十分自然明快。

全鏈路10億色是OPPO Find X3 Pro在影像方面最大的亮點,配合Find那塊屏來看,的的確確會覺得色彩很還原且吸睛,經過AI調校之後相比肉眼縮減更為鮮豔,比較悅目。甚至說有著此次手機橫評中最好的色彩都不為過。

然而,當影象被呈到家中的那塊垃圾VA屏顯示器上,一切也便變得感知度不強……

總的來說,在常規環境當中,這三款手機色彩表現都不錯,不存在問題。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看完常規環境,我們來“使點壞”測試一下不怎麼常規的相似色環境。

這是一個極為複雜的人造光源照射的牆壁,挖出了一道有關相似色的深坑——紫是什麼樣的紫?粉是什麼樣的粉?準確表達顏色,是個很難的事情。

可以看到,Find X3 Pro能夠適應複雜光源環境,完成準確的色彩表達,在區分相似色上做的比較出色。至於vivo X60 Pro+所觸發的演算法調校讓成像色彩明顯失真,P40 Pro能夠及格,但是對於畫面中軸線右側的“粉色”還原明顯還不夠。

目前旗艦手機攝影當中早已遍佈計算攝影的影子,不過就如同近端時間特斯拉的羅生門一樣,稍微極限一些、複雜一些的環境對於

機器演算法

的考驗還是比較大,翻車並不鮮見。

說到這個,讓我想起了有一天在和我楠聊天的時候,刷到了P40 Pro+攝錄的一幅“褐色”沙漠,如果沒有駱駝的存在,還以為到達了某個海灘……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2、解析力

解析力,也就是鏡頭分辨被攝原物細節的能力,可以簡單理解成鏡頭的“視力”,視力越好看到的細節越清晰。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讓人禁不住吐槽,P40 Pro的超廣角也太窄了……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超廣角細節

就超廣角的成像而言,P40 Pro除了“不夠廣”這個最大槽點之外,解析力確實是要明顯好於另外兩款手機。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P40 Pro的主攝也是三臺手機當中最窄的……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主攝細節

任憑我在辦公室的巨屏顯示器上怎麼翻看,都沒有辦法在三者當中比出高低之分。光線充足的環境下,三者的主攝解析力算是打了個平手,難分伯仲。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5X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5X細節

顯而易見,三者當中P40 Pro是毫無疑問的長焦之王,X60 Pro+數碼感比較強烈,相比較前者要遜色一些。至於Find X3 Pro是因為沒有潛望長焦,在5X焦段的比拼上自然比較吃虧。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極限變焦

無論是Find的30X,還是P40 Pro的50X,甚至X60 Pro+的60X,極限數碼變焦的成像幾乎不用放大看就知道是廢片。對此,我能想到的它們能發揮的唯二作用,可能也就是發發朋友圈炫耀?以及出現在你正看到的評測當中填充一點兒內容了。

3、夜景演算法

說完了白天的表現,我們看看晚上如何。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三臺機器均被架在三腳架 自動觸發超過20秒的多幀合成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先來一個肉眼視角當中伸手不見五指的極暗環境,大底的優勢在此盡數顯露——P40 Pro和X60 Pro+表現都不錯,Find稍遜色一些,有一些塗抹感,細節有損失。特別是畫面邊緣處的樹幹已經表現出不太清晰的紋理了,暗部細節吃得比較嚴重,不過清晰度不錯。

手機裡都有夜景模式,我們在手持狀態下,來對比城市光源下的主攝夜景模式效果。

三者的高光部分控制都不錯,即便是畫面邊緣,也有確實不錯的成像。特別是其中OPPO Find X3 Pro的表現超過預期。只是因為我們前面分析過的鏡頭原因,P40 Pro與Find的路燈眩光現象比較嚴重,X60 Pro+可以將之徹底壓下去,畫面顯得比較純淨。

