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更新,發一篇舊文,最喜歡的兩性關係典範黃金凸額隆頭魚鎮圖。

以下為正文,兩年前已在期刊上發表。

媒體紀錄片的技術進步從哪裡可以得到最明確的體現,無疑是動物類題材的紀錄片。超清4K、無人機航拍、遠端控制拍攝技術(包括紅外觸發)、超高畫質電子顯微攝影機、熱感攝影、水下攝影……所有最先進的科技手段,都是在動物類題材紀錄片中得到了最高的使用。這些為了“無限接近”而研製的器材,也逐漸為其他領域所使用,好萊塢的攝影師們,時刻緊盯著大衛·愛登堡的創新,他所製作的紀錄片中所使用的最新攝影技術,也會迅速導致電影行業的跟風。

從BBC Earth的一系列動植物紀錄片開始,《地球脈動》、《行星地球》、《非洲》、《獵捕》到《地球脈動Ⅱ》再到2017年的新作《藍色星球》,十幾年時間裡,紀錄片用技術,拓寬著我們視力的邊界。而在這一系列紀錄片中,登峰造極的,當屬《地球脈動Ⅱ》。

《地球脈動Ⅱ》在動物的擬人化敘述、電影質感的配樂和繁複的剪輯手法中,將紀錄片能做到多“高階”進行了具象的闡釋。2017年的BBC Earth最新力作《藍色星球》雖然同樣精彩,但是因為海洋攝影仍有諸多限制,所以不能極盡完善,而在《地球脈動Ⅱ》中,因為此前積累的數十年經驗和先進技術的加持,這部紀錄片展現的影像則所向披靡,令人神往。

同十年前的《地球脈動Ⅰ》相比,《地球脈動Ⅰ》拍攝時間2000天,攝影師71位,《地球脈動Ⅱ》拍攝時間2089天,攝影師42位,技術使拍攝人員減少了將近一半。

《地球脈動》系列製片人麥克·岡頓(Mike Gunton)說:“如果說第一季是上帝視角,俯視著地球每個角落,那麼第二季就是讓我們深入這些動物們的生活,從它們的角度看世界。”

技術,改變呈現角度

。針孔攝影、“偽裝攝影”,幽微之處見得真章。而同時出於大眾傳播的需求,《地球脈動Ⅱ》的創作團隊也“決心讓它成為一部很棒的電影。希望觀眾能夠被娛樂到,而娛樂完之後能夠思考”。

在這個目的之下,《地球脈動Ⅱ》呈現出了豐富的情節,在此,從敘述、配樂、剪輯和花絮四個方面,來詳細分析一下這部紀錄片給我們帶來的視聽革新。

一、動物擬人化的故事敘述

同《非洲》、《獵捕》、《隱秘王國》等BBC Earth出品的紀錄片的成功經驗一樣,《地球脈動Ⅱ》在動物的擬人化敘述上更加爐火純青。在這部紀錄片中,展現了動物們的“求婚”、“奪權”、“槍林彈雨中的謀生”、“生存的極限挑戰”、“血腥父愛”、“酒吧尬舞”以及其他種種似乎只有人類社會中存在的行為,展現了極端的野蠻、浪漫以及溫情。

在《地球脈動Ⅱ》第一集島嶼中,懶洋洋慢騰騰的樹懶似乎聽到了一聲愛的呼喚,它笨拙又充滿興奮地挪動身軀,攀上樹枝、遊過長河、仔細尋找,等到最終,卻發現苦苦尋覓的佳人已為人母,一臉似笑非笑的尷尬。頗有中國《詩經》中“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求之不得 輾轉反側”的味道,令人想起人類的蠻荒原始時期。

當我們看到科莫多巨蜥以尾做矛,與對方進行著拳拳到肉的搏擊的時候,怎們不會想起古羅馬時代身披鎧甲的角鬥士的流血爭鬥,勝者為王,敗者流放。

而本集中最精彩的段落莫過於沙灘上小鬣蜥的“生死時速”,小鬣蜥在遊蛇四伏的環境中出生,親眼看到了自己的同伴成為遊蛇的腹中餐,它在一次次的威脅中憑藉淡定和運氣,一次次死裡逃生。曾經它一度被遊蛇纏住,卻意外地滑脫而逃。當它最後一躍,在遊蛇將要咬到自己的尾巴的時候掙脫,圍觀者也不禁深深為它捏了一把汗。最後它從容登上高高的岩石,觀眾也會不禁腦補它以後回事鬣蜥群中的優秀統領。

