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太麻煩,買基金行不行?

基金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好的投資途徑,比如你看好消費,可以買蕭楠的易方達消費精選或者劉彥春的景順長城績優成長;比如你看好醫療,可以買鄭磊的匯添富創新醫藥或者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

那我看好可轉債,能買可轉債基金嗎?

根據天天基金網統計資料,目前可轉債基金大概有70個,考慮到基金會分為A、C兩部分,真實的基金大概只有35個左右。

這些可轉債基金的收益率的方差也很大,近一年收益最高的前海開源可轉債收益率為48。41%,收益率最低的中海可轉債居然還虧了2。51%。

可見,可轉債基金的差距不比權益基金差距小。

一、買基金,核心還是看底層策略

首先來看排名靠前的前海開源可轉債基金,股票方面三季度適當配了一些週期股增加彈性。

可轉債太麻煩,買基金行不行?

重點看債券持倉,G三峽EB1、核能轉債等都是非常穩健的大盤轉債,基本沒有違約風險,在倉位方面前五大持倉佔比也只有25%,屬於

分散攤大餅

的風格。

可轉債太麻煩,買基金行不行?

再來看看中海可轉債的策略,從它債券持倉中就可以看到,中信、浦發、國君、光大、長證、蘇銀這6個可轉債就佔了73%的倉位。

可轉債太麻煩,買基金行不行?

說明這個基金的管理人擇時風格明顯,擇時不僅僅體現在倉位的高低,行業輪動也是擇時的體現。

說白了,基金經理在聰明地“賭”,這些大金融的可轉債違約風險很小,基本不會再跌,但是萬一碰到牛市或者炒作金融題材就可以直接起飛,淨值暴漲,是一個風險收益比比較高的操作。

這個策略的阿喀琉斯之踵在於,大金融不漲不跌,投資者難以忍受其他基金的上漲,繼而紛紛贖回。

可惜近一年行情不配合,大金融始終沒有動靜,小票反而在“光伏”、“新能源”的風口中上撲下跳,導致了這個基金的排名被動落後。

由此可見,底層策略的不同會導致基金的收益率完全不同。

二、規模對基金收益率的影響

其次,基金規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可轉債太麻煩,買基金行不行?

從天天基金網篩選了幾個專門做可轉債的基金,凡是規模超過30億元的基金,收益只有大概15%左右。

可轉債太麻煩,買基金行不行?

而那些收益較高的可轉債,一般規模都在10億及以下,這就引申出一個潛在的結論:

可轉債的基金規模會降低其潛在收益率

股市是一個不斷擴容的市場,上海深圳光成交額就能破兩萬億,上市公司相對進的多,出的少。而可轉債市場一共也就371個標的,總容量也僅6881億,還沒有五糧液一隻股票的市值大。

所以

權益基金經理幾百億的管理規模也不會影響他的收益率,可轉債基金經理超過10億超額收益率就會下降。

從底層策略也可以印證這一結論。

高收益YTM策略

,到期稅前收益超過5%的也只有2只,前幾名規模合計也就30多億元,而且大部分基本面還不怎麼樣。

普通人由於資金量小進出還算方便,但是對於基金來說又貢獻不了多少淨值,還需要冒險去買這些低評級的可轉債,價效比實在太低,不如買點大藍籌和大白馬的可轉債香。

可轉債太麻煩,買基金行不行?

雙低策略

是一個思路,因為雙低策略每隻的持倉比較小(3%、5%左右),容易買進一些比較小的可轉債。

但是考慮到規模這個限制因素,一旦規模突破30億元,哪怕你分散30只買,每隻都需要1億元,對於一些小可轉債流動性就太差了。

低溢價策略

除了和高收益YTM策略在規模上有相同的限制,另外因為這些可轉債已經接近正股,波動性還會很大,造成的結果就是客戶的持基體驗很差——今天淨值上漲1%,明天淨值下跌1。2%。

這些固收類客戶,如果真的想體驗過山車的感覺,為啥不去買權益類基金呢?

所以做到最後,可以發現可轉債基金的思路殊途同歸——攤大餅。因為只有攤大餅才能覆蓋這麼大的基金容量。

三、普通人該如何投資可轉債

作為一個普通人,最好的策略其實是自己研究

,普通人有三個優勢:

第一個是你自己的資金無需承擔排名的壓力,換句話說就是你等得起

,中海可轉債的策略不差,但是需要耐心等待。

第二個是你的資金量小,反而容易進出

。哪怕你資金做到了5億,收益率也不會受很大的影響。

第三個有些評級不好的債,有時候反而是機會

。比如亞藥轉債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在66、67徘徊,現在已經93了,基金因為評級關係可能沒法買進,你還可以在控制倉位的前提下買一部分。

不過如果你不想研究複雜的東西,也不需要獲得很高的收益,那麼閉著眼睛投比較大的可轉債基金,他們的研究實力比較強,大機率可以獲得略高於平均的回報。

如果你堅持想獲得比較高的收益,那就重點去研究那些2-10億規模的可轉債,包括持倉結構、投資策略等,選擇你覺得比較靠譜的策略。