四、體驗

1、成像速度

成像速度非常影響拍攝體驗。

影響有多大呢?按下快門之後的成像速度太慢,常常會讓人錯過一些精彩瞬間。

試想一下,有時想拍拍柯基飛奔的離地一瞬,結果拍的時候它已經落地了,最後看著相簿只能失望感慨“啊,又沒拍到”;或是中秋除夕,想拍煙花卻一直抓不住最美的一瞬;光線不太充足的環境下大家想來一張合影,結果乾等著手機緩緩曝光合成、曝光合成……曝光合成……眾目睽睽之下的尷尬堪比社死現場。

就以剛剛看到的夜景拍攝為例: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三者的夜景模式演算法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導致手持的時間也各不相同。

首先P40 Pro的夜景模式策略是拉低ISO到160,以時長更久的曝光時間+更多采樣進行多幀合成(達到了6秒),換取它所認為足夠的夜景

亮度

和豐富細節,因而手持這臺手機的你不得不鍛鍊一下麒麟臂了。

vivo X60 Pro+的策略相比P40 Pro算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縮短曝光時間至1/33秒,上手時的體驗就是和常規模式無異,快門聲一落即出片。而且ISO拉高到了2111卻還不糊,有“微雲臺”的它確實可以為所欲為的。

OPPO Find X3 Pro相比之下就比較中庸了,無論是ISO數還是手持曝光時間都介於前兩者之間,上手時的體驗就是快門按下後小轉幾圈,出片速度不快不慢。

2、特色功能

基本每家廠商都會為自己的影像旗艦準備一些好玩的或是特色的獨門絕技。

像是華為P40 Pro最經典的是月亮模式,雖然此前招致了一些誤讀與誤解,各種事件沸沸揚揚地甚囂塵上,甚至一度還上升到了攝影倫理的討論。然而後來不少廠商都紛紛跟進,是不是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在我看來,

華為的影像系統最典型的特徵

就是讓使用者在任何時間、任何環境下,只需要點下快門,無需自己另行後期直接得到一張有眼緣的好照片——

過程不重要,結果最重要

,說到這個,以後我們日後有空再聊聊

馬賽克

一般的取景框……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熟悉蔡司鏡頭的觀眾老爺應該有聽過Biotar,在問世的幾十年裡,一直被攝影師追捧。

其最突出的特徵就是中心人物清晰的同時,焦外虛化呈現出渦旋狀醒目的人像攝影效果。整個vivo X60系列(不止X60 Pro+)都可以透過演算法,再現蔡司 Biotar 鏡頭的虛化效果,讓人像照片具有蔡司風味,有時說不定還能唬住不少老法師。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來,給我翻譯翻譯什麼叫姜文濾鏡?什麼什麼叫姜文濾鏡?

其實,OPPO Find X3系列所謂的姜文濾鏡,就是模仿姜文一些經典電影的著色。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以上是使用姜文一號濾鏡拍攝的樣片,這色調很容易觸發對往事的回憶,應該是出自《

陽光燦爛的日子

》。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以上是使用姜文2號濾鏡拍攝的樣片,呈現出的是黑白電影質感,如果沒記錯應該是取自《鬼子來了》。

另外,OPPO Find X3系列採用的了一顆300萬畫素,最大支援60倍數碼放大,附帶環形補光燈的顯微鏡,從樣張來看,其效果和常見的60倍學生用顯微鏡基本是一樣,很有意思。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常規模式拍攝的窗簾源片

無內鬼,來點華為、OPPO、vivo影像扛把子長篇橫評(大眾向)

顯微鏡模式下拍攝觀察絲線交纏的細節

五、寫在最後

在經過上述一系列的硬體、軟體演算法比拼測試之後,其實能夠明顯發現,無論是華為、OPPO還是vivo各自的頂級影像旗艦,在大部分的常用場景當中,都已經到了不放在巨屏顯示器上放大數細節就沒法分辨你我、好壞、優劣、高低的地步。

這也正是我想要說的,能在一片“血海”當中廝殺而出,打響名氣的頭部廠商影像旗艦走今天,其無論是硬體配置、還是軟體演算法都已經到了能夠獨霸一方的地步,這個領域或是夜景拍攝、或是出片速度、或是色彩調校,也或是其它方面,都有其值得讚歎之處。

所以,如果你讓我非在這三部旗艦當中分出勝負,那不行,它們如同手心手背一樣全都是肉,實難斷言。一句話,閉著眼隨便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