憑藉這些極致精彩段落的敘述,我們從動物身上看到人性,這些緊湊的情節、高超的懸念設定和擬人化的表述,也讓觀眾深深被吸引。

在動物的“擬人”上面,除了情節的塑造,解說的加持更不可少。

《地球脈動Ⅱ》第三集叢林,描述蜘蛛猴時,旁白說“Everything is under her father‘s close watch。”(所有孩子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父親的嚴密注視之下。)鏡頭拉近,爸爸閉著眼睛在睡覺。英文中“close”也有“關閉”的意思,這個英文雙關,幽默又風趣,也令人想起了各種在人類生活中育兒世界裡媽媽們對不作為爸爸的吐槽。這種俯拾皆來的高明幽默旁白,也大大增加了觀影的趣味。

相較於國內的動物題材紀錄片,技術手段的落後是一方面,而表達方式的傳統守舊,也是令觀眾觀感疲乏的重要原因,而在解說方面,不如多使用一些擬人化的幽默,並非是直白呵癢的直接幽默,而是不動聲色中的畫龍點睛。

二、追究電影戲劇效果的配樂手法

從《非洲》開始,BBC Earth刻意在動物類題材紀錄片的配樂上進行了許多帶有戲謔意味的嘗試。比如《非洲》第一集中壁虎捕捉圍繞獅子身邊的蒼蠅,用了《007》系列電影中的經典主題配樂,既像衝鋒的號角又像危機重重的險境,令人油然而生一種好笑的悲壯感。而《地球脈動Ⅱ》也同樣,許多的地方的配樂別有用心又別有風味。而這些配樂並非是單純的敘事輔助或者情緒渲染,而是在情節之外,又給予了觀眾另闢一重想象空間。

在《地球脈動Ⅱ》第一集島嶼中,講到了“情比金堅”的信天翁。信天翁實行“一夫一妻制”,夫妻倆各自生活六個月,然後在約定的時間回到島嶼交配。鏡頭下的主角是一隻公信天翁,他正在焦急地等待自己的妻子。期間其他妻子們紛紛到達,迫不及待、毫不遮蔽地開始不可描述之事,唯獨他等不到妻子。更悲慘的是,企鵝不知出於什麼心態,一直出雙入對地在他面前走來走去,有幾隻甚至還站在他面前,然後搖搖頭緩緩走開。終於,信天翁等來了自己的妻子,就在他們耳鬢廝磨,馬上要開始不可描述之事時,一隻企鵝又從他們面前從容路過了……整個故事配樂刻意戲謔輕快,主題旋律反覆出現,當信天翁孤身一人時配樂便戛然而止,而當企鵝或其他鳥兒在的時候便作為戲謔主題出現,令人不禁又好笑又為那隻孤單的信天翁心疼。

這些音樂增添了故事情節的趣味和遐思,在有些段落,我們可以聽出《魔獸世界》、《貓和老鼠》、《指環王》、《阿甘正傳》等耳熟能詳的音樂主題,而當我們的耳朵有所反應的時候,便會不禁發出與作者心靈相通的一笑,也在精神上滿足了更高層次的趣味需求。這種趣味上的相通,也使得觀眾對紀錄片的製作團隊更多了一份尊敬。

就國內目前的動物類題材紀錄片來說,解說太滿,音樂留白太少,配樂單純渲染情緒、缺少敘事感和節奏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當然音樂的豐富性要配合點睛的解說和足夠的故事空間,但從故事情節之外生髮更具遐思的音樂創造,也應是國內紀錄片配樂所要思考的方向。

三、結合動效設計的別緻影像

如今,在建築工程類、科學思辨類、城市解構類的紀錄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影像與動畫特效的無縫結合,在大媒體紀錄片中,這種影像的穿插帶給觀眾極大的視覺衝擊和概念重新整理,也使得影像理念能夠對觀眾最大化“抵達”。而在動物類題材的紀錄片中,這種製作手段更加極致,甚至更加趨於電影製作。

在BBC Earth的三集紀錄片《隱秘王國》中,故事敘述完全電影化,六個主角象鼩、食蝗鼠、金花鼠、樹鼩、狨猴、獨角仙的歷險故事,基本採用了綠幕合成,故事情節完全依賴編劇,拍攝則是棚拍加摳像,以此達到最大化的傳播效果。這種媒體紀錄片的“擺拍”,曾經有過爭議,而在不違背動物實際生活方式“真實”的情況下,現在也已經為大多數的觀眾和業內專家所接受。觀眾的接受,有很大程度上是從每個系列紀錄片結尾或者最後一集中披露的花絮(這一方面下個環節會談及)中,慢慢培養和提升的認知。

《地球脈動Ⅱ》並未摳像,動物拍攝均靠高新器材和堅韌的等待,而最後一集《城市》,則採取了許多新穎別緻的動效剪輯手法。這一手法是如此之新,甚至超越了同時期的許多城市解構類紀錄片。

比如講述從沙灘爬向光亮處的玳瑁段落,紀錄片用一組連貫的鏡頭呈現了一個叫香港的城市。從桅杆上小小一盞燈拉出,拉到整艘船拉到維多利亞港再拉到摩天大樓,香港呈現觀眾目前,整個鏡頭一氣呵成、令人驚歎。但若仔細觀察,便會發現,第一鏡桅杆上的燈,實際是特效的製作,而拉伸的鏡頭則是實拍,同樣,維多利亞港到摩天大樓,第一鏡的港口運動,也是靠特效做出的運動軌跡效果,正是特效手法的出現,使得不可能實現的鏡頭運動變為可能。這些影像的出現,除後期特效的加分,前期的運動軌跡設計和導演表達預判,也必不可少,這一個鏡頭上的心思,足以看出《地球脈動Ⅱ》團隊的功力與案頭思考。

而在國內的許多拍攝中,鏡頭缺乏設計,把太多期待放入後期剪輯的加分,實際上是錯誤的,只有前期有所構想,明確自己的表達,才會有後期的精彩呈現。

四、片尾花絮的解構意義

在BBC Earth的動植物類題材紀錄片中,一般會在每一集的結尾或者最後的單獨一集,講述幕後的拍攝故事,這些花絮的精彩程度,往往並不比正片遜色。比如《冰凍星球》中講述虎鯨的拍攝,攝影師與虎鯨距離的如此之近令觀眾心驚膽戰;比如《非洲》中關於長頸鹿打鬥的場面,只有看到花絮,我們才能知道正片中那足足三分鐘的打鬥實際的拍攝時間只有一分鐘。而在《地球脈動Ⅱ》中導演和攝影師追著蝗蟲跑又屢屢撲空的經歷,更讓人感受到精彩影像背後的艱苦。花絮的存在意義,除了展示拍攝艱難之外,消解觀眾過分投入的“真實”震撼,增強觀眾對紀錄片製作的瞭解,也是它存在的目的之一。

因為超凡的擬人化講述手段,極易讓觀眾“代入”劇情,過分關注鏡頭下的動物存亡,比如面對打鬥的科莫多巨蜥、“奪權”失利的長頸鹿,我們會特別想知道它們最後的生死。當《我們誕生在中國》播出之後,觀眾對雪豹“達娃”的結局十分關注,甚至質疑劇組為了故事的戲劇衝突而“忘記初心”,而實際上具有基本的動物類題材紀錄片拍攝經驗的人都知道,我們拍攝的動物往往都不會是同一只,或是幾隻動物的不同生長階段剪輯,或是幾場拍攝剪成同一場,而在敘述上也往往是為了追求戲劇衝突而設計一些情節,這並非是對“真實”的違背,而是一種表達的提煉和昇華。

而如何讓觀眾心知肚明明這一點而又不覺得受到侵犯,花絮是最好的途徑。在《與大衛愛登堡一起探索植物王國》中,每一株植物的摳像棚拍在花絮篇中都有交待,這些辛苦的培育和拍攝,並未讓觀眾感覺到“不真實”,反而會愈加體諒紀錄片創作團隊的苦心。同理,當觀眾看到《地球脈動Ⅱ》的創作者們為了講好一個故事而四處尋找遮天蔽日的蝗蟲、當觀眾看到《藍色星球》中導演組奔波五六年才拍到蝠鱝產卵的時候,同樣會體諒他們的不易,同時又在潛移默化中得知自己看到的故事是經過了層層的篩選與加工的。這種解構,既培養了觀眾的紀錄片素養,也激發了創作者的努力。

綜上所述,正是BBC Earth每一環節的精益求精與苦心孤詣,我們才能看到一部比一部更精彩的動物類題材紀錄片,也希望國內同類題材的紀錄片可以早些擺脫過分辛苦的拍攝狀態和時間損耗,向同行學習,更加高效地合理完成拍攝和影像表達。當然,和其他型別紀錄片相比,動物類題材紀錄片需要更多的拍攝時間和器材損耗,在很多時候投資和收益很難達到良好的互相激發,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也衷心佩服並祝福每一個堅守在動物類題材拍攝上的國內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